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超声除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955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超声除氯装置,包括两个弯振体、变截面应力螺杆、第一配重块、第二配重块、4N个压电陶瓷片、法兰盘和两个预紧螺母;变截面应力螺杆包含依次同轴固连的第一连接柱、第一圆台、双头螺杆、第二圆台、第二连接柱;两个预紧螺母分别和双头螺杆的两端螺纹相连,将第一配重块、N个压电陶瓷片、法兰盘、N个压电陶瓷片、第二配重块固定在双头螺杆上;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另一端分别和两个弯振体封闭端外端面的中心刚性固连。工作时,激励变截面应力螺杆和两个弯振体产生全方位辐射的超声场,净化自来水中残留的氯元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功耗低、且不产生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超声除氯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水残留余氯去除
,尤其涉及一种自来水超声除氯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氯对于致病微生物有很强的灭活作用,因此被广泛用于水处理的灭菌环节中。然而经过处理后的水中会含有余氯,会对饮用水口感、人体健康、食品饮料品质、离子交换和膜分离技术设备造成影响和危害。尤其是,自来水加氯虽然可有效杀除病菌,但同时也会产生较多的卤代烃化合物,这些含氯有机物的含量成倍增加,是引起人类患各种疾病的重大根源。公共给水氯化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水传播疾病,这种方法推广到至今有110多年历史了,具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国内外大多数自来水厂至今仍采用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的工艺方法,将江河水或地下水简单加工成可饮用水。含余氯的水清洗蔬菜、水果、谷物会破坏蔬菜水果、谷物中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严重影响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用于自来水中的氯,对任何有毛细孔如皮肤、鼻孔、口腔、肺部、毛发、眼睛、肉类蔬果等氧化表层,都很容易快速被吸收。因为人体皮肤表层遍布毛孔和汗腺,在与自来水接触的瞬间,余氯可以很容易的通过这些细微的毛孔进入被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来水超声除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弯振体、第二弯振体、变截面应力螺杆、第一配重块、第二配重块、4N个压电陶瓷片、法兰盘、第一预紧螺母和第二预紧螺母,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n所述第一弯振体、第二弯振体结构相同,均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心金属圆柱体;/n所述变截面应力螺杆包含第一连接柱、第一圆台、双头螺杆、第二圆台、第二连接柱,其中,所述第一圆台、第二圆台较小的一端分别和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同轴固连,第一圆台、第二圆台较大的一端分别和双头螺杆的两端同轴固连;所述第一圆台较小一端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连接柱的截面直径,第一圆台较大一端的直径小于等于双头螺杆的截面直接;所述变截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超声除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弯振体、第二弯振体、变截面应力螺杆、第一配重块、第二配重块、4N个压电陶瓷片、法兰盘、第一预紧螺母和第二预紧螺母,N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
所述第一弯振体、第二弯振体结构相同,均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空心金属圆柱体;
所述变截面应力螺杆包含第一连接柱、第一圆台、双头螺杆、第二圆台、第二连接柱,其中,所述第一圆台、第二圆台较小的一端分别和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的一端同轴固连,第一圆台、第二圆台较大的一端分别和双头螺杆的两端同轴固连;所述第一圆台较小一端的直径大于等于第一连接柱的截面直径,第一圆台较大一端的直径小于等于双头螺杆的截面直接;所述变截面应力螺杆呈中心对称;
第一配重块、第二配重块、4N个压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安王亮金家楣杨淋赵淳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