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陶会杰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82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包括:一支撑架,为组装式结构;一支撑平台,连接在支撑架的顶部,用于连接仪器;以及一绕线盘组件,连接在支撑架上,设置在支撑平台的下面,并且能够在支撑架上旋转;从而克服了自动绕线盘功能单一,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形成仪器的支撑平台,组装式结构,携带相对方便的技术效果,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监测
,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而在环境保护的同时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测,因此需要用到大气综合监测方舱,方便人们的监测工作,比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21525709.3,专利主题名称为一种环境监测方舱的现有技术;大气综合监测方舱中会配备很多检测仪器,比如高精度电化学传感器、紫外光离子化传感器、激光粉尘传感器等,由导线与计算机连接,便于计算机监测,导线通常较多,因此需要使用自动绕线盘,然而由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结构特点,移动并不方便,如果需要对一些远距离位置靠近检测,就需要将仪器靠近检测位置,因此也需要自动绕线盘能够移动位置的同时,也能够具有一些辅助功能,比如便于安装仪器,这样就会便于携带、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自动绕线盘功能单一,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包括:一支撑架,为组装式结构;一支撑平台,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用于连接仪器;以及一绕线盘组件,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的下面,并且能够在所述支撑架上旋转;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第一支撑,间隔设置,顶部具有一第一通孔;两个第二支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支撑与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插接,所述第二支撑的顶部具有一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支撑平台插接;以及两组第三支撑,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之间,与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插接组合后,外形为锥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包括:一第一杆;一第一接头,连接在所述第一杆的一端上,具有所述第一通孔;以及一第一插管,连接在所述第一杆的侧壁上,与所述绕线盘组件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包括:一第二杆,与所述第一杆之间间隔设置,形成夹角;一第二接头,连接在所述第二杆的一端上,具有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接头交叉贴合;以及一第一插块,连接在所述第二杆的侧壁上,用于与所述第一插管插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支撑包括:两组第二插块,两个为一组,分别间隔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或者所述第二支撑上;以及两个第二插管,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插块插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平台包括:一插轴,两端分别穿出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和所述第二支撑之间通过键连接;以及一平台,连接在所述插轴上。进一步的:所述绕线盘组件包括:两个轴承座,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插管上;以及一绕线盘,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轴承座上,悬挂在所述轴承座之间。对比相关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设置有支撑架,在支撑架上连接有支撑平台和绕线盘组件;支撑架为组装式结构,由第一支撑,第二支撑和第三支撑组装而成,携带较方便;到达检测位置时,组装支撑架,安装支撑平台和绕线盘组件;仪器吸附在支撑平台上,被可靠地支撑;通过绕线盘组件排布导线,使得导线能够由绕线盘组件上顺畅地拉出,一端与仪器连接,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操作较方便;从而克服了自动绕线盘功能单一,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形成仪器的支撑平台,组装式结构,携带相对方便的技术效果,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三维总装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的左视图;附图3是支撑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支撑架的爆炸图;附图5是第一支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第二支撑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支撑平台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8是绕线盘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0.支撑架,11.第一支撑,111.第一通孔,112.第一杆,113.第一接头,114.第一插管,12.第二支撑,121.第二通孔,122.第二杆,123.第二接头,124.第一插块,13.第三支撑,131.第二插块,132.第二插管,20.支撑平台,21.插轴,22.平台,30.绕线盘组件,31.轴承座,32.绕线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自动绕线盘功能单一,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能够形成仪器的支撑平台,组装式结构,携带相对方便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一实施方式:见图1、图2、图3、图4;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包括:一支撑架10,为组装式结构;一支撑平台20,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的顶部,用于连接仪器;以及一绕线盘组件30,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20的下面,并且能够在所述支撑架10上旋转;所述支撑架1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11,间隔设置,顶部具有一第一通孔111;两个第二支撑12,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支撑12与一个所述第一支撑11插接,所述第二支撑12的顶部具有一第二通孔121,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121和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支撑平台20插接;以及两组第三支撑13,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11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12之间,与所述第一支撑11和所述第二支撑12插接组合后,外形为锥形结构;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支撑架10,在支撑架10上连接有支撑平台20和绕线盘组件30;支撑架10为组装式结构,由第一支撑11,第二支撑12和第三支撑13组装而成,携带较方便;到达检测位置时,组装支撑架10,安装支撑平台20和绕线盘组件30;仪器吸附在支撑平台20上,被可靠地支撑;通过绕线盘组件30排布导线,使得导线能够由绕线盘组件30上顺畅地拉出,一端与仪器连接,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操作较方便;从而克服了自动绕线盘功能单一,携带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达到了能够形成仪器的支撑平台,组装式结构,携带相对方便的技术效果;另一实施方式:见图1、图2、图3、图4、图5;实施时,第一支撑11包括:一第一杆112;一第一接头113,连接在所述第一杆112的一端上,具有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一第一插管114,连接在所述第一杆112的侧壁上,与所述绕线盘组件30连接;第一杆112采用一段空心方管,两端封闭,底部能够与地面贴合,形成支撑;第一接头113包括:四方体形板段,与第一杆112的顶部焊接,以及弧形板段,与四方体形板段一起,由板材冲压成型,具有第一通孔111,与支撑平台20之间通过键连接;第一插管114为一段空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支撑架(10),为组装式结构;/n一支撑平台(20),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的顶部,用于连接仪器;/n以及一绕线盘组件(30),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20)的下面,并且能够在所述支撑架(10)上旋转;/n所述支撑架(1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11),间隔设置,顶部具有一第一通孔(111);/n两个第二支撑(12),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支撑(12)与一个所述第一支撑(11)插接,所述第二支撑(12)的顶部具有一第二通孔(121),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121)和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支撑平台(20)插接;/n以及两组第三支撑(13),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11)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12)之间,与所述第一支撑(11)和所述第二支撑(12)插接组合后,外形为锥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支撑架(10),为组装式结构;
一支撑平台(20),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的顶部,用于连接仪器;
以及一绕线盘组件(30),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0)上,设置在所述支撑平台(20)的下面,并且能够在所述支撑架(10)上旋转;
所述支撑架(10)包括:两个第一支撑(11),间隔设置,顶部具有一第一通孔(111);
两个第二支撑(12),间隔设置,每个所述第二支撑(12)与一个所述第一支撑(11)插接,所述第二支撑(12)的顶部具有一第二通孔(121),所述第二通孔(121)的圆心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二通孔(121)和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支撑平台(20)插接;
以及两组第三支撑(13),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11)之间,另一组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12)之间,与所述第一支撑(11)和所述第二支撑(12)插接组合后,外形为锥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气综合监测方舱的自动绕线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11)包括:一第一杆(112);一第一接头(113),连接在所述第一杆(112)的一端上,具有所述第一通孔(111);以及一第一插管(114),连接在所述第一杆(112)的侧壁上,与所述绕线盘组件(30)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会杰李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陶会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