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潍坊学院专利>正文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2382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楼板托架设置有多个叠合楼板安装格,多个T形钢肋分别与中间节点、边节点和柱节点连接形成多个楼板安装格,T形钢肋上开设有多个钢筋定位槽;叠合楼板放置于所述叠合楼板安装格内;钢筋放置在对应的钢筋定位槽上,多根钢筋交叉设置于叠合楼板上方;楼板托架、叠合楼板和多根钢筋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组合楼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提高了楼板施工过程中的装配率,除了最后采用现浇混凝土之外,其余工序均为装配化施工工序,简化了现场施工工序、节约了人力,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并且结构强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楼板,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
技术介绍
在现浇楼板的“支模板-绑钢筋-浇混凝土”的传统工序中,支模板和绑扎钢筋工作量均较大,且占用的劳动力较多。仅支模板工序中,就包括测量放线、搭设脚手架、模板定位、模板订固等步骤,不仅需要较多的人力,而且施工效率较低;在绑扎钢筋工序中,工人需要在施工现场对楼板的上层和下层钢筋绑扎成网格后,还要通过“马凳筋”的支撑作用来固定上下两层钢筋网格的间距。这种绑扎钢筋的作业方式不仅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且由于“马凳筋”本身分散布置,刚度较弱,极易使得已绑扎就位的受力钢筋发生移位,严重影响混凝土楼板的施工质量和承载强度。另外,传统组合楼板在关键部位通常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施工安全和施工文明程度不高,楼板的装配化施工程度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整体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省去传统施工过程中支模板、绑钢筋的繁琐工序,节约人力,同时能够解决楼板体系装配率低的难题,提高现场施工速度。...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楼板托架,所述楼板托架设置有多个叠合楼板安装格,多个T形钢肋分别与中间节点、边节点和柱节点连接形成多个所述楼板安装格,所述T形钢肋上开设有多个钢筋定位槽;/n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放置于所述叠合楼板安装格内;/n多根钢筋,钢筋放置在对应的所述钢筋定位槽上,多根钢筋交叉设置于所述叠合楼板上方;/n所述楼板托架、所述叠合楼板和所述多根钢筋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组合楼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楼板托架,所述楼板托架设置有多个叠合楼板安装格,多个T形钢肋分别与中间节点、边节点和柱节点连接形成多个所述楼板安装格,所述T形钢肋上开设有多个钢筋定位槽;
叠合楼板,所述叠合楼板放置于所述叠合楼板安装格内;
多根钢筋,钢筋放置在对应的所述钢筋定位槽上,多根钢筋交叉设置于所述叠合楼板上方;
所述楼板托架、所述叠合楼板和所述多根钢筋通过浇筑混凝土形成组合楼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形钢肋包括底板和中板,所述中板设置有自由端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连接端,所述钢筋定位槽开设在所述自由端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定位槽设置为半圆形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叠合楼板安装格由四根所述T形钢肋围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型钢混凝土组合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节点包括:四根所述T形钢肋的连接端、传力定位构件和第一连接固定件;
四根所述T形钢肋所述的连接端围成四边形空缺,所述连接端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螺栓孔;
所述传力定位构件包括四边形底板和角钢,所述四边形底板卡装在所述四边形空缺内,所述角钢位于所述四边形底板上部并与所述四边形底板焊接固定;
所述第一连接固定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栓孔对应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志强刘晓东迟焕正邢国起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