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91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包括中空设置且沿输电塔塔身的高度方向滑移的抱杆、可拆卸连接于抱杆与输电塔之间的安装座、沿抱杆的长度方向滑移套设于抱杆且可拆卸连接于抱杆与输电塔之间的滑动座、安装于抱杆以供对塔材进行起吊的起吊机构以及安装于抱杆以驱动抱杆滑移爬升的爬升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提升、高效吊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塔架及其周边施工时,需要通过起吊装置向上方输送塔材,独立起吊装置的安装工程量大,成本高,占地面积也大在输电线路组塔施工中,由于山区、丘陵等施工环境狭小,运输条件差,重型组塔起吊设备难以进场。在高山峻岭地区特高压输电铁塔建设以及110kV-500kV线路铁塔组立施工中,由于地形较差、重型组塔起吊设备难以进场塔位,因此普遍采用内悬浮抱杆组塔方式。但是悬浮抱杆组塔存在许多如下弊端:悬浮抱杆组塔的施工功效较低、用工量较大并且施工场地受到地形限制,对施工环境要求较高等一系列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其优点在于具有自爬升、有效提高输电塔架设的施工效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主权一的内容: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包括中空设置且沿输电塔塔身的高度方向滑移的抱杆、可拆卸连接于抱杆与输电塔之间的安装座、沿抱杆的长度方向滑移套设于抱杆且可拆卸连接于抱杆与输电塔之间的滑动座、安装于抱杆以供对塔材进行起吊的起吊机构以及安装于抱杆以驱动抱杆滑移爬升的爬升机构,所述抱杆内设置有将抱杆的内腔分为左腔室和右腔室的隔板,所述滑动座设置有多个且沿抱杆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爬升机构包括内置于右腔室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下端的第一滑动轮、内置于右腔室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的第一卷筒、固定连接于抱杆外侧壁且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卷筒的第一液压马达以及一端绕卷于第一卷筒且另一端绕接于第一滑动轮的下周面固定连接于输电塔的第一钢丝绳,所述第一卷筒位于第一滑动轮的上方且第一卷筒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滑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右腔室靠近输电塔的侧壁开设有沿抱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供第一钢丝绳穿过的开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若干个滑动座分层固定于输电塔塔身上,抱杆滑动穿设于滑动座内,抱杆的下端通过安装座固定于输电塔塔身上,搭设输电塔时,通过起吊机构吊装每一个塔段主材、交叉材;在完成一段塔身吊装后,将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输电塔塔身上,拆卸固定座接触固定座对抱杆的固定作用,启动第一液压马达带动第一卷筒转动,实现对第一钢丝绳的收卷,从而实现抱杆沿着输电塔塔身向上爬升,然后重新将固定座固定于抱杆的下端,使得抱杆固定于输电塔塔身上,继续完成塔段主材、交叉材的吊装,在吊装的过程中,第一钢丝绳固定于输电塔,增强对抱杆的固定作用,进一步提高其承载力和稳定可靠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右腔室内设置有两个轴承座、转动连接于两个轴承座之间的转动杆以及同轴固定套设于转动杆的导向轮,所述第一钢丝绳抵接于导向轮远离输电塔的周面,所述转动杆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滑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轴承座供转动杆平稳架设支撑导向轮,从而有效防止第一钢丝绳在收卷过程中与开槽的槽壁发生刮擦,减小第一钢丝绳的磨损,从而提高第一钢丝绳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起吊机构包括内置于左腔室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的上端的第二滑动轮、内置于左腔室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的第二卷筒、固定连接于抱杆外侧壁且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二卷筒的第二液压马达以及一端绕卷于第二卷筒且绕接于第二滑动轮的上周面的第二钢丝绳,所述第二卷筒位于第二滑动轮的下方且第二卷筒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滑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供起吊塔材的吊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动轮、第二卷筒内置于左腔室,使得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互不干涉,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对塔材进行起吊时,启动第二液压马达带动第二卷筒转动,实现对第二钢丝绳的收卷,从而将地面上的塔材吊升至输电塔进行搭设。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每个所述滑动座包括沿抱杆的长度方向滑移套设于抱杆的导向座、固定连接于导向座靠近输电塔外侧壁的连接块、固定连接于连接块的第一角钢以及平行设置于第一角钢且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第一角钢的第二角钢,所述第二角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输电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角钢、第二角钢以及连接块将导向座固定安装于输电塔的塔身,设置有导向座为抱杆的滑移其导向作用,有效减小抱杆在爬升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抱杆的横截面为矩形状,所述导向座的横截面相对应设置为矩形,每个所述导向座的四个内侧壁均设有沿导向座径向延伸的盲孔、内置于盲孔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盲孔内壁的滚轮,抱杆的外侧壁与导向座内的滚轮的周面相触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滚轮,抱杆在爬升过程中带动滚轮转动,变滑移摩擦为滚动摩擦,有效减少导向座内侧壁与抱杆外侧壁之间的摩擦力,有效减少抱杆的磨损,从而提高抱杆的使用寿命。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向座设有沿盲孔延伸方向滑移连接于盲孔的固定架以及固定连接于固定架与盲孔内壁之间的压缩弹簧,所述固定架靠近抱杆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固定穿设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杆,所述滚轮转动套设于固定杆,压缩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盲孔内壁且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架远离滚轮的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压缩弹簧,一方面,便于不同尺寸的抱杆穿设于导向座内,增大该装置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在抱杆爬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有效防止抱杆的外侧壁与导向座的内壁发生碰撞。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滚轮为橡胶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滚轮为橡胶轮设置,防止滚轮与抱杆发生刚性接触,有效减少抱杆爬升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座包括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抱杆且位于抱杆与输电塔之间的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支撑板的第一夹板以及平行设置于第一夹板且位于第一夹板远离抱杆一侧的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横截面均为直角形状,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输电塔的塔材通过螺栓固定于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所述第二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输电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完成一段塔身吊装后,在需要将抱杆上移至新搭设塔身上时,松开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的螺栓,从而接触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持的固定作用,抱杆带着支撑板和第一夹板一起沿着塔身向上滑动,此时本技术形成自爬升机构,上爬至所需高度后,将固定座2固定于塔身上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在完成一段塔身吊装后,将第一钢丝绳的一端固定于输电塔塔身上,拆卸固定座接触固定座对抱杆的固定作用,启动第一液压马达带动第一卷筒转动,实现对第一钢丝绳的收卷,从而实现抱杆沿着输电塔塔身向上爬升,然后重新将固定座固定于抱杆的下端,使得抱杆固定于输电塔塔身上,继续完成塔段主材、交叉材的吊装,在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设置且沿输电塔塔身的高度方向滑移的抱杆(1)、可拆卸连接于抱杆(1)与输电塔之间的安装座(2)、沿抱杆(1)的长度方向滑移套设于抱杆(1)且可拆卸连接于抱杆(1)与输电塔之间的滑动座(3)、安装于抱杆(1)以供对塔材进行起吊的起吊机构(5)以及安装于抱杆(1)以驱动抱杆(1)滑移爬升的爬升机构(4),所述抱杆(1)内设置有将抱杆(1)的内腔分为左腔室(11)和右腔室(12)的隔板(13),所述滑动座(3)设置有多个且沿抱杆(1)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爬升机构(4)包括内置于右腔室(12)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1)下端的第一滑动轮(41)、内置于右腔室(12)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1)的第一卷筒(42)、固定连接于抱杆(1)外侧壁且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卷筒(42)的第一液压马达(43)以及一端绕卷于第一卷筒(42)且另一端绕接于第一滑动轮(41)的下周面固定连接于输电塔的第一钢丝绳(44),所述第一卷筒(42)位于第一滑动轮的上方且第一卷筒(4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滑动轮(41)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右腔室(12)靠近输电塔的侧壁开设有沿抱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供第一钢丝绳(44)穿过的开槽(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设置且沿输电塔塔身的高度方向滑移的抱杆(1)、可拆卸连接于抱杆(1)与输电塔之间的安装座(2)、沿抱杆(1)的长度方向滑移套设于抱杆(1)且可拆卸连接于抱杆(1)与输电塔之间的滑动座(3)、安装于抱杆(1)以供对塔材进行起吊的起吊机构(5)以及安装于抱杆(1)以驱动抱杆(1)滑移爬升的爬升机构(4),所述抱杆(1)内设置有将抱杆(1)的内腔分为左腔室(11)和右腔室(12)的隔板(13),所述滑动座(3)设置有多个且沿抱杆(1)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爬升机构(4)包括内置于右腔室(12)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1)下端的第一滑动轮(41)、内置于右腔室(12)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1)的第一卷筒(42)、固定连接于抱杆(1)外侧壁且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一卷筒(42)的第一液压马达(43)以及一端绕卷于第一卷筒(42)且另一端绕接于第一滑动轮(41)的下周面固定连接于输电塔的第一钢丝绳(44),所述第一卷筒(42)位于第一滑动轮的上方且第一卷筒(42)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滑动轮(41)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右腔室(12)靠近输电塔的侧壁开设有沿抱杆(1)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供第一钢丝绳(44)穿过的开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腔室(12)内设置有两个轴承座(15)、转动连接于两个轴承座(15)之间的转动杆(16)以及同轴固定套设于转动杆(16)的导向轮(17),所述第一钢丝绳(44)抵接于导向轮(17)远离输电塔的周面,所述转动杆(16)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滑动轮的轴线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输电塔架设的起吊与自爬升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机构(5)包括内置于左腔室(11)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1)的上端的第二滑动轮(51)、内置于左腔室(11)且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抱杆(1)的第二卷筒(52)、固定连接于抱杆(1)外侧壁且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于第二卷筒(52)的第二液压马达(53)以及一端绕卷于第二卷筒(52)且绕接于第二滑动轮(51)的上周面的第二钢丝绳(54),所述第二卷筒(52)位于第二滑动轮(51)的下方且第二卷筒(52)的轴线方向与第二滑动轮(51)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第二钢丝绳(54)的另一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麟先朱国强任森黄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新中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