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42804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比常规催化剂更容易操作,并且可以实现以高活性使α‑烯烃和(甲基)丙烯酸酯共聚。通过在聚合中使用包含金属配合物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而解决上述问题,所述金属配合物的特征在于通过使具有特定结构的配体与具有特定结构、并含有选自镍或钯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而获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α-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α-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所述方法使用包括含有具有特定结构的膦酚盐配体(phosphinephenolateligand)和镍-乙酰丙酮型化合物(nickelacetylacetonato-typecompound)的金属配合物的烯烃聚合用催化剂。
技术介绍
通过高温高压自由基共聚使乙烯与作为含极性基团的乙烯基单体的乙酸乙烯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方法。然而,该方法的缺点在于,由于产生许多支链,由此获得的共聚物是具有低结晶度的共聚物,因此,所得共聚物的强度低。Brookhart等人报道了通过使用具有α-二亚胺配体的钯配合物作为催化剂可以制备乙烯和丙烯酸酯的共聚物(参见非专利文献1)。然而,由此获得的共聚物是富有支链结构且结晶度低的共聚物。Pugh等人(参见非专利文献2)、Nozaki等人(参见非专利文献3)和Goodall等人(参见专利文献1)报道了通过使用具有膦磺酸(phosphinosulfonicacid)配体的钯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而获得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α-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通过使由以下通式(A)或(B)表示的化合物与具有以下通式(C)的结构、含有选自镍或钯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金属配合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328 JP 2018-0622481.一种α-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通过使由以下通式(A)或(B)表示的化合物与具有以下通式(C)的结构、含有选自镍或钯的过渡金属的过渡金属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金属配合物:



其中,在通式(A)至(C)中,R3至R11、E1和X1如下:
X1表示氧或硫;
E1表示磷、砷或锑;
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5至30并且任选地含有杂原子的烃基;
R5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碳数为1至30并且任选地含有杂原子的烃基、OR2、CO2R2、CO2M’、C(O)N(R1)2、C(O)R2、SR2、SO2R2、OSO2R2、P(O)(OR2)2-y(R1)y、CN、NHR2、N(R2)2、Si(OR1)3-x(R1)x、OSi(OR1)3-x(R1)x、NO2、SO3M’、PO3M’2、P(O)(OR2)2M’或含环氧基团,此处R1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至20的烃基;R2表示碳数为1至20的烃基;M’表示碱金属、铵、季铵或鏻;x表示0至3的整数;并且y表示0至2的整数;
R9至R11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为1至20并且任选地含有杂原子的烃基,和
其中,在通式(A)中,
Z表示氢原子或离去基团,和
m表示Z的化合价。


2.一种α-烯烃/(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其中使用由以下通式(D)表示的金属配合物:



其中R3至R11、E1、X1和M如下:
M表示镍或钯;
X1表示氧或硫;
E1表示磷、砷或锑;
R3和R4各自独立地表示碳数为5至30并且任选地含有杂原子的烃基;
R5至R8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碳数为1至30并且任选地含有杂原子的烃基、OR2、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西洋平棚桥宏将大泷央士佐藤直正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日本聚丙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