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673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加热器。便携式加热器包括:壳体;隔热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线圈;以及供电元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供电元件位于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加热线圈的一侧,所述供电元件用于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以使所述加热线圈产生加热磁场。上述便携式加热器,集成有设置加热线圈的隔热板,通过所述供电元件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使所述加热线圈产生加热磁场,即可对食物进行加热,使户外或办公室等场景的用餐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物加热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加热器。
技术介绍
在户外或者办公室等场景用餐时,通常需要对食物进行加热,以确保食物的卫生,同时提升用餐体验。目前,多采用微波炉等食物加热器对食物进行加热。然而,目前的食物加热器体积较大,不利于携带,导致在户外或办公室等场景用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食物加热器不利于携带,导致在户外或办公室等场景用餐不便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加热器。一种便携式加热器,包括:壳体;隔热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壳体与所述加热线圈相对的部分形成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背离所述隔热板的表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体;供电元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供电元件位于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加热线圈的一侧,所述供电元件用于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以使所述加热线圈产生加热磁场;输入元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元件,当外部电源与所述输入元件电连接时,所述供电元件能够储存电能;以及输出元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元件,当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输出元件电连接时,所述供电元件能够经所述输出元件向所述电子设备释放电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与侧板,所述侧板环绕所述底板及所述加热板的边缘,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加热板,所述供电元件夹持于所述底板及所述隔热板之间,所述侧板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抵接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供电元件的一侧,以固定所述隔热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元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隔热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槽,所述供电元件、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供电元件的两侧分别限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阶梯槽,所述加热板于所述阶梯槽嵌入所述侧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底板相对;和/或所述加热板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待加热物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加热器还包括控制元件,所述控制元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元件及所述加热线圈,以控制所述供电元件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所述控制元件固定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控制元件于所述供电元件的延伸方向上抵接所述供电元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元件上集成有逆变电路,所述逆变电路能够将所述供电元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加热器还包括温控元件以及排热气泵,所述温控元件设置于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供电元件的一侧,所述排热气泵设置于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供电元件的一侧,所述温控元件设置有温度阈值,当所述温控元件检测的温度超过所述温度阈值时,所述排热气泵开启,以将所述壳体内的热量排出所述壳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加热器还包括定位骨,所述定位骨设置于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供电元件的表面,所述定位骨的形状与所述加热线圈的内圈相适应,所述定位骨嵌入所述加热线圈的内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便携式加热器还包括显示器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线圈的内圈之间,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温度传感器感应的温度值;和/或,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供电元件的剩余电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加热板及显示镜片,所述底板与所述加热板相对,所述显示器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加热板开设有显示孔,所述显示孔与所述显示器的显示面相对,所述显示镜片设置于所述显示孔内。上述便携式加热器,在移动电源的基础上集成有设置加热线圈的隔热板,通过所述供电元件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使所述加热线圈产生加热磁场,即可对食物进行加热。便携式加热器的体积小,携带方便,能够作为便携式食物加热器使用,使户外或办公室等场景的用餐更加方便。同时,通过便携式加热器中的供电元件对加热线圈进行供电,在对食物进行加热时能够避免没有供电插座进行供电导致无法加热的情况,进一步提升户外用餐的便捷性。另外,便携式加热器既具备移动电源的充放电效果,也具备加热待加热物体的作用,功能更强大,应用范围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加热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加热器另一角度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便携式加热器又一角度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元件的示意图。其中,110、壳体;111、底板;112、第一定位槽;113、第二定位槽;114、加热板;115、显示孔;116、显示镜片;117、侧板;118、阶梯槽;119、卡扣;130、供电元件;140、隔热板;141、加热线圈;142、定位骨;150、控制元件;151、输出元件;152、输入元件;153、双向元件;154、显示器;155、控制按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隔热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壳体与所述加热线圈相对的部分形成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背离所述隔热板的表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体;/n供电元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供电元件位于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加热线圈的一侧,所述供电元件用于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以使所述加热线圈产生加热磁场;/n输入元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元件,当外部电源与所述输入元件电连接时,所述供电元件能够储存电能;以及/n输出元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元件,当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输出元件电连接时,所述供电元件能够经所述输出元件向所述电子设备释放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隔热板,收容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隔热板上设置有加热线圈,所述壳体与所述加热线圈相对的部分形成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背离所述隔热板的表面用于放置待加热物体;
供电元件,收容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供电元件位于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加热线圈的一侧,所述供电元件用于对所述加热线圈供电,以使所述加热线圈产生加热磁场;
输入元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元件,当外部电源与所述输入元件电连接时,所述供电元件能够储存电能;以及
输出元件,电连接所述供电元件,当外部电子设备与所述输出元件电连接时,所述供电元件能够经所述输出元件向所述电子设备释放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底板与侧板,所述侧板环绕所述底板及所述加热板的边缘,所述侧板连接所述加热板,所述供电元件夹持于所述底板及所述隔热板之间,所述侧板延伸形成有卡扣,所述卡扣抵接所述隔热板背离所述供电元件的一侧,以固定所述隔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元件设置有多个,所述底板朝向所述隔热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所述隔热板朝向所述底板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第二定位槽,所述供电元件、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一一对应,每个所述供电元件的两侧分别限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槽及所述第二定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开设有阶梯槽,所述加热板于所述阶梯槽嵌入所述侧板,所述加热板与所述底板相对;和/或
所述加热板背离所述隔热板的一侧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待加热物体。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桂斌苏荣飞潘小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