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51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包括底座和卧床,所述底座底部一侧的两角均设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中部贯穿有主动轴,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均贯穿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的一端设有同一个卧床,所述第二从动轴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立柱上还贯穿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上还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另一端和主动轴连接,所述卧床一侧设有餐板,所述卧床一侧设有孔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卧床起到摇篮的作用,且无需驱动装置驱动,儿童推车在前进的同时卧床进行摇晃。可使儿童推车起到餐椅的作用,避免儿童推车闲置在家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
本技术涉及推车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
技术介绍
儿童推车是儿童的“交通工具”,需要有人协助推着或者拉着才能走的车子。现有的儿童推车功能比较单一,只能供儿童睡觉使用;但是当儿童在睡觉时通常在摇篮内有家长摇晃时儿童会睡得更加迅速和香甜,目前的儿童推车不具备这种功能;且儿童推车放置在家里时通常只能闲置,较为浪费且占地面积大。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包括底座和卧床,所述底座底部一侧的两角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中部贯穿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和第一滚轮焊接连接,所述底座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上均贯穿有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从动轴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卧床,所述第二从动轴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立柱上位于第二从动轴底部贯穿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从动轴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上还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另一端和主动轴套接,所述卧床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餐板,所述卧床上餐板所在一侧镶嵌有孔洞,所述孔洞设有两个。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另一侧的两角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轮。优选的,所述第一滚轮为固定轮,所述第二滚轮为万向轮。优选的,所述第二从动轴和立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轴和立柱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一侧焊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推杆上通过轴承连接有遮阳篷,所述遮阳篷由遮阳布和支撑架组成,且支撑架设有若干个。优选的,所述卧床上对立两侧的四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和底座顶部通过轴承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第一滚轮转动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通过皮带带动第一从动轴转动,第一从动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二齿轮带动第二从动轴转动,从而使卧床摇晃,可以使卧床起到摇篮的作用,使儿童睡眠的更迅速更香甜,且无需驱动装置驱动,儿童推车在前进的同时卧床进行摇晃。2.本技术在儿童推车闲置在家时,可以将儿童的双腿穿过孔洞,使儿童坐在卧床内,打开餐板,儿童可在儿童推车上就餐,使儿童推车起到餐椅的作用,避免儿童推车闲置在家浪费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的俯视图。图中:1、第二从动轴;2、第一从动轴;3、推杆;4、皮带;5、连接杆;6、底座;7、主动轴;8、第一滚轮;9、遮阳篷;10、第二齿轮;11、餐板;12、第一齿轮;13、卧床;14、立柱;15、第二滚轮;16、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包括底座6和卧床13,底座6底部一侧的两角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滚轮8,第一滚轮8中部贯穿有主动轴7,主动轴7和第一滚轮8焊接连接,底座6顶部两侧均焊接有立柱14,立柱14上均贯穿有第二从动轴1,第二从动轴1的一端焊接有同一个卧床13,第二从动轴1的另一端焊接有第二齿轮10,立柱14上位于第二从动轴1底部贯穿有第一从动轴2,第一从动轴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齿轮12,第一齿轮12上部分有轮齿部分无轮齿,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0啮合,第一从动轴2上还套接有皮带4,皮带4另一端和主动轴7套接,卧床13一侧通过铰链连接有餐板11,餐板11可收起,卧床13上餐板11所在一侧镶嵌有孔洞16,孔洞16设有两个。本技术中,底座6底部另一侧的两角均活动连接有第二滚轮15。第一滚轮8为固定轮,第二滚轮15为万向轮,万向轮使儿童推车可以任意改变方向。第二从动轴1和立柱14转动连接,第一从动轴2和立柱14转动连接。底座6顶部一侧焊接有推杆3,推杆3倾斜设置,用推杆3推动儿童推车。推杆3上通过轴承连接有遮阳篷9,遮阳篷9由遮阳布和支撑架组成,且支撑架设有若干个,遮阳篷9可拉开可收起,遮阳篷9为儿童遮阳挡雨。卧床13上对立两侧的四端均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的另一端和底座6顶部通过轴承连接,连接杆5对卧床13的摇晃角度起到限制作用,避免其摇晃角度过大。工作原理:在儿童推车进行移动时,第一滚轮8和第二滚轮15进行转动,第一滚轮8转动带动主动轴7转动,主动轴7通过皮带4带动第一从动轴2转动,第一从动轴2带动第一齿轮12转动,当第一齿轮12有轮齿的部分和第二齿轮10啮合时带动第二齿轮10转动,第二齿轮10带动第二从动轴1转动,从而使卧床13往一个方向转动,当第一齿轮12无轮齿的部分和第二齿轮10相切时,卧床13在重力作用下往另一个方向转动,直至第一齿轮12有轮齿的部分和第二齿轮10再次啮合,如此循环往复,使卧床13进行摇晃,起到摇篮的作用,使儿童睡眠的更迅速更香甜,且无需驱动装置驱动,儿童推车在前进的同时卧床13进行摇晃。当儿童推车闲置在家时,可以将儿童的双腿穿过孔洞16,使儿童坐在卧床13内,打开餐板11,儿童可在儿童推车上就餐,使儿童推车起到餐椅的作用,避免儿童推车闲置在家浪费资源。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包括底座(6)和卧床(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底部一侧的两角均设有第一滚轮(8),所述第一滚轮(8)中部贯穿有主动轴(7),所述主动轴(7)和第一滚轮(8)固定连接,所述底座(6)顶部两侧均设有立柱(14),所述立柱(14)上均贯穿有第二从动轴(1),所述第二从动轴(1)的一端设有同一个卧床(13),所述第二从动轴(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10),所述立柱(14)上位于第二从动轴(1)底部贯穿有第一从动轴(2),所述第一从动轴(2)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0)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2)上还设有皮带(4),所述皮带(4)另一端和主动轴(7)连接,所述卧床(13)一侧设有餐板(11),所述卧床(13)上餐板(11)所在一侧设有孔洞(16),所述孔洞(16)设有两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包括底座(6)和卧床(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底部一侧的两角均设有第一滚轮(8),所述第一滚轮(8)中部贯穿有主动轴(7),所述主动轴(7)和第一滚轮(8)固定连接,所述底座(6)顶部两侧均设有立柱(14),所述立柱(14)上均贯穿有第二从动轴(1),所述第二从动轴(1)的一端设有同一个卧床(13),所述第二从动轴(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齿轮(10),所述立柱(14)上位于第二从动轴(1)底部贯穿有第一从动轴(2),所述第一从动轴(2)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0)啮合,所述第一从动轴(2)上还设有皮带(4),所述皮带(4)另一端和主动轴(7)连接,所述卧床(13)一侧设有餐板(11),所述卧床(13)上餐板(11)所在一侧设有孔洞(16),所述孔洞(16)设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的儿童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诗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涅瀚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