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268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垃圾收集框为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前边框的上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呈八字形布置并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无需能源即可有效收集近海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海漂垃圾对自然界生物、人类及海洋环境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大量的海漂垃圾不仅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问题,破坏海岸、沙滩景观,妨碍船只正常航行,影响食品安全,也给海洋生物造成严重的伤害。目前,海漂垃圾对海洋生物的伤害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每年至少有100万只海鸟、不计其数的海洋哺乳动物因其丧生。此外,海漂垃圾上附着的各种细菌、藻类、被囊类、水螅虫和藤壶等作为人侵物种和其上的有毒物质将被带到世界各地。处理泛滥的海洋垃圾已成为国际性的难题。为此在减少排放的同时如何采用合适的方法回收海洋漂浮垃圾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大课题。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海漂垃圾清理方式有:人工小船清理和专业垃圾船清理。由于海上漂浮垃圾分布分散,依靠传统的人工小船清理极为耗时耗力,而专业垃圾船目前只适用于某一较小海域聚集大量海漂垃圾的情况,且在清理的同时会消耗大量传统能源,造成新的污染。以上这些目前广泛应用的海洋垃圾清理方式不但效率低下、能耗高且无法达到全天候清理的目的。此外,在台风等恶劣海况下往往海漂垃圾数量激增,而传统清理方式很难在恶劣海况下起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它的结构简单,收集垃圾效果好,能应用于近岸港湾和沙滩等处完成对于海漂垃圾的回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其中,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所述垃圾收集框由两个矩形的边框、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和六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上下横梁和四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所述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并在主横梁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该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所述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所述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所述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两条浮栏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所述浮栏由浮体、围栏裙体和配重块组成;所述围栏裙体为长条状袋体,该长条状袋体由其前后侧壁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相互结合而形成连续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配置一个浮体,围栏裙体的端部与铰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前边框上的围栏固定板连接;所述配重块连接在围栏裙体的下部。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垃圾收集框的材料为不锈钢且外部尺寸为4m×4m×1.8m,两个边框、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和主横梁均采用槽钢;所述中横梁、竖梁和短横梁均采用角钢;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均采用槽钢,门框的底框边和顶框边均采用角钢。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漂浮体是直径为0.5m半圆筒形聚乙烯浮筒;所述浮体是直径为0.5m的聚乙烯浮筒。上述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其中,所述围栏裙体的高度为0.9m且由聚乙烯围栏布或橡胶硫化布制作。本技术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V”型拦截浮式围栏拦截海漂垃圾,作业时无需消耗传统能源就可实现其回收海漂垃圾的目的,即利用海漂垃圾受近岸波、潮汐、海流、船行波、海风等作用而运动到岸边,被两条呈V型布置的浮栏拦截住,并顺着浮栏慢慢地滑向垃圾收集框,通过单向门,最终停留在垃圾收集框内等待回收。此装置收集垃圾的整个过程没有消耗任何传统能源,为海漂垃圾治理增加了新的手段和工具。2.通过在垃圾入口设置单向门,并在单向门上安装闭门器,来自动实现了垃圾只进不出的功能。3.通过可拆卸的垃圾收集网兜可以实现快速垃圾清理工作。4.结构简单,收集垃圾效果好,能应用于近岸港湾和沙滩等处完成对于海漂垃圾的回收。并且,该装置能够在恶劣海况下工作,无需在台风等海漂垃圾较多的恶劣天气下收回,亦能够达到全天候作业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的透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的前视图;图3是图2的右侧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1和拦截单元2。垃圾收集单元1包括垃圾收集框10、两扇单向门12、漂浮体14和垃圾收集网兜(图中未示);其中,垃圾收集框10由两个矩形的边框101、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102和六根竖梁103构成网格式结构,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102和四根竖梁103构成网格式结构;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104;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105,并在主横梁105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11形成一个垃圾入口,门框11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101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106;垃圾收集框10的材料为不锈钢且外部尺寸为4m×4m×1.8m,两个边框、两根上纵梁、两根下纵梁和主横梁105均采用槽钢;中横梁102、竖梁103和短横梁106均采用角钢;门框11的两个直框边均采用槽钢,门框11的底框边和顶框边均采用角钢;两扇单向门12各自通过合页铰接在门框11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12安装一个闭门器13;漂浮体14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101的两根中横梁102之间,漂浮体14是直径为0.5m半圆筒形聚乙烯浮筒;漂浮体14能使垃圾收集框10始终处于漂浮的状态;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10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10的顶框上。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10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20,两条浮栏20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汇入口到汇出口的方向与潮流方向保持一致;浮栏20由浮体21、围栏裙体22和配重块组成;浮体21是直径为0.5m的聚乙烯浮筒;围栏裙体22为长条状袋体,该长条状袋体由其前后侧壁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相互结合,使其形成连续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配置一个浮体21,围栏裙体22的高度为0.9m且由聚乙烯围栏布或橡胶硫化布制作;配重块连接在围栏裙体22的下部,围栏裙体22的头部与铰接在垃圾收集框10的前边框的外侧面上的围栏固定板23连接。本技术的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置于海湾或近岸海面中,并将拦截单元2的两条浮栏呈V型设置,可以尽可能多的收集到海漂垃圾,对近岸生态环境和作业人员形成更加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其特征在于,/n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n所述垃圾收集框由两个矩形的边框、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和六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上下横梁和四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所述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并在主横梁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该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所述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所述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n所述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两条浮栏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和汇出口的梯形汇集空间,所述浮栏由浮体、围栏裙体和配重块组成;所述围栏裙体为长条状袋体,该长条状袋体由其前后侧壁间隔一定距离的部分相互结合而形成连续的多个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内均配置一个浮体,围栏裙体的端部与铰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前边框上的围栏固定板连接;所述配重块连接在围栏裙体的下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式海漂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单元和拦截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垃圾收集单元包括垃圾收集框、两扇单向门、漂浮体和垃圾收集网兜;
所述垃圾收集框由两个矩形的边框、两根上纵梁和两根下纵梁构成的四方体框架并具有前边框、后边框、两个侧边框、顶框和底框;两个侧边框各自通过设置两根中横梁和六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后边框上通过设置上下横梁和四根竖梁构成网格式结构;所述底框上设置两根纵梁;所述前边框的下部设置一根主横梁,并在主横梁的上方中部设置一个门框形成一个垃圾入口,该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与两个边框的前直梁之间各自设置一根短横梁;两扇单向门各自铰接在所述门框的两个直框边上,并且两个直框边上各自对应两扇单向门安装一个闭门器;所述漂浮体安装在后边框和两个侧边框的两根中横梁之间;所述垃圾收集网兜设在垃圾收集框内并通过设在垃圾收集网兜口部的拉绳绑在垃圾收集框的顶框上;
所述拦截单元包括两条各自连接在垃圾收集框的垃圾入口两侧的浮栏,两条浮栏呈八字形布置并围成具有汇入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凯飞丘旭源彭光明周鹏郭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