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包括存料罐和输料结构,存料罐的底端面上竖直贯通安装有下料筒,且下料筒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下料筒底端水平设置有输料结构,且输料结构包括输料筒和导热环,输料筒的筒体的外部圆周上均匀横向套设有导热环,且筒体的一端面贯穿设置,导热环上水平贯穿安装有发热电杆,且发热电杆沿导热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管进行加热,防止后期输料时发生堵塞,从而方便进行输料,从而提升输料效率,方便后期进行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沥青存罐加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沥青搅拌站可生产沥青混合料、改性沥青混合料、彩色沥青混合料,完全满足修筑高速公路、等级公路、市政道路、机场、港口等的需要,现有的沥青拌合站通常是将生产的沥青料存放在存罐中,但是现有的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通道缺少加热装置,输料时由于沥青冷却会凝固在输料管上,从而导致输料管堵塞,不利于后期输料顺畅,导致后期养护维修不方便,输料的效率较低。因此需要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能够对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管进行加热,防止后期输料时发生堵塞,从而方便进行输料,从而提升输料效率,方便后期进行维护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旨在改善现有的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通道缺少加热装置,输料时由于沥青冷却会凝固在输料管上,从而导致输料管堵塞,不利于后期输料顺畅,导致后期养护维修不方便,输料的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包括存料罐和输料结构,存料罐的底端面上竖直贯通安装有下料筒,且下料筒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下料筒底端水平设置有输料结构,且输料结构包括输料筒和导热环,输料筒的筒体的外部圆周上均匀横向套设有导热环,且筒体的一端面贯穿设置,导热环上水平贯穿安装有发热电杆,且发热电杆沿导热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进一步的,输料筒的筒体上套设有圆筒状的保护罩,且保护罩的内径大于导热环的外径。进而通过输料筒的筒体上套设有圆筒状的保护罩,且保护罩的内径大于导热环的外径,通过保护罩罩设在筒体的导热环上,避免出现人员误碰,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进一步的,保温罩外部圆周上固定套设有保温套。进而通过保温罩外部圆周上固定套设有保温套,减少热量通过保护罩散失,从而导致热量浪费,进一步提升热量利用的效率。进一步的,筒体外端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下料筒的底端密封连接。进而通过筒体外端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与下料筒的底端密封连接,从而方便进行导料输料。进一步的,筒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输料绞龙,且输料绞龙的一端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在筒体侧端面上。进而通过筒体的内部水平设置有输料绞龙,且输料绞龙的一端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在筒体侧端面上,方便后期加快物料通过,挺好输料效率,减少凝固时长。进一步的,输料绞龙的一端与固定在筒体端面上的输料电机输出端连接。进而通过输料绞龙的一端与固定在筒体端面上的输料电机输出端连接,从而带动输料绞龙在输料筒的筒体中运作输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该沥青拌合站存罐加热装置,针对现有的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通道缺少加热装置,输料时由于沥青冷却会凝固在输料管上,从而导致输料管堵塞,不利于后期输料顺畅,导致后期养护维修不方便,输料的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存料罐的底端面上竖直贯通安装有下料筒,且下料筒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下料筒底端水平设置有输料结构,且输料结构包括输料筒和导热环,输料筒的筒体的外部圆周上均匀横向套设有导热环,且筒体的一端面贯穿设置,导热环上水平贯穿安装有发热电杆,且发热电杆沿导热环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能够对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管进行加热,防止后期输料时发生堵塞,从而方便进行输料,从而提升输料效率,方便后期进行维护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输料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输料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存料罐;11、下料筒;2、输料结构;21、输料筒;211、筒体;212、进料口;213、输料绞龙;214、输料电机;22、导热环;23、发热电杆;24、保护罩;25、保温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包括存料罐1和输料结构2,存料罐1的底端面上竖直贯通安装有下料筒11,且下料筒11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下料筒11底端水平设置有输料结构2,且输料结构2包括输料筒21和导热环22,输料筒21的筒体211的外部圆周上均匀横向套设有导热环22,且筒体211的一端面贯穿设置,导热环22上水平贯穿安装有发热电杆23,且发热电杆23沿导热环22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进而通过在使用该沥青拌合站存罐加热装置,针对现有的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通道缺少加热装置,输料时由于沥青冷却会凝固在输料管上,从而导致输料管堵塞,不利于后期输料顺畅,导致后期养护维修不方便,输料的效率较低的问题,通过存料罐1的底端面上竖直贯通安装有下料筒11,且下料筒11上安装有控制阀门,下料筒11底端水平设置有输料结构2,且输料结构2包括输料筒21和导热环22,输料筒21的筒体211的外部圆周上均匀横向套设有导热环22,且筒体211的一端面贯穿设置,导热环22上水平贯穿安装有发热电杆23,且发热电杆23沿导热环22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能够对沥青拌合站存罐输料管进行加热,防止后期输料时发生堵塞,从而方便进行输料,从而提升输料效率,方便后期进行维护方便。请参阅图3,输料筒21的筒体211上套设有圆筒状的保护罩24,且保护罩24的内径大于导热环22的外径。进而通过输料筒21的筒体211上套设有圆筒状的保护罩24,且保护罩24的内径大于导热环22的外径,通过保护罩24罩设在筒体211的导热环22上,避免出现人员误碰,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请参阅图3,保温罩24外部圆周上固定套设有保温套25。进而通过保温罩24外部圆周上固定套设有保温套25,减少热量通过保护罩24散失,从而导致热量浪费,进一步提升热量利用的效率。请参阅图2和图3,筒体211外端面一侧开设有进料口212,且进料口212与下料筒11的底端密封连接。进而通过筒体211外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包括存料罐(1)和输料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罐(1)的底端面上竖直贯通安装有下料筒(11),且下料筒(11)上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下料筒(11)底端水平设置有输料结构(2),且输料结构(2)包括输料筒(21)和导热环(22),所述输料筒(21)的筒体(211)的外部圆周上均匀横向套设有导热环(22),且筒体(211)的一端面贯穿设置,所述导热环(22)上水平贯穿安装有发热电杆(23),且发热电杆(23)沿导热环(22)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包括存料罐(1)和输料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存料罐(1)的底端面上竖直贯通安装有下料筒(11),且下料筒(11)上安装有控制阀门,所述下料筒(11)底端水平设置有输料结构(2),且输料结构(2)包括输料筒(21)和导热环(22),所述输料筒(21)的筒体(211)的外部圆周上均匀横向套设有导热环(22),且筒体(211)的一端面贯穿设置,所述导热环(22)上水平贯穿安装有发热电杆(23),且发热电杆(23)沿导热环(22)圆周方向均匀设置若干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沥青拌合站储存罐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筒(21)的筒体(211)上套设有圆筒状的保护罩(24),且保护罩(24)的内径大于导热环(22)的外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军,郭增平,王建军,谢英显,魏春巍,潘赟,孙治鑫,杨得清,余志鹏,边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