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44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壳体和支架,壳体上设有直流输出端口、交流输出端口和充电端口;支架设于壳体内部,支架上设有主板室、插件板室、逆变器室和多个电芯槽,主板室、插件板室、逆变器室和电芯槽分别设有主板、插件板、逆变器和电芯,主板与插件板、逆变器的输入端、电芯电性连接,插件板与直流输出端口、充电端口电性连接,交流输出端口和逆变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主板室、插件板室、逆变器室和多个电芯槽分隔开,这样可避免各部件的相互影响,特别是避免了逆变器产生的热对电芯的影响;整个便携式移动电源的结构较紧凑,体积较小,便于携带,结构强度较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移动电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用于储存电的储能装置也叫储能蓄电池,主要是指用于太阳能发电设备、风力发电设备以及可再生能源储蓄能源用的蓄电池,但是随着人类日益增长的储能需求,储能蓄电池逐渐成为家庭生活和工业设备的动力来源。比如家庭临时供电或者户外生活短时用电等场所,就需要一种便携的的储能装置,为办公设备、生活电器设备以及娱乐设备供电短时供电。现阶段的储能装置一般是采用多个电芯组合供电的形式,体型较大,不利于移动携带;且储能装置的各种元部件紧密地设置在一起,遇到震动或者碰撞时,容易损坏里面的元部件,严重情况下会造成储能装置短路起火,可靠性和安全性能一般;储能装置的发热量大,散热效果差,进而影响储能装置的功率和能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移动电源,结构紧凑且结构强度较高,可靠性以及安全性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包括壳体和支架,所述壳体上设有直流输出端口、交流输出端口和充电端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直流输出端口(110)、交流输出端口(120)和充电端口(130);/n支架(200),所述支架(20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部,所述支架(200)上设有主板室(210)、插件板室(220)、逆变器室(230)和多个电芯槽(240),所述主板室(210)、所述插件板室(220)、所述逆变器室(230)和所述电芯槽(240)分别设有主板(300)、插件板(400)、逆变器(500)和电芯(600),所述主板(300)与所述插件板(400)、所述逆变器(500)的输入端、所述电芯(600)电性连接,所述插件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上设有直流输出端口(110)、交流输出端口(120)和充电端口(130);
支架(200),所述支架(20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部,所述支架(200)上设有主板室(210)、插件板室(220)、逆变器室(230)和多个电芯槽(240),所述主板室(210)、所述插件板室(220)、所述逆变器室(230)和所述电芯槽(240)分别设有主板(300)、插件板(400)、逆变器(500)和电芯(600),所述主板(300)与所述插件板(400)、所述逆变器(500)的输入端、所述电芯(600)电性连接,所述插件板(400)与所述直流输出端口(110)、所述充电端口(130)电性连接,所述交流输出端口(120)和所述逆变器(5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槽(240)设于所述支架(200)的周侧,所述主板室(210)设于所述支架(200)的上端,所述插件板室(220)和所述逆变器室(230)设于所述支架(200)的下端且所述插件板室(220)和所述逆变器室(230)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室(230)的侧壁上设有散热风扇(231),所述壳体(100)在对应所述散热风扇(231)的区域设有通风窗(14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包括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辉黄伟金陈赵云阳维郑定松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古鑫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