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782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包括传动杆及与所述传动杆相套接的阀座,所述传动杆一端为半圆,其另一端为平面,所述阀座在其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座远离所述传动杆半圆端的一侧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传动杆部分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当阀座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时,所述第一固定块完全位于所述放置槽内部,所述放置槽内部安装有密封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冷凝压力调节阀中传动杆上阀座密封结构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降低了密封垫出现变形和脱落现象出现的几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
本技术涉及冷凝压力调节阀中传动杆上阀座密封结构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
技术介绍
冷凝压力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冷凝器的冷却水管路上(通常安装在冷凝器的进水端),根据冷凝压力的变化来调节冷却水的流量。它是通过直接感应制冷剂循环的压力改变而调节阀门开启度以便让足够的冷却水流过,这将节省大量的冷却水。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结构中阀座上的密封垫用胶水固定在阀座放置槽内部,由于密封垫在长时间承压的状态下工作,出现密封垫变形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具有降低了密封垫出现变形和脱落现象出现的几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包括传动杆及与所述传动杆相套接的阀座,所述传动杆一端为半圆,其另一端为平面,所述阀座在其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阀座远离所述传动杆半圆端的一侧为安装面,所述安装面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与所述第一通孔相连通,所述传动杆部分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当阀座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时,所述第一固定块完全位于所述放置槽内部,所述放置槽内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外周面与所述放置槽内周壁相抵触,所述密封垫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周面相抵触;所述传动杆的部分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远离所述传动杆半圆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限位块相接触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平面,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固定块相接触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的边沿不重合,且所述第一平面的边沿位于所述第二平面的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第一固定块及放置槽的共同作用,放置在放置槽内部的密封垫在长时间承压状态下,降低了密封垫出现变形和脱落现象出现的几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限位块及所述传动杆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限位块及所述传动杆的中心轴共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操作人员加工第一固定块、限位块及传动杆的工作效率。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杆的外周面加工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位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传动杆半圆端之间;所述第一通孔内周壁加工有与所述外螺纹相互啮合的内螺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螺纹与外螺纹相互配合,使操作人员可在传动杆外周面快速拆装阀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放置槽内壁远离所述第一通孔的边沿处设置有凸缘,所述凸缘朝着所述传动杆中心轴所在直线方向延伸。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缘托住部分密封垫,进一步降低密封垫从放置槽内部脱离的几率。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将密封垫放置在放置槽内部,通过第一固定块、限位块、凸缘及放置槽内壁等将密封垫牢牢固定在放置槽内部,降低密封垫在长时间承压状态下工作出现密封垫变形和脱落的现象。2.通过在传送杆的外周面设置有外螺纹,在阀座的第一通孔内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互啮合的内螺纹。方便了操作人员拆装阀座。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动杆;2、阀座;21、第一通孔;22、安装面;23、放置槽;11、第一固定块;3、密封垫;4、限位块;111、第一平面;41、第二平面;5、外螺纹;211、内螺纹;6、凸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本技术公开的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包括传动杆1与阀座2。传动杆1的一端为半圆另一端为平面。传动杆1的外周面加工有外螺纹5。阀座2在其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21,第一通孔21内周壁上开设有与外螺纹5相互啮合的内螺纹211。阀座2螺纹套接在传动杆1上,内螺纹211与外螺纹5相互啮合。当阀座2安装在传动杆1上时,第一通孔21与传动杆1外周面间隙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参照图1,操作人员可快速更换传动杆1或者阀座2,提高了拆装阀座2与传动杆1时的工作效率。参照图1,阀座2套设在传动杆1上时,阀座2远离传送杆半圆端的一侧为安装面22,安装面22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3,放置槽23为圆形。且放置槽23与第一通孔21内部相连通。传动杆1部分外周面一体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当阀座2螺纹套设在传动杆1外周面时,第一固定块11完全位于放置槽23内部。第一固定块11与外螺纹5不接触。外螺纹5位于第一固定块11与传动杆1的半圆端之间。放置槽23内部放置有密封垫3。密封垫3位于放置槽23内部时,密封垫3的外周面与放置槽23内皱襞相抵触,密封垫3的内周面与第一固定块11的外周面相抵触。放置槽23内壁远离第一通孔21的边沿一体设置有凸缘6,凸缘6朝着传动杆1的中心轴所在直线方向延伸。凸缘6将密封垫3位于放置槽23内部的位置固定,密封垫3不易与放置槽23脱离接触。参照图1,传动杆1的外周面一体成型设置有限位块4。限位块4与第一固定块11远离传动杆1半圆端的一侧相固定。第一固定块11与限位块4相接触的一侧设为第一平面111,限位块4与第一固定块11相接触的一侧设为第二平面41。第一平面111与第二平面41的外周边沿不重合。且第一平面111的边沿位于第二平面41的表面上。此时由于密封垫3的内周壁与第一固定块11的外周面相抵触,第二平面41与密封垫3相抵触。通过凸缘6、限位块4等将密封垫3固定在放置槽23内部。减少密封垫3在长时间承压状态下,密封垫3出现变形和脱落现象出现的几率。参照图1,为了方便操作人员加工第一固定块11、限位块4及传动杆1。第一固定块11、限位块4及传动杆1的横截面均为圆形。且第一固定块11、限位块4及传动杆1的中心轴均共线。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首先将密封垫3放置在放置槽23内部,且密封垫3与凸缘6的一侧相接触。接着操作人员将传动杆1穿过第一通孔21并将阀座2螺纹连接在传动杆1上。当阀座2安装好之后,第二平面41的一侧与密封垫3的一侧相抵触。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包括传动杆(1)及与所述传动杆(1)相套接的阀座(2),所述传动杆(1)一端为半圆,其另一端为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在其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阀座(2)远离所述传动杆(1)半圆端的一侧为安装面(22),所述安装面(22)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3),所述放置槽(23)与所述第一通孔(21)相连通,所述传动杆(1)部分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当阀座(2)套设在所述传动杆(1)上时,所述第一固定块(11)完全位于所述放置槽(23)内部,所述放置槽(23)内部安装有密封垫(3);/n所述密封垫(3)的外周面与所述放置槽(23)内周壁相抵触,所述密封垫(3)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外周面相抵触;/n所述传动杆(1)的部分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1)远离所述传动杆(1)半圆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与所述限位块(4)相接触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平面(111),述限位块(4)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相接触的一侧表面为第二平面(41),所述第一平面(111)与所述第二平面(41)的边沿不重合,且所述第一平面(111)的边沿位于所述第二平面(41)的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冷凝压力调节阀中的传动杆结构,包括传动杆(1)及与所述传动杆(1)相套接的阀座(2),所述传动杆(1)一端为半圆,其另一端为平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2)在其中心轴处开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阀座(2)远离所述传动杆(1)半圆端的一侧为安装面(22),所述安装面(22)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23),所述放置槽(23)与所述第一通孔(21)相连通,所述传动杆(1)部分外周面上设置有第一固定块(11),当阀座(2)套设在所述传动杆(1)上时,所述第一固定块(11)完全位于所述放置槽(23)内部,所述放置槽(23)内部安装有密封垫(3);
所述密封垫(3)的外周面与所述放置槽(23)内周壁相抵触,所述密封垫(3)的内周面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的外周面相抵触;
所述传动杆(1)的部分外周面设置有限位块(4),所述限位块(4)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1)远离所述传动杆(1)半圆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与所述限位块(4)相接触的一侧表面为第一平面(111),述限位块(4)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都灵控制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