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测量方法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2641730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测量角度的方法。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相连,且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可弯折。测量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时,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检测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是否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夹角;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其中,第一角度为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平行且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时,电子设备识别的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夹角。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测量方法和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角度测量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等电子设备具备的功能越来越多、体验越来越丰富。比如,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测量物体的角度。现有技术中,一种角度测量的实现方案为:电子设备获取摄像头捕获的待测角的图像。电子设备在显示屏上显示含有待测角的图像和两条测量线。用户可以移动该测量线使得该测量线分别与图像中所示的待测角的边沿相重合。电子设备计算两条测量线之间的角度差以实现对待测角的角度测量。现有技术中的角度测量方法,操作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角度测量方法及电子设备,方便用户测量物体的角度。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角度测量方法。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连,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可弯折。假设第一待测角为物体的第一平面与物体的第二平面的夹角。一种可能角度测量方法,包括:将第二平面与第二主体平行放置,用户弯折第一主体以使第一主体也平行于第一平面;在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电子设备检测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是否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电子设备输出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平行且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时电子设备识别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即、第一角度)。另一种可能的角度测量方法,包括:将待测物体放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用户弯折第一主体以使第一主体平行于第一平面,用户弯折第二主体以使第二主体平行于第二平面;在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电子设备检测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是否平行;在第二主体相对于第一主体弯折的过程中,电子设备检测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是否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电子设备输出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平行且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时电子设备识别的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之间的角度(即、第一角度)。由此,通过弯折主体使之与构成待测角的平面平行,用户可以方便地测量角度。其中,可以通过设置于主体上的平行传感器检测物体与平面是否平行。其中,平行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用于发射发射波,接收器用于接收被反射的发射波(即、反射波)。一种可能的方法:若平行传感器接收的反射波大于第一阈值,则电子设备确定主体与平面平行;若平行传感器接收的反射波小于第二阈值,则电子设备确定主体与平面不平行。另一种可能的方法,若设置于主体的平行传感器接收的反射波为最大值,则电子设备确定主体与平面平行。其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识别各主体之间的角度。一种可能的方式,可以通过设置于各主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来识别各主体之间的角度,具体为:电子设备获取设置于某一主体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加速度和设置于另一主体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加速度;根据第一加速度确定上述某一主体的第一姿态,根据第二加速度确定上述另一主体的第二姿态;根据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电子设备确定上述某一主体与上述另一主体之间的角度。其中,当电子设备包括更多的主体时,电子设备可以测量更多的待测角的角度。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主体,第三主体和第二主体相连,第三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可弯折。第二待测角为物体的第二平面与物体的第三平面的夹角。该角度测量方法还包括:用户弯折第三主体以使第三主体平行于第三平面;在第三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电子设备检测第三主体与第三平面是否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的角度;电子设备输出第二平面与第二主体平行且第三平面与第三主体平行时电子设备识别的第二主体和第三主体之间的角度(即、第二角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先检测主体与平面是否平行,在检测到主体与平面平行之后,再识别各主体之间的角度,具体为:上述电子设备识别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夹角为:响应于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夹角;或者响应于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夹角;或者响应于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平行且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的夹角。上述电子设备识别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的夹角为:响应于第三主体与第三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的夹角;或者响应于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的夹角;或者响应于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且第三主体与第三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第二主体与第三主体的夹角。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电子设备可以实时地识别各主体之间的角度,在电子设备检测到主体与平面平行之后,输出该角度,具体为:上述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为:响应于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或者响应于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或者响应于第一主体与第一平面平行且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上述电子设备输出第二角度为:响应于第三主体与第三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输出第二角度;或者响应于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输出第二角度;或者响应于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且第三主体与第三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输出第二角度。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法中,该方法还包括:若平面与主体不平行,电子设备输出该平面与该主体不平行的提示。由此提示用户转动不平行的主体使其与平面平行。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至少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至少一个平行传感器、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第一主体与第二主体相连,第一主体相对于第二主体可弯折,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使用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检测角度的方法。在可能的设计方案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三主体。当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使用第一主体、第二主体以及第三主体检测角度的方法。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电子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图形用户界面,该图形用户界面具体包括电子设备在执行如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方法时显示的图形用户界面。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电子设备、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存储介质、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第五方面所述的图形用户界面,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主体之间的角度的示意图;图5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测量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连,且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可弯折;第一待测角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n所述方法包括:/n在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是否平行;/n所述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n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为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识别的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子设备的测量角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连,且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可弯折;第一待测角为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的夹角;
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检测,所述第一检测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是否平行;
所述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
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其中,所述第一角度为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主体与第二平面平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识别的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弯折的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二检测,所述第二检测用于检测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是否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二平面被放置为与所述第二主体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待测角为第二平面与第三平面的夹角;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三主体,所述第三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连,且所述第三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可弯折;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三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弯折的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三检测,所述第三检测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主体与所述第三平面是否平行;
所述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夹角;
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第二角度,所述第二角度为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二主体平行且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三主体平行时,所述电子设备识别的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夹角。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所述第二检测,所述第三检测,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于主体上的平行传感器发送发射波;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所述平行传感器接收反射波;
若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平行传感器接收的反射波大于第一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主体与所述平面平行;
若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平行传感器接收的反射波小于第二阈值,则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主体与所述平面不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所述第二检测,所述第三检测,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于主体上的平行传感器发送发射波;
所述电子设备通过设置于所述主体上的所述平行传感器接收反射波;
若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平行传感器接收的反射波为最大值,则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主体与所述平面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识别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夹角,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三主体与所述第三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夹角;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夹角;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三主体与所述第三平面平行,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夹角。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第一角度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角度;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角度;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输出第二角度包括: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三主体与所述第三平面平行,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二角度;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二角度;或者
响应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且所述第三主体与所述第三平面平行,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二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平面与所述主体不平行,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提示;
其中,所述提示用于提示用户所述平面与所述主体不平行。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一主体与所述第二主体的夹角,或所述电子设备识别所述第二主体与所述第三主体的夹角,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设置于所述主体的第一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加速度和设置于所述另一主体的第二加速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加速度;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加速度确定所述主体的第一姿态,根据所述第二加速度确定所述另一主体的第二姿态;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姿态和所述第二姿态,电子设备确定所述主体与所述另一主体的夹角。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所述第二主体相连,且所述第一主体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可弯折;
至少一个平行传感器,每个平行传感器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用于发送发射波,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波;所述至少一个平行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主体,或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苏成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