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及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26070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及车辆,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前置处理单元和后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前置处理单元包括前置管路、加热装置和第一SCR,所述加热装置和第一SCR依次串接在所述前置管路上,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SCR的上游;所述后置处理单元包括并连设置的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且所述后置分管上串接有第二SCR,且所述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的进口均与所述前置管路的出口连通。该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NOx含量高于排放标准的尾气排放到空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介绍
发动机冷启动时,其产生的尾气温度较低,不能达到SCR(selectivecatalystreduction,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器)的处理温度,导致SCR中的催化剂对NOx的还原反应效率很低,如此就会有部分NOx含量高于排放标准的尾气排放到空气中去,造成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该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NOx含量高于排放标准的尾气排放到空气中,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的车辆。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包括前置处理单元和后置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前置处理单元包括前置管路、加热装置和第一SCR,所述加热装置和第一SCR依次串接在所述前置管路上,且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第一SCR的上游;所述后置处理单元包括并连设置的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且所述后置分管上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处理单元和后置处理单元,其中,/n所述前置处理单元包括前置管路、加热装置(1)和第一SCR(2),所述加热装置(1)和第一SCR(2)依次串接在所述前置管路上,且所述加热装置(1)位于所述第一SCR(2)的上游;/n所述后置处理单元包括并连设置的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且所述后置分管上串接有第二SCR(6),且所述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的进口均与所述前置管路的出口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置处理单元和后置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前置处理单元包括前置管路、加热装置(1)和第一SCR(2),所述加热装置(1)和第一SCR(2)依次串接在所述前置管路上,且所述加热装置(1)位于所述第一SCR(2)的上游;
所述后置处理单元包括并连设置的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且所述后置分管上串接有第二SCR(6),且所述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的进口均与所述前置管路的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探测装置,所述温度探测装置用于探测进入所述前置管路的尾气温度;
所述温度探测装置探测到的温度为T1,当所述T1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所述加热装置(1)工作;当所述T1不位于预设温度范围内时,所述加热装置(1)停止工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管路上还串接有DOC、DPF和ASC中的一个或任意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管路上还串接有DOC,且所述DOC位于所述加热装置(1)的上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尾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主管和后置分管通过第一三通阀(4)与所述前置管路连通,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杰陈秀梅吕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