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2790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包括穿设于舱壁的通舱件本体,所述通舱件本体是机加工件,通舱件本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第一管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内径,第一管体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外径,第二管体的外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环形件设于第一管体的内壁和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为一体成型;该通舱件还包括复板;复板套设于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上套设有法兰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了蒸汽管线与舱壁结构连接段管件的完整性,有效地避免了用异径接头后焊缝处泄漏风险;通过对复板的定位,可以轻松地确定安装高度,节省了现场测量工作量,减少测量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
本技术涉及船舶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
技术介绍
船舶通舱件穿设于舱壁,用于连通舱内和舱外。当舱壁两侧的管径不一致时,目前通常采用通舱管件配异径接头的方式,以解决舱内、舱外管径匹配。通舱管件和异径接头均为金属,因此,通舱管件和异径接头之间采用焊接连接。该种连接方式,使得穿舱管件中增加了两道焊缝。在舱柜加热系统中使用穿舱件时,该两个金属件之间存在焊缝,在使用一定年限后,焊缝存在裂开的风险,从而造成通舱件内介质的泄露。这给船舶使用一定年先后穿舱件泄漏留下隐患。此外,由于需要将通舱管件和异径接头焊接,因此,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现场量取安装高度,产生安装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包括穿设于舱壁的通舱件本体,所述通舱件本体是机加工件,通舱件本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第一管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内径,第一管体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外径,第二管体的外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环形件设于第一管体的内壁和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为一体成型;所述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还包括固设于舱壁的外壁的复板;复板套设于第一管体,复板和第一管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第二管体上套设有法兰盘;法兰盘和第二管体通过焊接连接;法兰盘的外端面位于第二管体的端部的外侧。进一步地,复板为环形。进一步地,复板的外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复板的内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均有焊缝。进一步地,复板的外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的焊缝、复板的内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的焊缝均沿第二管体的外壁环向分布。进一步地,第二管体和法兰盘的之间的焊缝位于法兰盘的外端面的内侧。进一步地,第二管体和法兰盘的之间的焊缝沿第二管体的端部环向分布。进一步地,通舱件本体的材料为金属。进一步地,舱壁的外壁固设有保温绝缘件,通舱件本体穿设于保温绝缘件。进一步地,法兰盘位于保温绝缘件的外部。进一步地,复板夹设于保温绝缘件和舱壁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舱件本体为一个整件部件,保证了穿舱件的完整性,避免现有技术方案中焊缝泄露的风险。通舱件本体的两端为不同管径,可以连接不同管径的蒸汽管线;本技术的通舱件制作简单,焊接工作量少,无需使用异径接头,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的通舱件,复板现场定位方便,可以减少现场测量工作量,降低测量误差带来的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通舱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技术。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包括穿设于舱壁20的通舱件本体10,该通舱件本体10是机加工件。通舱件本体10的材料为金属。通舱件本体10包括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环形件13。第一管体11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体12的内径,第一管体11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12的外径,第二管体12的外径小于第一管体11的内径。环形件13设于第一管体11的内壁和第二管体12的外壁之间。第一管体11、第二管体12和环形件13为一体成型。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还包括固设于舱壁20的外壁的复板30;复板30为环形。复板30套设于第一管体11,复板30和第一管体11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复板30的外侧壁和第一管体11之间、复板30的内侧壁和第一管体11之间均有焊缝。复板的外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的焊缝51、复板的内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的焊缝52均沿第二管体的外壁环向分布。第二管体12上套设有法兰盘40;法兰盘40和第二管体12通过焊接连接;法兰盘40的外端面位于第二管体的端部的外侧。第二管体12和法兰盘40的之间的焊缝53位于法兰盘40的外端面的内侧。第二管体12和法兰盘40的之间的焊缝53沿第二管体12的端部环向分布。舱壁20的外壁固设有保温绝缘件50,通舱件本体10穿设于保温绝缘件50。法兰盘40位于保温绝缘件50的外部。复板30夹设于保温绝缘件50和舱壁20之间。本技术的通舱件,应用于船舶舱柜加热系统中,穿设于舱壁。第一管体的管径和第二管体的管径不同,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分别连接不同管径的蒸汽管线。本技术中,通舱件本体为机加工件。所谓机加工件,就是通过车床、铣床等机械设备对金属件进行加工后得到的部件。具体而言,本技术通舱件本体是由一个金属件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分别加工出第一管体、第二管体以及环形件后形成的。因此,通舱件本体为一个整件部件,保证了穿舱件的完整性,避免现有技术方案中焊缝泄露的风险。本技术的通舱件,制作简单,焊接工作量少,无需使用异径接头,降低了制造成本。本技术的通舱件,复板现场定位方便,可以减少现场测量工作量,降低测量误差带来的风险。本技术保证了蒸汽管线与舱壁结构连接段管件的完整性,有效地避免了用异径接头后焊缝处泄漏风险;通过对复板的定位,可以轻松地确定安装高度,节省了现场测量工作量,减少测量误差。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包括穿设于舱壁的通舱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舱件本体是机加工件,通舱件本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第一管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内径,第一管体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外径,第二管体的外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环形件设于第一管体的内壁和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为一体成型;所述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还包括固设于舱壁的外壁的复板;复板套设于第一管体,复板和第一管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第二管体上套设有法兰盘;法兰盘和第二管体通过焊接连接;法兰盘的外端面位于第二管体的端部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包括穿设于舱壁的通舱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舱件本体是机加工件,通舱件本体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第一管体的内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内径,第一管体的外径大于第二管体的外径,第二管体的外径小于第一管体的内径;环形件设于第一管体的内壁和第二管体的外壁之间;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环形件为一体成型;所述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还包括固设于舱壁的外壁的复板;复板套设于第一管体,复板和第一管体之间通过焊接连接;第二管体上套设有法兰盘;法兰盘和第二管体通过焊接连接;法兰盘的外端面位于第二管体的端部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特征在于,复板为环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特征在于,复板的外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复板的内侧壁和第一管体之间均有焊缝。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舱柜加热系统中的通舱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阚国强沈冲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斯达瑞船舶海洋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