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991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屏下功能器件,显示面板和屏下功能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吸光层和透光层,至少部分吸光层位于显示面板和透光层之间。吸光层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第一透光区与屏下功能器件相对设置;屏下功能器件接收经过第一透光区和透光层的入射光线,屏下功能器件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经过透光层后到达吸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显示面板下方的屏下功能器件表面反光照射显示面板,防止显示面板上出现显示不均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面板(ThinFilmTransistor-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为TFT-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因具有成本低、显示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各种显示装置中。在上述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中,除了包括显示面板外,一般还配备有屏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距离感应传感器、光线传感器以及摄像装置等附加功能器件,上述附加功能器件位于显示面板的下方。显示面板中开设透光孔,外部光线或者外部物体的反射光线通过透光孔到达显示面板下方的附加功能器件处,完成指纹识别、距离感应以及摄像等附加功能。附加功能器件是与透光孔相对设置,附加功能器件表面反射的光线会再次由透光孔发散,反射光会到达显示面板的位置,或者由显示面板发出。然而,附加功能器件反射的光线会影响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造成显示面板的局部出现显示不均的现象,降低了显示面板以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屏下功能器件;/n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屏下功能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吸光层和透光层,至少部分所述吸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透光层之间,所述吸光层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屏下功能器件相对设置;/n所述屏下功能器件接收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透光层的入射光线,所述屏下功能器件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经过所述透光层后到达所述吸光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和屏下功能器件;
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屏下功能器件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吸光层和透光层,至少部分所述吸光层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透光层之间,所述吸光层上设置有第一透光区,所述第一透光区与所述屏下功能器件相对设置;
所述屏下功能器件接收经过所述第一透光区和所述透光层的入射光线,所述屏下功能器件的表面反射的反射光线经过所述透光层后到达所述吸光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包括光路改变件,所述光路改变件与所述第一透光区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路改变件包括层叠设置的聚光透光件和散光透光件,所述聚光透光件位于所述散光透光件的靠近所述屏下功能器件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层在所述吸光层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第一透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光层包括第一吸光层,第二吸光层以及第三吸光层,所述第一吸光层位于所述散光透光件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一侧,所述第二吸光层位于所述聚光透光件和所述散光透光件之间,所述第三吸光层位于所述聚光透光件靠近所述屏下功能器件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思伟陈宗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