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配重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2500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配重支架,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具有低位安装部和高位安装部,所述低位安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前端的低位支撑件,所述高位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后端的高位支撑件,并且,所述低位支撑件和所述高位支撑件均具有垂向高度调节部和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相连的组件边框承载部,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压块。该配重支架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快捷,垂向高度调节部还允许光伏组件的前端和后端的高度进行调节,不仅能够避免光伏组件因安装应力产生变形,而且还能够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配重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特别涉及一种光伏配重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的持续开发,煤炭、石油等传统化石能源逐渐出现枯竭,与此同时,使用化石燃料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重点放在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光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不仅在地面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多个地面光伏电站,而且还在水面上设置了水上光伏电站,甚至在建筑物的屋顶上建设了屋顶光伏电站。受限于安装环境,光伏组件在一些情况下需要设置混凝土配重块,请参考图1,以屋顶光伏电站为例,其光伏组件系统的支架主要包括前混凝土配重块02、后混凝土配重块05、前立柱01、后立柱06、斜梁03、斜撑04以及檩条07,光伏组件09通过压块08和螺栓等安装在檩条07上;屋顶光伏电站中的混凝土配重块的主要作用在于固定光伏支架(前立柱、后立柱、斜梁、斜撑以及檩条等),保证在大风情况下,光伏组件依然可以保持稳固。然而,目前带混凝土配重块的光伏组件系统的支架中,混凝土配重块上需要安装前后立柱、然后还需安装斜梁、斜撑以及檩条等,结构件数量非常多,安装过程较为复杂,安装效率低成本高。因此,如何能够简化光伏组件系统的支撑系统,以能够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安装成本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光伏配重支架,以期提高光伏组件的安装效率并降低安装成本。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有上述光伏配重支架的光伏发电系统。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配重支架,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具有低位安装部和高位安装部,所述低位安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前端的低位支撑件,所述高位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后端的高位支撑件,并且,所述低位支撑件和所述高位支撑件均具有垂向高度调节部和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相连的组件边框承载部,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光伏组件的边框的压块。优选地,所述低位支撑件和所述高位支撑件均具有纵向位置调节部,所述纵向位置调节部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相连,且所述纵向位置调节部能够使所述低位支撑件和所述高位支撑件沿光伏组件的前后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的顶端相连;所述纵向位置调节部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的底端相连。优选地,所述光伏配重支架由一体式配重块构成;或者,所述光伏配重支架由多个子配重块组合形成。优选地,由一体式配重块构成的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高一低安装面,其中较高的安装面构成所述高位安装部,较低的安装面构成所述低位安装部,由一体式配重块构成的所述光伏配重支架的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还设置有搬运槽口,以方便搬运。优选地,任意两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均能够上下扣合以实现堆叠,且每一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上下扣合时进行定位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优选的,由多个子配重块组合形成的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中,所述子配重块通过连接件相连,或者,所述子配重块之间卡配相连。优选的,在所述子配重块通过连接件相连时,所述连接件为带有连接螺栓的U型螺杆,且与所述U型螺杆的底部相配合的所述子配重块上还设置有供所述U型螺杆的底部嵌入的凹槽。优选地,在所述子配重块之间卡配相连时,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子配重块中,其中一个所述子配重块设置有卡装槽,另外一个所述子配重块设置有与所述卡装槽适配的卡装凸起。优选的,所述子配重块上还设置有方便搬运的搬运槽口。优选地,所述低位支撑件和所述高位支撑件均包括底部L型折板和顶部L型折板,其中,所述底部L型折板的一个侧板通过腰型孔安装于所述配重支架上并构成所述纵向位置调节部,所述底部L型折板的另一个侧板与所述顶部L型折板的一个侧板通过腰型孔连接后构成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所述顶部L型折板的另一个侧板构成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优选的,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上还开设有沿光伏组件的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型孔,所述压块通过螺栓安装于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上所开设的腰型孔内。优选的,在所述低位支撑件中,所述压块与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光伏组件的前端下滑的限位凸台。优选的,所述配重支架为水泥配重块,或者所述配重支架由具有空腔的壳体以及填充在所述空腔内的填充物组成。优选的,所述壳体为塑料壳体,所述填充物为沙子。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光伏发电系统中,包括至少一个如上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和安装于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上的光伏组件。优选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中包括多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任意一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中,所述低位安装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低位支撑件,以用于支撑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前端;所述高位安装部上设置有两个所述高位支撑件,以用于支撑左右相邻的两个光伏组件的后端,同一所述光伏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于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中包括多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任意一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中,所述低位支撑件上的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能够承载左右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前端;所述高位支撑件上的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能够承载左右相邻两个光伏组件的后端,同一所述光伏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于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上。优选地,所述光伏发电系统中包括多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任意一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中,所述低位支撑件上的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仅用于承载一个光伏组件的前端;所述高位支撑件上的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仅用于承载一个光伏组件的后端,同一所述光伏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于前后相邻的两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上。优选的,同一所述光伏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于同一所述光伏配重支架的所述低位支撑件和所述高位支撑件上。实际进行光伏组件安装时,光伏组件的前端和后端分别安装在同一个或者前后相邻的两个配重支架上,其中,光伏组件的前端安装在前部配重支架的低位支撑件上,光伏组件的后端安装在后部的配重支架的高位支撑件上,从而使光伏组件形成前低后高的安装倾角。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光伏配重支架,省去了现有技术中的前后立柱、檩条、斜梁以及斜撑等结构件,利用配重支架本身的低位安装部和高位安装部形成高度差,代替了原有的前后立柱,从而使光伏组件形成前低后高的安装倾角,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便利快捷;低位支撑件和高位支撑件配合压块能够实现光伏组件前端和后端的稳固安装,并且低位支撑件和高位支撑件中的垂向高度调节部还允许光伏组件的前端和后端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调节,这不仅能够避免光伏组件因安装应力产生变形,而且还能够调整光伏组件至理想的安装倾角,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本专利技术中所公开的光伏发电系统,由于采用了上述光伏配重支架,因而其兼具上述光伏支撑系统相应的技术优点,本文中对此不再进行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具有低位安装部(1)和高位安装部(2),所述低位安装部(1)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9)前端的低位支撑件(3),所述高位安装部(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9)后端的高位支撑件(4),并且,/n所述低位支撑件(3)和所述高位支撑件(4)均具有垂向高度调节部(5)和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5)相连的组件边框承载部(6),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6)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光伏组件(9)的边框的压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具有低位安装部(1)和高位安装部(2),所述低位安装部(1)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9)前端的低位支撑件(3),所述高位安装部(2)上设置有用于支撑光伏组件(9)后端的高位支撑件(4),并且,
所述低位支撑件(3)和所述高位支撑件(4)均具有垂向高度调节部(5)和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5)相连的组件边框承载部(6),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6)上设置有用于压紧所述光伏组件(9)的边框的压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位支撑件(3)和所述高位支撑件(4)均具有纵向位置调节部(8),所述纵向位置调节部(8)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5)相连,且所述纵向位置调节部(8)能够使所述低位支撑件(3)和所述高位支撑件(4)沿光伏组件(9)的前后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件边框承载部(6)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5)的顶端相连;所述纵向位置调节部(8)与所述垂向高度调节部(5)的底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配重支架由一体式配重块构成;或者,所述光伏配重支架由多个子配重块(10)组合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由一体式配重块构成的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高一低两个安装面,其中较高的安装面构成所述高位安装部(2),较低的安装面构成所述低位安装部(1),由一体式配重块构成的所述光伏配重支架的底部靠近两端的位置还设置有搬运槽口(14),以方便搬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任意两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均能够上下扣合以实现堆叠,且每一个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上还设置有用于上下扣合时进行定位的定位凹槽和定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由多个子配重块(10)组合形成的所述光伏配重支架中,所述子配重块(10)通过连接件相连,或者,所述子配重块(10)之间卡配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配重块(10)通过连接件相连时,所述连接件为带有连接螺栓的U型螺杆(11),且与所述U型螺杆(11)的底部相配合的所述子配重块(10)上还设置有供所述U型螺杆(11)的底部嵌入的凹槽(1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子配重块(10)之间卡配相连时,相互连接的两个所述子配重块(10)中,其中一个所述子配重块(10)设置有卡装槽,另外一个所述子配重块(10)设置有与所述卡装槽适配的卡装凸起。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伏配重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配重块(10)上还设置有方便搬运的搬运槽口(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杰张彦虎李二斌祝水星韦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