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711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中药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得到的第一信息,得到的第二信息,得到的第三信息;将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传输至处理组件;将第一信息得到第一线性指标,将第二信息得到第二线性指标,将第三信息得到第三线性指标,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并得到类别变化信息;S4、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第三线性指标和类别变化信息与预设标准进行差额检验,并得到差额信息;装置包括总混机、近红外检测机、处理组件和控制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检测效率高、检测效果好以及自动化水平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中药生产流程主要由提取、过滤、浓缩、醇沉、吸附、干燥、制剂等工序组成,且最为主要的提取、浓缩、醇沉以及干燥等工序都是多变量、扰动大、非线性的复杂动态装置。因此需要在中药生产过程中进行取样,从而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测。目前取样过程目前多采用人工定时取样,通过人工开关取样阀门、封口、手写标签、记录取样时间等,但无法在线实时检测而导致控制不精确,每道工艺的终点难以判断,影响批次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还存在操作误差、时间误差、操作繁琐以及会破坏样品等缺点。因此,需要顺应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方向,采用自动取样替代人工取样,消除操作过程产生的各种误差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避免人工开关取样阀门、封口、手写标签、记录取样时间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同时实时检测结果精确、提高生产线上中药加工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用于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包括总混机、近红外主机和处理组件,方法包括:S1、控制近红外主机接收设置在总混机上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检测得到的第一信息,控制近红外主机接收设置在总混机中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检测得到的第二信息,控制近红外主机接收设置在总混机下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检测得到的第三信息;S2、控制近红外主机将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传输至处理组件;S3、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一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一线性指标,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二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二线性指标,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三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三线性指标,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以此得到类别变化信息;S4、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第三线性指标和类别变化信息与预设标准进行差额检验,并得到差额信息,当差额信息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处理组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总混机打开控制开关。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绿色无损的分析技术,具有快速分析、样品处理简单、无需消耗试剂等特点;总混机内部注入中药液,其中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为中药液各处中药液的各种信息,包括成分、药粉粒径、PH值和密度等等信息,对应的,预设线性模型可以为成分线性模型、药粉粒径线性模型、PH值线性模型和密度线性模型等等;处理组件可以为PC主机,记录了上述所有的预设线性模型;第一线性指标是第一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的中药液单种指标,比如成分指标、药粉粒径指标、PH值指标或密度指标等等,同理的,第二线性指标是第二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的中药液单种指标,第三线性指标是第一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的中药液单种指标;而预设标准是根据用户需求设置的满足生产的最小阈值;控制指令可以由分散控制装置(DCS)来执行。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整个方法的流程如下:S1、通过光谱分析得到总混机上部、中部和下部对应位置处的中药液信息,即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S2、将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传输至PC主机;S3、PC主机按提前设置好的药粉粒径线性模型将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分别处理成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这三种指标分别代表总混机上部、中部和下部对应位置处的药粉粒径信息,然后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得到类别变化信息,类别变化信息也就是中药药粉粒径在总混机上部、中部和下部对应位置处的变化量;S4、再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第三线性指标和类别变化信息均与预设标准进行差额检验,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的预设标准为实际药粉粒径与设定的药粉粒径之间差值的阈值,比如当此阈值为0.05mm时,总混机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实际药粉粒径与设定的药粉粒径之间差值必须小于等于0.05mm,经由显著性检验方法判断总混机内部注入的中药液大概率符合要求,则满足需求,同理,类别变化信息的预设标准为总混机上部、中部和下部的药粉粒径之间差值的阈值,比如当此阈值为0.02mm时,总混机上部、中部和下部的实际药粉粒径之间的差值必须小于等于0.02mm,经由显著性检验方法判断总混机内部注入的中药液大概率符合要求,则满足需求;经过差额检验后,若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第三线性指标和类别变化信息均满足需求,则输出控制指令,控制总混机开启,将其内部的中药液送至下道工序,比如制粒机等。优选地,预设线性模型为多种,步骤S3包括:S31、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一信息按不同的预设线性模型得到对应的第一线性指标,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二信息按不同的预设线性模型得到对应的第二线性指标,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三信息按不同的预设线性模型得到对应的第三线性指标。预设线性模型可以为成分线性模型、药粉粒径线性模型、PH值线性模型和密度线性模型等等,本步骤能够一并将第一信息同时按照不同的预设线性模型处理得到与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第一线性指标,从而大大提高了实时检测效率,同理,本步骤能够将第二信息同时按照不同的预设线性模型处理得到与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第二线性指标,本步骤能够将第三信息同时按照不同的预设线性模型处理得到与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第三线性指标。优选地,步骤S3还包括:S32、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按同一预设线性模型进行比较,以此得到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类别变化信息。在每一种预设线性模型下,总混机上部、中部和下部的中药液信息都具有对应的第一线性指标信息、第二线性指标信息和第三线性指标信息,并且能够同时得到所有预设线性模型下对应的线性指标,然后再一一对其进行比较分析。优选地,步骤S32包括:S321、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按相同的预设线性模型进行分类;S322、控制处理组件将各类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以此得到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类别变化信息。在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之前,先按预设线性模型进行分类,将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第一线性指标、第二线性指标和第三线性指标分在一起,从而方便后续的比较处理,能够缩短比较耗费时间,还能提高比较的精确度。优选地,方法还包括:S5、将差额信息传输至局域网,以使局域网终端将差额信息集成并存储。局域网可以为本地的生产信息化管理装置(MES),将差额信息传输至本地的生产信息化管理装置,让所有信息都能够被存储记录下来,从而防止采集信息的丢失。还提供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装置,包括总混机、近红外检测机、处理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总混机设置在加工流水线上,并且其内部设置有中药液;近红外检测机连接有分别设置在总混机上部、总混机中部和总混机下部的漫反射探头,用于通过光谱分析得到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并且将第一信息、第二信息和第三信息传输至处理组件;处理组件用于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一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一线性指标,还用于控制处理组件将第二信息按预设线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包括总混机、近红外主机和处理组件,所述方法包括:/nS1、控制近红外主机得到设置在总混机上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采集的第一信息,控制所述近红外主机得到设置在总混机中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采集的第二信息,控制所述近红外主机得到设置在总混机下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采集的第三信息;/nS2、控制所述近红外主机将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传输至处理组件;/nS3、控制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一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一线性指标,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二信息按所述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二线性指标,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三信息按所述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三线性指标;/n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所述第二线性指标和所述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得到类别变化信息;/nS4、将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所述第二线性指标、所述第三线性指标和所述类别变化信息与预设标准进行差额检验,并得到差额信息,当所述差额信息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所述处理组件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总混机打开控制开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包括总混机、近红外主机和处理组件,所述方法包括:
S1、控制近红外主机得到设置在总混机上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采集的第一信息,控制所述近红外主机得到设置在总混机中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采集的第二信息,控制所述近红外主机得到设置在总混机下部的漫反射探头实时采集的第三信息;
S2、控制所述近红外主机将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传输至处理组件;
S3、控制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一信息按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一线性指标,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二信息按所述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二线性指标,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三信息按所述预设线性模型得到第三线性指标;
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所述第二线性指标和所述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得到类别变化信息;
S4、将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所述第二线性指标、所述第三线性指标和所述类别变化信息与预设标准进行差额检验,并得到差额信息,当所述差额信息满足预设要求时,控制所述处理组件输出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总混机打开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线性模型为多种,所述步骤S3包括:
S31、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一信息按不同的所述预设线性模型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二信息按不同的所述预设线性模型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二线性指标,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三信息按不同的所述预设线性模型得到对应的所述第三线性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2、控制所述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所述第二线性指标和所述第三线性指标按所述预设线性模型进行比较,得到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类别变化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2包括:
S321、控制处理组件将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所述第二线性指标和所述第三线性指标按相同的预设线性模型进行分类;
S322、控制处理组件将各类所述第一线性指标、所述第二线性指标和所述第三线性指标进行比较,以此得到每种预设线性模型对应的类别变化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中药智能生产过程中实时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骆牛罗香林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泽达兴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