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2178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主要涉及一种火灾预警领域。本申请提供的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壳体、隔热层、冷却层、温差发电片、太阳能电池板和报警装置;该温差发电片一侧设置有冷却层,另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则当该火灾报警装置周围发生火灾时,外界环境的温度产生巨大变化时,该温差发电片靠近该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温度升高,靠近该冷却层的一侧温度变化情况较小,则该温差发电片两侧会产生较大的温差,根据温差发电原理,则该温差发电片上会产生电流,并且由于报警装置与该温差发电片电连接,则该温差发电片产生电流时,该报警装置进行报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火灾预警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全球进入森林火灾高发期,森林火灾风险加剧;森林资源日益增长,林内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我国进入森林火灾高危期,森林防火压力加重;受传统习俗和多种经营活动影响,野外用火增多,我国仍处于森林火灾易发期,森林防火难度加大。大面积林区瞭望塔数量不足,配套生活设施简陋,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应用水平不高,火情瞭望覆盖率仅为68.1%。卫星林火监测时效性不高,空间分辨率仅为1公里,识别能力有待提高。至2016年,国内森林火灾预警主要是电子瞭望塔与人工瞭望塔为主,全国现有森林火险要素监测站3245个,可燃物因子采集站746个,人工瞭望塔9312座,视频监控系统3998套,火情瞭望覆盖率68.1%。针对预警响应机制不完善、林火监测的精度和时效性不高、瞭望存在盲区的现状,急切需要利用信息化技术和现代高科技手段,加强新技术应用,创新预警模式,强化响应措施,构建完善的森林火险预警响应体系。现有技术的火灾报警装置主要是通过检测装置覆盖范围内的温度,当温度达到预设阈值的时候,该火灾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但是,外界的环境较为复杂时,有些易燃物的燃点较低,若通过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判断是否发生火灾,易造成忽略燃点较低的易燃物的火势,且不易在火灾刚发生的时候进行警报预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外界的环境较为复杂时,有些易燃物的燃点较低,若通过判断环境温度是否大于预设阈值判断是否发生火灾,易造成忽略燃点较低的易燃物的火势,且不易在火灾刚发生的时候进行警报预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壳体、隔热层、冷却层、温差发电片、太阳能电池板和报警装置;壳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壳体一端设有孔洞,孔洞和隔热层构成凹槽,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冷却层、温差发电片和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冷却层填充在凹槽内部,冷却层远离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远离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报警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且报警装置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和温差发电片电连接。可选地,该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螺接。可选地,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材料均为聚乙烯材料。可选地,该冷却层的比热容远大于温差发电片的比热容。可选地,该隔热层的材料为石棉布。可选地,该报警装置包括:声光报警装置、声音报警装置和光报警装置中至少一种。可选地,该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信号发射装置,信号发射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与温差发电片电连接。可选地,该火灾报警装置还包括热能吸收膜,热能吸收膜涂覆在壳体外壁上。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包括:信号接收装置、处理器和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火灾报警装置,信号接收装置与处理器电连接,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火警报警装置产生的报警信号。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壳体、隔热层、冷却层、温差发电片、太阳能电池板和报警装置;壳体内壁设置有隔热层,壳体一端设有孔洞,孔洞和隔热层构成凹槽,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冷却层、温差发电片和太阳能电池板,其中,冷却层填充在凹槽内部,冷却层远离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温差发电片,温差发电片远离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报警装置设置在壳体内部,且报警装置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和温差发电片电连接,该温差发电片一侧设置有冷却层,另一侧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则当该火灾报警装置周围发生火灾时,外界环境的温度产生巨大变化时,该温差发电片靠近该太阳能电池板的一侧温度升高,靠近该冷却层的一侧温度变化情况较小,则该温差发电片两侧会产生较大的温差,根据温差发电原理,则该温差发电片上会产生电流,并且由于报警装置与该温差发电片电连接,则该温差发电片产生电流时,该报警装置进行报警;且该壳体内壁的隔热层使得该壳体内外的温度产生巨大的温度差,保护壳体内部设置的报警装置,另外,由于冷却层的高比热容,使得温差发电片的上下表面温差增大,当火灾发生前期,外界温度升高的量较小时,冷却层相当于将温差发电片两侧的温差增大,提高了该火灾报警装置在火灾发生前期的灵敏度,并且使得本申请的火灾报警装置在火灾发生初期进行警报预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壳体;11-第一壳体;12-第二壳体;20-隔热层;30-冷却层;40-温差发电片;50-太阳能电池板;60-报警装置;70-信号发射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金属板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壳体、隔热层、冷却层、温差发电片、太阳能电池板和报警装置;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所述隔热层,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和所述隔热层构成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冷却层、所述温差发电片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所述冷却层填充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冷却层远离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远离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壳体、隔热层、冷却层、温差发电片、太阳能电池板和报警装置;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所述隔热层,所述壳体一端设有孔洞,所述孔洞和所述隔热层构成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分别设置有所述冷却层、所述温差发电片和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其中,所述冷却层填充在所述凹槽内部,所述冷却层远离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发电片远离所述隔热层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报警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且所述报警装置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所述温差发电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材料均为聚乙烯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供能的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东薛晨阳郑永秋刘丹崔娟范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