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98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涉及残液处理技术领域,所述处理装置包括将石灰溶液泵至混合进液管的螺杆泵、将废酸残液泵至混合进液管的数字隔膜泵、搅拌石灰溶液和废酸残液并使两者完全反应的中和反应桶、接收储存所述中和反应桶输出的混合液并输出的储液桶、将所述储液桶输出的混合液泵至污泥调节池的打药泵、接收混合液和水厂排泥水进行二级处理并输出的污泥调节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所述处理装置,结构简单,搅拌混合均匀,通过中和反应桶对二氧化氯残液进行酸碱中和的第一级处理,再通过污泥调节池将初步处理后的混合液与水厂排泥水进行第二级处理,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残液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二氧化氯以高效、快速的氧化消毒效果,可减少有机消毒副产物的优势在净水厂越来越广泛使用,目前较为常用的是过氧化氢还原法制备二氧化氯,生成过程效率高,产品纯度高,反应速率快,但反应结束后产生大量的强酸性残液,残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H+外,还含有大量的SO42-以及少量未反应的ClO3。对该部分残液若不加处理直接排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因而,对反应残液的综合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现有技术通过离子交换或氧化还原等途径进行处理,离子交换膜和离子交换树脂可有效分离富集含氧阴离子,铁粉可快速去除氧化性污染物,但该方式由于经济性低,离子交换树脂较少用于处理高浓度污染物。现有的酸碱中和法处理二氧化氯残液的核心部位是中和反应桶,强酸性废液和石灰在中和反应桶中,搅拌混合均匀,反应后生成产物,达到处理残液的目的。但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该装置的中和反应桶为普通圆形桶,加上机械搅拌装置,制作成简易反应装置,反应停留时间为4-6min,停留时间过长,pH值较低,二氧化氯残液处理量较低。并且由于中和反应桶的内部溶液进出为敞开状态,二氧化氯残液和石灰反应不完全,时刻存在部分液体未反应,导致反应后pH值不稳定,时高时低,难以控制处理流量,反应效率降低。反应后的沉渣难以收集排出,需定期停产清理,工作量较大。搅拌速度相对控制较快,容易形成漩涡水流,对反应后出水难以形成稳流,伴随着搅拌桨寿命降低,并且现有技术的整个处理过程产物较多,后续的产物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中和反应桶中混合液反应不完全、反应效率低、沉渣清理工作量大、产物多和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本技术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包括螺杆泵、数字隔膜泵、中和反应桶、储液桶、打药泵和污泥调节池。所述螺杆泵安装于第一输入管道上,用于将石灰溶液泵至混合液进液管内;所述数字隔膜泵安装于第二输入管道上,用于将废酸残液泵至混合液进液管内;所述中和反应桶一侧为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管道和所述第二输入管道,所述中和反应桶的另一侧为输出端,连接输出管道,所述中和反应桶用于接收泵入的石灰溶液和废酸残液并混合搅拌使两者反应,并且通过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输出所述反应完成的混合液;所述储液桶一侧通过所述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连接中和反应桶,所述储液桶另一侧连接储液桶的输出管道,所述储液桶用于接收储存所述中和反应桶输出的混合液并通过储液桶的输出管道输出储存的混合液;所述打药泵安装于所述储液桶的输出管道上,用于将所述储液桶输出的混合液泵至污泥调节池;所述污泥调节池一侧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安装有所述打药泵的储液桶的输出管道和水厂排泥水管道,所述污泥调节池另一侧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输出管道和第二输出管道,所述污泥调节池用于接收所述打药泵泵入的混合液和水厂排泥水管道输入的水厂排泥水,所述混合液和所述水厂排泥水反应形成新的混合液,所述污泥调节池将所述新的混合液的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管道输出,将所述新的混合液的污泥水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管道输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入管道与所述第二输入管道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且在所述第一输入管道与所述第二输入管道汇合连接处形成所述混合液进液管,所述混合液进液管用于将石灰溶液与废酸残液混合形成混合液并输入至所述中和反应桶内。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液进液管包括延伸至所述中和反应桶内的延伸管道,所述延伸管道与所述中和反应桶内壁面平行,所述延伸管道管口对准所述中和反应桶的底部,所述延伸管道输入所述中和反应桶混合液并辅助所述中和反应桶的搅拌装置对进入的液体进行搅拌。进一步地,所述中和反应桶还包括挡流板和溢流引导结构,所述挡流板位于所述中和反应桶混合液进液管输入侧,所述搅拌装置的电机底座为桶盖形并与所述中和反应桶配合连接,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中和反应桶中央,所述溢流引导结构位于所述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一侧,所述中和反应桶的作用为接收输入的混合液并均匀搅拌使其完全反应后输出。进一步地,所述挡流板与所述混合液进液管的延伸管道距离第一预设距离,所述挡流板平行于所述中和反应桶桶壁,其中所述档流板平行于中和反应桶桶壁的一条侧边固定且密封地连接中和反应桶内壁一侧,所述挡流板平行于中和反应桶桶壁的另一条侧边固定且密封地连接中和反应桶内壁另一侧,所述挡流板用于使混合液从所述中和反应桶底部开始反应,避免刚进入的混合液直接流出。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引导结构距离中和反应桶出水口第二预设距离,所述溢流引导结构的最高处低于所述挡流板第三预设距离,所述溢流结构用于在中和反应桶内的溶液超出溢流结构的最高处时,导出溢出的溶液至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引导结构包括侧面挡板和底部溢流引导板,所述侧面挡板的两宽边与所述中和反应桶桶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侧面挡板的下底边与所述中和反应桶桶壁形成下部的小割圆形口,所述侧面挡板挡住低于所述侧面挡板的混合液避免混合液反应不完全而流出;所述底部溢流引导板密封固定连接侧面挡板的下底边和所述中和反应桶桶壁,形成对所述下部的小割圆形口的封闭,所述底部溢流引导板与所述中和反应桶桶壁的连接处低于所述出水口,所述溢流引导结构用于使混合液反应完全并引导溢流经出水口流出。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溢流引导板以所述侧面挡板下底边为轴向中和反应桶桶底方向倾斜预设角度,并与中和反应桶桶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底部溢流引导板与中和反应桶桶壁形成导流斗结构,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导流斗下部,所述底部溢流引导板用于将溢流更快更稳地引导输出进一步地,所述中和反应桶底部为预设倾斜角度的锥形斗,所述锥形斗底部安装有排渣结构,所述排渣结构包括所述锥形斗底部排渣口和延伸所述排渣口的延伸管道,所述排渣结构用于排出混合液反应产生的沉渣。进一步地,所述储液桶一侧第一开孔连接所述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所述第一开孔高出液面第四预设距离,所述储液桶另一侧第二开孔连接所述储液桶的输出管道,所述第二开孔低于液面第五预设距离,用于接收储存混合液并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出管道连接所述污泥调节池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污泥调节池输出端上部预设位置,用于回收或外排上清液,所述第二输出管道连接所述污泥调节池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污泥调节池输出端下部预设位置,用于污泥脱水外运。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较现有技术简单,对二氧化氯残液处理效率高,所述中和反应桶内混合液搅拌均匀,反应完全;形成的混合液水流稳定,搅拌桨寿命较长;所述排渣结构收集沉渣并排出,减少清理工作的工作量。所述污泥调节池输出端结构分高低输出,提高了处理效率,进一步减少处理工作的工作量,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所述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n螺杆泵(101),所述螺杆泵(101)安装于第一输入管道(103)上,用于将石灰溶液泵至混合液进液管(201)内;/n数字隔膜泵(102),所述数字隔膜泵(102)安装于第二输入管道(104)上,用于将废酸残液泵至混合液进液管(201)内;/n中和反应桶(200),所述中和反应桶(200)一侧为输入端,连接混合所述第一输入管道(103)和所述第二输入管道(104)的混合液进液管(201),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另一侧为输出端,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输出端连接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206),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用于接收泵入的石灰溶液和废酸残液并混合搅拌使两者反应,且通过所述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206)输出反应完成的混合液;/n储液桶(300),所述储液桶(300)一侧通过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输出管道(206)连接中和反应桶(200),所述储液桶(300)另一侧连接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所述储液桶(300)用于接收储存所述中和反应桶(200)输出的混合液并通过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输出储存的混合液;/n打药泵(400),所述打药泵(400)安装于所述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上,用于将所述储液桶(300)输出的混合液泵至污泥调节池(500);/n污泥调节池(500),所述污泥调节池(500)一侧为输入端,所述污泥调节池(50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安装有所述打药泵(400)的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和水厂排泥水管道,所述污泥调节池(500)另一侧为输出端,所述污泥调节池(50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输出管道(501)和第二输出管道(502),所述污泥调节池(500)用于接收所述打药泵(400)泵入的混合液和水厂排泥水管道输入的水厂排泥水,所述混合液和所述水厂排泥水反应形成新的混合液,将所述新的混合液的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管道(501)输出,将所述新的混合液的污泥水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管道(502)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厂二氧化氯残液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螺杆泵(101),所述螺杆泵(101)安装于第一输入管道(103)上,用于将石灰溶液泵至混合液进液管(201)内;
数字隔膜泵(102),所述数字隔膜泵(102)安装于第二输入管道(104)上,用于将废酸残液泵至混合液进液管(201)内;
中和反应桶(200),所述中和反应桶(200)一侧为输入端,连接混合所述第一输入管道(103)和所述第二输入管道(104)的混合液进液管(201),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另一侧为输出端,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输出端连接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206),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用于接收泵入的石灰溶液和废酸残液并混合搅拌使两者反应,且通过所述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206)输出反应完成的混合液;
储液桶(300),所述储液桶(300)一侧通过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输出管道(206)连接中和反应桶(200),所述储液桶(300)另一侧连接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所述储液桶(300)用于接收储存所述中和反应桶(200)输出的混合液并通过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输出储存的混合液;
打药泵(400),所述打药泵(400)安装于所述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上,用于将所述储液桶(300)输出的混合液泵至污泥调节池(500);
污泥调节池(500),所述污泥调节池(500)一侧为输入端,所述污泥调节池(500)的输入端分别连接安装有所述打药泵(400)的储液桶(300)的输出管道和水厂排泥水管道,所述污泥调节池(500)另一侧为输出端,所述污泥调节池(500)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输出管道(501)和第二输出管道(502),所述污泥调节池(500)用于接收所述打药泵(400)泵入的混合液和水厂排泥水管道输入的水厂排泥水,所述混合液和所述水厂排泥水反应形成新的混合液,将所述新的混合液的上清液通过所述第一输出管道(501)输出,将所述新的混合液的污泥水通过所述第二输出管道(502)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入管道(103)与所述第二输入管道(104)之间平行间隔设置且在所述第一输入管道(103)与所述第二输入管道(104)汇合连接处形成所述混合液进液管(201),所述混合液进液管(201)用于将石灰溶液与废酸残液混合形成混合液并输入至所述中和反应桶(20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进液管(201)包括延伸至所述中和反应桶(200)内的延伸管道,所述延伸管道与所述中和反应桶(200)内壁面平行,所述延伸管道管口对准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底部,所述延伸管道用于输入所述中和反应桶(200)混合液并辅助所述中和反应桶(200)的搅拌装置(205)对进入的液体进行搅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反应桶(200)还包括挡流板(202)、溢流引导结构(207)和排渣结构(204),所述挡流板(202)位于所述中和反应桶(200)混合液进液管(201)一侧,所述搅拌装置(205)的电机底座为桶盖形并与所述中和反应桶(200)配合连接,所述搅拌装置(205)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位于所述中和反应桶(200)中央,所述溢流引导结构(207)位于所述中和反应桶的输出管道(206)一侧,所述排渣结构(204)位于所述中和反应桶(200)底部,所述中和反应桶(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孟斌向伟王长平赵海龙张毅李羽颀杨峰冼培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水宝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