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73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铰接装置上安装有天线装置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使所述天线装置框架接地。电子设备(10)包括可转动地连结主体壳体(16)和显示器壳体(14)之间的铰接装置(12)、以及收发电波的天线装置(24)。铰接装置(12)包括由金属材料形成的铰接轴、轴承部(28)以及壳体安装部件、以及由电波透过性材料形成的铰接壳体(30)。天线装置(24)包括收容于铰接壳体(30)的内部的支架部件(40)、支承于支架部件(40)的天线元件(42)、以及支承于支架部件(40)并与轴承部(28)电连接的接地元件(4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备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型PC)那样的电子设备通常利用无线LAN(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无线WAN(WideAreaNetwork:广域网)等各种无线通信。例如在笔记本型PC的情况下,希望不管显示器壳体与主体壳体的转动角度如何,天线装置都能够始终进行良好的电波的收发。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在连结显示器壳体和主体壳体之间的铰接装置上安装有天线装置的结构。根据该结构,由于不管显示器壳体的角度位置如何,铰接装置始终处于面向外部的位置,所以可获得良好的天线品质。如上述那样的天线装置需要将接地元件框架接地到主体壳体或者显示器壳体。因此,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在铰接装置上安装有天线装置的结构中,例如将接地元件引出到铰接装置的外部并框架接地。然而,在将接地元件引出到铰接装置的外部的情况下,需要使接地元件成为在铰接装置可动时不会产生扭曲、破损的结构。因此,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铰接装置、天线装置的构造、设计变得繁琐。另外,在该结构中,当在产品完成后需要更换天线装置等的情况下,需要将接地元件从壳体上剥下,作业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的铰接装置上安装有天线装置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使所述天线装置框架接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铰接装置,可转动地连结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及天线装置,收发电波,上述铰接装置包括:铰接轴,由金属材料形成;轴承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铰接轴的一端部;壳体安装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将上述铰接轴的另一端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壳体或者上述第二壳体固定;以及铰接壳体,由电波透过性材料形成,在内部收容上述轴承部,上述天线装置包括:支架部件,收容于上述铰接壳体的内部,使用金属螺钉相对于上述轴承部固定;天线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以及接地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与上述轴承部以及上述金属螺钉电连接。根据这样的结构,天线装置的接地元件经由由金属材料形成的轴承部、铰接轴以及壳体安装部件与第一壳体或者第二壳体电连接。由此,天线装置无需将来自接地元件的电缆等引出到铰接壳体的外部,并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框架接地。另外,通过金属螺钉固定于轴承部的紧固构造,接地元件与轴承部的电连接状态被进一步加强。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在上述支架部件通过上述金属螺钉固定于上述轴承部的状态下,上述接地元件成为被按压于安装于上述轴承部的金属部件的状态,上述金属部件是在一端部具有形成有外螺纹的螺钉部,并在另一端部具有形成有内螺纹的头部的螺钉部件,上述螺钉部件通过上述螺钉部与形成于上述轴承部的螺纹孔螺合而使上述铰接壳体紧固于上述轴承部,并通过上述金属螺钉与上述内螺纹螺合而使上述支架部件紧固于该螺钉部件。这样,能够使用1根螺钉部件将铰接壳体以及天线装置阶段性地紧固于轴承部。因此,不光天线装置针对铰接装置的组装作业变得容易,维护时的拆卸作业也变得容易。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接地元件设置于上述支架部件的一个外表面,并且被按压在该一个外表面与上述螺钉部件的上述头部之间。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外螺纹的适当紧固转矩比上述内螺纹的适当紧固转矩大。这样,在使金属螺钉与内螺纹螺合的天线装置的紧固时,能够抑制给先前紧固的外螺纹与轴承部的紧固部带来影响。其结果,在天线装置的紧固时,能够抑制铰接壳体的安装姿势偏移。也可以为如下结构:上述铰接轴具有与上述第一壳体连结的第一铰接轴、以及与上述第二壳体连结的第二铰接轴,上述轴承部在成为上述第一铰接轴与上述第二铰接轴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上述螺纹孔。这样,能够经由2根铰接轴将接地元件更加稳定并且更加可靠地框架接地。此时,通过在2根铰接轴之间设置螺纹孔,能够有效地利用2根铰接间的无效空间,另外也能够避免铰接装置的大型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铰接装置,可转动地连结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及天线装置,收发电波,上述铰接装置包括:铰接轴,由金属材料形成;轴承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铰接轴的一端部;壳体安装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将上述铰接轴的另一端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壳体或者上述第二壳体固定;以及铰接壳体,由电波透过性材料形成,在内部收容上述轴承部,上述天线装置包括:支架部件,收容于上述铰接壳体的内部;天线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以及接地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并与上述轴承部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方式,能够成为在铰接装置上安装有天线装置的结构,并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构造使天线装置框架接地。附图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俯视图。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开图1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壳体后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进一步打开图1的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壳体并反转后的状态的侧面图。图3是示意性地表示处于0度位置的电子设备的左侧的铰接装置及其周边部的结构的部分剖面后视图。图4是表示天线装置针对图3所示的铰接装置的安装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各铰接轴以及轴承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螺钉部件的结构的立体图。图7是天线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举出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电子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一个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的俯视图。图1示有通过铰接装置12将显示器壳体14从主体壳体16打开的状态(使用方式)。图2A是示意性地表示打开图1所示的电子设备10的显示器壳体14的状态的侧面图。图2B是示意性地表示进一步打开电子设备10的显示器壳体14并反转后的状态的侧面图。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10是笔记本型PC以及能够作为平板型PC来使用的可转换型PC。显示器壳体14能够从相对于主体壳体16闭合显示器18的0度位置转动到反转而成的360度位置。电子设备10在使显示器壳体14相对于主体壳体16转动到90度~180度左右的角度位置的状态下为能够适当地用作笔记本型PC的笔记本模式(参照图1以及图2A)。电子设备10在使显示器壳体14相对于主体壳体16转动到360度位置的状态下成为能够适当地用作平板型PC的平板模式(参照图2B)。电子设备10也可以是能够使显示器壳体14相对于主体壳体16在0度~180度左右的角度范围内转动的通常的笔记本型PC。电子设备10除了可转换型PC、笔记本型PC以外,能够适当地应用于可转动地连结2个壳体的结构,例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或者电子记事本等。以下,以图1以及图2A所示的笔记本模式为基准,在从视觉确认显示器18并且操作键盘装置20的使用者观察的方向上,将近前侧称为前,将里侧称为后,将主体壳体16的厚度方向称为上下,将宽度方向称为左右来进行说明。如图1、图2A以及图2B所示,电子设备10为通过左右一对铰接装置12、12可转动地连结显示器壳体14的下端部和主体壳体16的后端部而成的结构。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壳体;/n第二壳体;/n铰接装置,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及/n天线装置,收发电波;/n上述铰接装置包括包括:/n铰接轴,由金属材料形成;/n轴承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铰接轴的一端部;/n壳体安装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将上述铰接轴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第一壳体或者上述第二壳体;/n铰接壳体,由电波透过性材料形成,在内部收容上述轴承部;/n上述天线装置包括:/n支架部件,收容于上述铰接壳体的内部,使用金属螺钉而被固定于上述轴承部;/n天线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以及/n接地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与上述轴承部以及上述金属螺钉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520 JP 2019-09449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
铰接装置,可转动地连结在上述第一壳体和上述第二壳体之间;以及
天线装置,收发电波;
上述铰接装置包括包括:
铰接轴,由金属材料形成;
轴承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可旋转地支承上述铰接轴的一端部;
壳体安装部件,由金属材料形成,将上述铰接轴的另一端部固定于上述第一壳体或者上述第二壳体;
铰接壳体,由电波透过性材料形成,在内部收容上述轴承部;
上述天线装置包括:
支架部件,收容于上述铰接壳体的内部,使用金属螺钉而被固定于上述轴承部;
天线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以及
接地元件,支承于上述支架部件,与上述轴承部以及上述金属螺钉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架部件通过上述金属螺钉而被固定于上述轴承部的状态下,上述接地元件成为被安装在上述轴承部的金属部件按压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上述金属部件是螺钉部件,该螺钉部件在一端部具有形成有外螺纹的螺钉部,在另一端部具有形成有内螺纹的头部,
上述螺钉部件通过上述螺钉部与形成于上述轴承部的螺纹孔螺合来使上述铰接壳体紧固于上述轴承部,并通过上述金属螺钉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宫本旅人久保田信一沟口文武木下宏晃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加坡;SG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