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体制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277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5
一种罐体制造系统,具备:罐体输送路径,该罐体输送路径输送罐体,设为在中途产生分支后再合流,至少具有第一分支输送路径和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第一印刷装置,对在输送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以及第二印刷装置,对在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该第二印刷装置每单位时间能够印刷的罐体的个数与第一印刷装置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罐体制造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罐体制造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使用多台印刷机在罐体上印刷多个商标花色,然后按每个商标花色分配罐体。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至少一个喷墨印刷工位进行喷墨印刷,在喷墨印刷工位配置有多个喷墨头的印刷装置。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8361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3277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当使用沿一条罐体输送路径排列的多个印刷装置对罐体进行印刷,并且沿该条罐体输送路径依次输送已印刷的罐体时,若印刷装置各自的印刷速度不同,则会受到印刷速度较慢的印刷装置的影响,整体的处理效率降低。相对于此,如果对每个印刷装置设置罐体输送路径来向每个印刷装置单独地进行罐体的输送,则能够抑制整体的处理效率的降低,但在该情况下,设备变得不能通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抑制由印刷速度较低的印刷装置引起的处理效率的降低,并且使罐体的制造所需要的设备能通用。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所应用的罐体制造系统具备:罐体输送路径,该罐体输送路径输送罐体,设为在中途产生分支后再合流,至少具有第一分支输送路径和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第一印刷装置,对在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以及第二印刷装置,对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该第二印刷装置每单位时间能够印刷的罐体的个数与所述第一印刷装置不同。在此,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中设有暂时储存由所述第一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罐体储存部,和/或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设有暂时储存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罐体储存部。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在罐体的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罐体储存部的上游侧设有将未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的罐体向所述分支输送路径外排出的排出单元。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第二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比所述第一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少,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设有暂时储存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罐体储存部。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的输送方向上,在比所述罐体储存部靠上游侧设有将未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的罐体向该第二分支输送路径外排出的排出单元。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作为由所述第一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已印刷处理的罐体被向下游侧输送并通过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与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的合流部,在使所述已印刷处理的罐体暂时不通过所述合流部的基础上,向该合流部供给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第二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比所述第一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少,在所述罐体输送路径产生分支的分支部位,从上游侧通过该分支部位而趋向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的部分形成为直线状,从上游侧通过该分支部位而趋向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的部分弯曲。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作为由所述第一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已印刷处理的罐体被向下游侧输送并通过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与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的合流部,每当预先确定的个数的所述已印刷处理的罐体通过所述合流部时,从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向该合流部供给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每单位时间从所述罐体输送路径产生分支的分支部位趋向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的罐体的个数与每单位时间从该分支部位趋向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的罐体的个数不同。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第二印刷装置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比所述第一印刷装置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少,每单位时间从所述分支部位趋向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的罐体的个数比每单位时间从该分支部位趋向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的罐体的个数少。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第一印刷装置和所述第二印刷装置中一方的印刷装置是版式的印刷装置,另一方的印刷装置是喷墨方式的印刷装置。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作为由所述第一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已印刷处理的罐体被向下游侧输送并通过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与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的合流部,所述罐体制造系统还具备:供给控制单元,对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向所述合流部的供给进行控制。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供给控制单元进行从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向所述合流部的罐体的移动的限制和该限制的解除,而对罐体向该合流部的供给进行控制。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供给控制单元在进行所述限制的解除时,使该限制的解除进行预先确定的时间。此外,所述罐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可以在于,所述供给控制单元在进行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向所述合流部的供给时,向该合流部供给预先确定的个数的该罐体。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抑制由印刷速度较低的印刷装置引起的处理效率的降低,并且使罐体的制造所需要的设备能通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罐体制造系统的图。图2是表示第一印刷装置的图。图3是表示第二印刷装置的图。图4是表示罐体排出部的构成的图。图5是放大分支部位的图。图6是表示合流部中的罐体的另一输送方式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罐体制造系统1的图。图1所示的罐体制造系统1是表示所谓的两片罐的制造工序的图。具体而言,图1所示的罐体制造系统1是表示通过拉深和变薄拉深(DI)成型对铝或铝合金等进行成型,制造有底圆筒状且金属制的罐体100(在图1中未图示)时的制造工序的图。在此,在罐体100(饮料用罐)中填充的饮料没有特别限制,在罐体100中填充有例如啤酒、烧酒等酒精类饮料或清凉饮料(非酒精类饮料)。需要说明的是,填充后对罐体100装配盖构件,完成填充有饮料的饮料罐。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会将填充饮料前的罐体100称为饮料用罐,将填充饮料后的罐体100称为饮料罐。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罐体制造系统1中,设有依次输送罐体100的罐体输送路径10。该罐体输送路径10设为在中途产生分支后再合流。在罐体输送路径10中设有第一分支输送路径11和第二分支输送路径12。更具体而言,罐体输送路径10在分支部位21产生分支,在该分支部位21的下游侧设有第一分支输送路径11和第二分支输送路径12。而且,在比分支部位21靠下游侧设有将第一分支输送路径11和第二分支输送路径12合流的合流部22。而且,在比分支部位21靠上游侧设有分支前输送路径13,此外,在比合流部22靠下游侧设有合流后输送路径14。此外,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罐体制造系统,具备:/n罐体输送路径,该罐体输送路径输送罐体,设为在中途产生分支后再合流,至少具有第一分支输送路径和第二分支输送路径;/n第一印刷装置,对在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以及/n第二印刷装置,对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该第二印刷装置每单位时间能够印刷的罐体的个数与所述第一印刷装置不同。/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827 JP 2018-1585351.一种罐体制造系统,具备:
罐体输送路径,该罐体输送路径输送罐体,设为在中途产生分支后再合流,至少具有第一分支输送路径和第二分支输送路径;
第一印刷装置,对在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以及
第二印刷装置,对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进行印刷,该第二印刷装置每单位时间能够印刷的罐体的个数与所述第一印刷装置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制造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中设有暂时储存由所述第一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罐体储存部,和/或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设有暂时储存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罐体储存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体制造系统,其中,
在罐体的输送方向上,在所述罐体储存部的上游侧设有将未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的罐体向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和/或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外排出的排出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比所述第一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少,
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设有暂时储存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罐体储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体制造系统,其中,
在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中输送的罐体的输送方向上,在比所述罐体储存部靠上游侧设有将未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的罐体向该第二分支输送路径外排出的排出单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制造系统,其中,
作为由所述第一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的已印刷处理的罐体被向下游侧输送并通过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与所述第二分支输送路径的合流部,
在使所述已印刷处理的罐体暂时不通过所述合流部的基础上,向该合流部供给由所述第二印刷装置进行了印刷的罐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制造系统,其中,
所述第二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比所述第一印刷装置在每单位时间进行印刷的罐体的个数少,
在所述罐体输送路径产生分支的分支部位,从上游侧通过该分支部位而趋向所述第一分支输送路径的部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岛真一池田和纪增田和久松岛妃美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铝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