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共形双极化二维单脉冲端射阵列天线
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更进一步涉及电磁场与微波
中的一种共形双极化二维单脉冲端射阵列天线。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微波波段,在满足天线在共形的情况下,实现目标搜索与追踪所需的双极化二维和差波束,适用于多种飞行器载体平台的目标搜索与跟踪应用。
技术介绍
双极化二维单脉冲雷达由于具有精确搜索和跟踪目标的能力,是一种常用的雷达体制。常见的单脉冲雷达实现方式可分为三类:第一是采用平面微带天线阵列,配合和差网络来实现;第二是采用反射面天线配合能产生和差波束的馈源来实现,包含卡塞格伦反射面、利用超材料的平面反射阵等;第三是采用波导结构的天线,包括波导缝隙阵列、基片集成波导、间隙波导等。上述结构均为平面结构,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往往放置于飞行器的前端,并且占用很大的空间,从而在空气动力学和隐身特性等方面带来一些不利因素。东南大学在其申请的专利文献“集成宽带小型化和差相位比较网络的单脉冲天线阵列”(申请号:201710549497.6,申请公布号:CN107464993A)中提出了一种宽带小型化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形双极化二维单脉冲端射阵列天线,包括圆锥形载体结构(1)、圆柱形载体结构(2)、圆形金属反射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元端射天线阵列(4)、和差馈电网络(5),所述四元端射天线阵列(4)共形于圆锥形载体结构(1)上,所述和差馈电网络(5)共形于圆柱形载体结构(2)上,所述圆柱形载体结构(2)包括上下对齐并紧贴着的内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1)和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所述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上边缘与圆锥形载体结构(1)的下边缘相连;所述四元端射天线阵(4)由围绕圆锥形载体结构(1)的旋转轴两两间隔90°放置的四个结构相同的单极化共形端射天线单元(4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共形双极化二维单脉冲端射阵列天线,包括圆锥形载体结构(1)、圆柱形载体结构(2)、圆形金属反射板(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元端射天线阵列(4)、和差馈电网络(5),所述四元端射天线阵列(4)共形于圆锥形载体结构(1)上,所述和差馈电网络(5)共形于圆柱形载体结构(2)上,所述圆柱形载体结构(2)包括上下对齐并紧贴着的内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1)和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所述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上边缘与圆锥形载体结构(1)的下边缘相连;所述四元端射天线阵(4)由围绕圆锥形载体结构(1)的旋转轴两两间隔90°放置的四个结构相同的单极化共形端射天线单元(41)、(42)、(43)、(44)组成;所述和差馈电网络(5)包括印制在内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1)内表面上的共形环形耦合器网络(51)、印制在内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1)和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之间的柱面金属地板(52)、印制在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外表面上的端口连接线组(53)和嵌在内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1)中的馈电端口组(54),共形环形耦合器网络(51)、端口连接线组(53)和馈电端口组(54)通过金属化通孔相连接,柱面金属地板(52)在金属化通孔处有轴心重合且半径略大于金属化通孔的圆形孔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形双极化二维单脉冲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载体结构(1)和圆柱形载体结构(2)采用能够弯曲或塑形的介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形双极化二维单脉冲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锥形载体结构(1)和圆柱形载体结构(2)的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在圆锥形载体结构(1)下边缘和外层圆柱形载体结构(22)的上边缘处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共形双极化二维单脉冲端射阵列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极化共形端射天线单元(41)、(42)、(43)、(44)均由对称偶极子单元(411)、印制在圆锥形载体结构(1)内表面上的弧形金属地板(412)、印制在圆锥形载体结构(1)外表面上的微带线(413)和印制在圆锥形载体结构(1)外表面上的引向条带(414)组成,相邻的共形端射天线单元的两个弧形金属地板相连;所述对称偶极子单元(411)包括印制在圆锥形载体结构(1)内表面和外表面上的相同结构的内阶梯型微带线(415)和外阶梯型微带线(416),还包括两两结构相同并且关于外阶梯型微带线(416)的中线对称的短六边形偶极子臂(417)、(418)和长六边形偶极子臂(419)、(4110);所述内阶梯型微带线(415)采用二阶阶梯渐变矩形微带结构,位于圆锥形载体结构(1)内表面法线上,其宽边开路端与弧形金属地板(412)相连;所述外阶梯型微带线(416)宽边开路端与微带线(413)上端相连;所述短六边形偶极子臂(417)和长偶极子臂(419)印制在圆锥形载体结构(1)内表面上,并且分别与内阶梯型微带线(415)窄边开路端和下端相连;所述短六边形偶极子臂(418)和长六边形偶极子臂(4110)印制在圆锥形载体结构(1)外表面上,并且分别与外阶梯型微带线(416)窄边开路端和下端相连;所述弧形金属地板(412)位于圆锥形载体结构(1)的底部,其下边缘与柱面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雨辰,葛江诚,姜文,胡伟,张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