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用于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的跨行支付请求;根据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的虚拟卡号,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当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区块链网络上存储的虚拟卡号和各个真实卡号的关联关系,验证待支付卡号的持卡用户身份,能够简化跨行支付业务流程,避免卡号信息被泄露,提高跨行支付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随着近年来银行业务发展,各大银行都开通了跨行支付功能,使得用户无需开卡则可实现不同银行之间的支付需求。但跨行支付在为用户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繁琐的业务流程与安全问题。以手机银行上的跨行话费充值为例,当用户在进行跨行支付时,首先对用户信息进行采集,然后通过各行到银联的业务链路,将采集的用户信息发送至银联进行持卡人验证,验证通过后再调用他行支付链路,对用户信息、对应银行信息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再由对应银行发送至银联进行扣款。针对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跨行支付业务系统存在流程繁琐、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跨行支付请求,跨行支付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银行系统的真实卡号关联的虚拟卡号;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当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跨行支付业务系统存在流程繁琐、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跨行支付请求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跨行支付请求,跨行支付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银行系统的真实卡号关联的虚拟卡号;区块链查询模块,用于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待支付卡验证模块,用于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跨行支付模块,用于当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跨行支付业务系统存在流程繁琐、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解决现有跨行支付业务系统存在流程繁琐、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的计算机程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的跨行支付请求后,根据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的虚拟卡号,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进而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当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与现有技术中基于银联中心实现跨行支付业务处理的技术方案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能够基于区块链网络的共识互信机制,完成在跨行支付中的不信任问题,利用区块链网络上存储的虚拟卡号和各个真实卡号的关联关系,对待支付卡号的持卡用户身份进行验证,简化了跨行支付业务流程,且数据传输过程中仅传输用户的虚拟卡号和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能够避免用户卡号信息被泄露,提高了跨行支付业务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系统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装置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可选的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装置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01,接收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跨行支付请求,跨行支付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银行系统的真实卡号关联的虚拟卡号。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跨行支付请求是指在第一银行系统发起支付,但通过第二银行系统中的银行卡执行支付的请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待支付卡号是指跨行使用的银行卡的银行卡号;真实卡号是指用户在各个银行系统开通的银行卡的卡号。S102,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预先为每个用户生成一个虚拟卡号,并将该虚拟卡号与用户在各个银行系统的真实卡号关联存储到区块链网络。S103,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由于哈希运算具有不可逆的特点,使得攻击者无法根据真实卡号的哈希值得到真实卡号;但利用区块链网络上存储的相同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可以得到相同的哈希值,因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将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从而确定当前发起跨行转账支付请求的用户是否为待支付卡号对应的持卡人。S104,当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可选地,当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区跨链网络上存储的所有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失败的情况下,拒绝或中断本次跨行支付请求对待支付卡号的扣款操作。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在接收到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的跨行支付请求后,根据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的虚拟卡号,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进而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当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接收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跨行支付请求,所述跨行支付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所述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所述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银行系统的真实卡号关联的虚拟卡号;/n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所述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n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所述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n当所述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银行系统的所述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跨行支付请求,所述跨行支付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所述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所述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以及与一个或多个银行系统的真实卡号关联的虚拟卡号;
从区块链网络上查询所述虚拟卡号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
对查询到的各个真实卡号进行哈希运算,并将所述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各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进行比对;
当所述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与任意一个真实卡号的哈希值比对成功的情况下,向第二银行系统的所述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真实卡号;
生成关联各个真实卡号的虚拟卡号;
将所述虚拟卡号存储到区块链网络,与区块链网络上存储的各个真实卡号关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待关联的各个真实卡号的银行系统发送卡号上传请求,使得各个银行系统将各自银行系统待关联的真实卡号存储到所述区块链网络。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生成的虚拟卡号,发送到各个真实卡号的银行系统。
5.一种基于区块链的跨行支付业务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跨行支付请求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银行系统发起的跨行支付请求,所述跨行支付请求用于请求向第二银行系统的待支付卡号执行扣款操作,所述跨行支付请求中包含:所述待支付卡号的哈希值,以及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