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力式锚碇及悬索桥
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种重力式锚碇及悬索桥。
技术介绍
对于悬索桥来说,锚碇承载和平衡缆索的巨大拉力,是桥梁整体结构稳定性能的重要保证。锚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重力式锚碇和隧道式锚碇。其中,重力式锚碇依靠其巨大的重力抵抗主缆拉力。现有的重力式锚碇在施工时,先对基坑地基进行预处理,然后支护搭设、主缆、索股的设置和锚碇的整体浇注固定。其中,锚块、散索鞍支墩及基础均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方量大,基坑开挖规模也较大,因此,需要对锚碇整体结构进行合理设计,以保证缆索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力式锚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重力式锚碇在施工时,混凝土方量大且基坑开挖规模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索桥,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为了保证缆索的稳定性,在施工重力式锚碇时混凝土方量大且基坑开挖规模大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力式锚碇,包括锚块和散索鞍支墩,所述锚块的后端面与所述锚块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倒角斜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力式锚碇,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块和散索鞍支墩,所述锚块的后端面与所述锚块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倒角斜面;所述散索鞍支墩与所述锚块的前端连接,所述散索鞍支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力式锚碇,其特征在于,包括锚块和散索鞍支墩,所述锚块的后端面与所述锚块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倒角斜面;所述散索鞍支墩与所述锚块的前端连接,所述散索鞍支墩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块具有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锚块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一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倒角斜面,所述锚块的后端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倒角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腔的数量为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式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空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力式锚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腔的数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方华,张磊,宾熊,郭永兵,杨益波,张俭成,周裔波,方铁桥,荣伟,张守昆,唐有为,朱雪峰,陈伟阳,曾雄星,宋国胜,张传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