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下宝石轴承的组合结构,它包括轴承筒套,螺纹塞盖,筒腔内依次设有:连接电度表轴的上轴承座、上宝石臼、钢珠、下宝石臼、下轴承座和弹簧,其下轴承座与轴承筒套的内壁间设为过渡配合,并在上轴承座上的台肩与轴承筒套颈口内侧部位留有足够的装配和自调整间隙。它明显提高了轴承的同心度和精度,并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要求。它适用于感应式电度表的表盘轴承。(*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电功率机-电装置,具体地说为其结构另部件的支承装置。计量仪表轴承对精度的要求十分苛刻,它是影响仪表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电度表用的轴承是宝石轴承。即电度表盘平置,其转轴上下方向安置,上轴端顶支,下轴端装于上轴承座上,上下轴承座对应,各设宝石臼,其间置钢珠一颗,用来支顶表盘负荷,以达到耐磨损和高精度工作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人曾在中国专利99254964.7中参与提出了一种经过简化的电度表下轴承组合结构方案。它省去了一个用于下轴承座限位用的卡套结构,提高了同心度及精度,但其减震效果有所削弱。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改进,从全局出发,提高该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的综合性能。本技术的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它包括一个带颈口的轴承筒套,底部设有螺纹塞盖,筒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个与电度表轴连接用的上轴承座、上宝石臼、钢珠、下宝石臼、下轴承座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轴承座与轴承筒套的内壁间为过渡配合,并在上轴承座上的台肩与轴承筒套颈口内侧部位留有足够的装配和自调整间隙。所述的轴承筒套的颈口向上延长为颈圈。所述的上宝石臼,其承臼的内球半径为钢珠球半径的1.3-1.4倍,下宝石臼的内球半径为钢珠球半径的1.1-1.15倍。相应地下轴承座的上肩部位与轴承筒套内壁的间隙应小于钢珠的球半径。本技术的优点是1. 由于去除了现有技术中的卡套,故避免了卡套本身的加工误差带来的同心度误差对精度的影响,加上下轴承座与轴承筒套内壁的过渡配合,既保留了弹簧的自动调整作用,又满足了同心度精度的要求,而且也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要求。2. 宝石臼内球半径的倒置变化有利于钢球的转动和减少磨损、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3. 使轴承的轻载变差减小,达到<±0.2%。(标准规定为±0.3%)4.由于设有颈圈,使表盘轴的倾斜误差变差也减小,达到<±0.2%。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说明之图1为供对比的现有技术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组合结构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为了直观和便于比较,将现有技术和本技术的结构并列作图以资对照。与图1比较,图2所示的实施例表明,本技术的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它包括一个带颈口的轴承筒套2,底部设有螺纹塞盖1,筒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个与电度表轴连接用的上轴承座4、上宝石臼5、钢珠6、下宝石臼7、下轴承座8和弹簧9,这些结构内容两者几近相同,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轴承座8与轴承筒套2的内壁间(部位A)为过渡配合,可取20μ的负公差,并使上轴承座4上的台肩(部位B)与轴承筒套颈口内侧部位留有足够的装配和自调整间隙。图示位置为未加载表盘的位置,加载后使部位B的纵向间隙留有余地,如取350μ。另外去除了图1中设有的卡套3,直接避免了卡套本身的加工误差带来的同心度误差,对提高精度和降低加工要求大有益处。在轴承筒套2的颈口向上延长为颈圈10,它一可以起到防尘保护作用,二可以防止电度表的上轴承座过度倾斜。其次,上宝石臼,其承臼的内球半径为钢珠球半径的1.3-1.4倍,下宝石臼的内球半径为钢珠球半径的1.1-1.15倍。如原来钢球的球半径为0.75mm时,上宝石臼的球半径为0.85mm,下宝石臼的内球半径为1.0mm,在本方案中予以倒置。再则,为了便于装配方便,使钢珠一开始装入筒内就可以让其自动就位,在去除原卡套后,相应地下轴承座的上肩部位与轴承筒套内壁的间隙C应小于钢珠的球半径,即将间隙减小使钢珠置入时不至跑到边上去。本技术结构简单,精度高。比现有技术的结构提高同心度90 μ,且降低了成本。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它包括一个带颈口的轴承筒套(2),底部设有螺纹塞盖(1),筒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个与电度表轴连接用的上轴承座(4)、上宝石臼(5)、钢珠(6)、下宝石臼(7)、下轴承座(8)和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轴承座(8)与轴承筒套(2)的内壁间为过渡配合,并在上轴承座(4)上的台肩与轴承筒套(2)颈口内侧部位留有足够的装配和自调整间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轴承筒套(2)的颈口设有向上延长为颈圈(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所述的上宝石臼(5),其承臼的内球半径为钢珠(6)球半径的1.3-1.4倍,下宝石臼(7)的内球半径为钢珠(6)球半径的1.1-1.15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轴承座(8)的上肩部位与轴承筒套(2)内壁的间隙(C)应小于钢珠的球半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仪表下宝石轴承的组合结构,它包括轴承筒套,螺纹塞盖,筒腔内依次设有:连接电度表轴的上轴承座、上宝石臼、钢珠、下宝石臼、下轴承座和弹簧,其下轴承座与轴承筒套的内壁间设为过渡配合,并在上轴承座上的台肩与轴承筒套颈口内侧部位留有足够的装配和自调整间隙。它明显提高了轴承的同心度和精度,并降低了加工和装配要求。它适用于感应式电度表的表盘轴承。文档编号G01R11/12GK2466664SQ0120985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19日专利技术者陈亚璜 申请人:陈亚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式电度表下宝石轴承,它包括一个带颈口的轴承筒套(2),底部设有螺纹塞盖(1),筒腔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个与电度表轴连接用的上轴承座(4)、上宝石臼(5)、钢珠(6)、下宝石臼(7)、下轴承座(8)和弹簧(9),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下轴承座(8)与轴承筒套(2)的内壁间为过渡配合,并在上轴承座(4)上的台肩与轴承筒套(2)颈口内侧部位留有足够的装配和自调整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璜,
申请(专利权)人:陈亚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