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解决钢管立柱与主体结构冲突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解决钢管立柱与主体结构冲突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的,超高层建筑往往伴随着超深基坑,超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往往采用支撑支护,地下室内结构构件多,尺寸较大,部分结构将会与支护结构产生冲突,影响结构施工。由于上述原因,建筑工程对拆换撑方式方法亟待研发和推出新的要求及做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钢管立柱与主体结构冲突的处理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技术的一种解决钢管立柱与主体结构冲突的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底座、格构柱和支撑梁,底座上方的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一组以上数量的格构柱,每一组至少设置有两根格构柱,相临的两根格构柱之间构成支撑梁穿行通道;格构柱以组为单位沿支撑梁跨度方向顺向设置;每一根格构柱的结构是由四件角钢竖直平行设置构成矩形柱体,且于柱体外周相临的两角钢之间固定连接钢片腹板共同构成格构柱;格构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预埋件,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解决钢管立柱与主体结构冲突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格构柱和支撑梁,/n底座上方的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一组以上数量的格构柱,每一组至少设置有两根格构柱,相临的两根格构柱之间构成支撑梁穿行通道;/n格构柱以组为单位沿支撑梁跨度方向顺向设置;/n每一根格构柱的结构是由四件角钢竖直平行设置构成矩形柱体,且于柱体外周相临的两角钢之间固定连接钢片腹板共同构成格构柱;/n格构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预埋件,预埋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n单位组内的相临的两根格构柱于同一水平处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托体,支托体水平设置;/n支托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临的两根格构柱的柱身上;/n相临的两根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解决钢管立柱与主体结构冲突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格构柱和支撑梁,
底座上方的竖直方向固定连接有一组以上数量的格构柱,每一组至少设置有两根格构柱,相临的两根格构柱之间构成支撑梁穿行通道;
格构柱以组为单位沿支撑梁跨度方向顺向设置;
每一根格构柱的结构是由四件角钢竖直平行设置构成矩形柱体,且于柱体外周相临的两角钢之间固定连接钢片腹板共同构成格构柱;
格构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预埋件,预埋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
单位组内的相临的两根格构柱于同一水平处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托体,支托体水平设置;
支托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临的两根格构柱的柱身上;
相临的两根格构柱之间的支托体中部固定设置有托梁机构;
托梁机构是由左侧板、右侧板、底板、顶板、顶端承力板构成,
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空间设置有前后排列的工字钢,各工字钢板面呈左右跨度方向设置,各工字钢板面相平行布置,两两等距间隔顺次前后排列;
每一个工字钢的板体的正反板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腹板加强筋,腹板加强筋竖直设置,每一条腹板加强筋的侧边与工字钢板面固定焊接,每一条腹板加强筋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其顶端、底端的工字钢翼掾焊接;
每一个工字钢的顶翼和顶板底面固定连接;
每一个工字钢的底翼和底板顶面固定连接;
每一个工字钢的左位边缘与左侧板固定连接;
每一个工字钢的右位边缘与右侧板固定连接;
顶板与顶端承力板平行相临靠且固定连接,
顶端承力板的顶部配置有竖直布置的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的顶部顶接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杨,郭敬添,包俊伟,韦晗,胡俊,朱新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