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507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该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下固定横梁;多个垂直下固定横梁并平行设于机架上的导向杆;设于导向杆上的动横梁,动横梁能够沿导向杆上下移动,动横梁内设有限位通道;设于动横梁上的谐振系统,谐振系统包括活动设于限位通道内的拉杆,拉杆的底部连接有第二夹头,下固定横梁上连接有与第二夹头配合的第一夹头,第一夹头的底部设有力传感器;设于拉杆顶部的衔铁,衔铁与动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设于衔铁上方的电磁铁,电磁铁与衔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该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在提高谐振频率基础上,能够达到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构,且能够实现试验机减震降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试验机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
技术介绍
疲劳试验机,是一种主要用于测定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在室温状态下的拉伸、压缩或拉、压交变负荷的疲劳性能试验的机器。高频疲劳试验机在实现高频率、高负荷来缩短试验时间、降低试验费用的同时,谐振部分体积大、噪音大、震动大的问题也相应出现,以上问题的出现,也容易导致试件测试结果误差较大,从而限制了设备安全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以至少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下固定横梁;多个垂直下固定横梁并平行设于机架上的导向杆;设于导向杆上的动横梁,所述动横梁能够沿导向杆上下定位移动,所述动横梁内设有限位通道;设于下固定横梁上的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的底部设有力传感器;与第一夹头配合设置的第二夹头;设于动横梁上的谐振系统,所述谐振系统包括活动设于限位通道内的拉杆,所述第二夹头设于所述拉杆的下端;设于拉杆上端的衔铁,所述衔铁与所述动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设于衔铁上方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衔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测试前,调节动横梁在导向杆上的位置,从而调整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的距离,使得试件安装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测试时,利用误差电压去控制反馈脉冲的宽度,以达到控制和稳定动载荷幅度的目的,让谐振频率和谐振系统固有频率一致,通过谐振效应使试件破坏,起到以小激励获得大反应的效果。其中,第一弹性件为预加载弹簧。上述谐振系统,衔铁与拉杆能够构成高刚性、小质量的衔铁结构,使其能够承受较高的谐振频率,有助于提高试验测试效率;而谐振频率的提高使得谐振系统振动较大,容易影响试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通过拉杆与动横梁限位通道之间的导向性,较好的保证了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试件轴向受力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谐振系统虽然由于提高其谐振频率使得其振动增大,但是结构设计较为紧凑,紧凑的结构使得振动较为集中,因此对试验机整体造成的震动会较小。其中,为了增大衔铁面积,可采用三组E型电磁铁并联,并联磁通率利用率高,衔铁面积增大,可以增强电磁效应;其中,拉杆可以采用多个空心拉杆,能够在保证刚性支撑效果不变的基础上,实现试件更准确的测试结果,此外,拉杆本身设计为中空结构,也能够承受更高的谐振频率,多个拉杆通过固定板实现其与第一夹头的连接。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能够形成外支撑,多个导向杆能够形成内支撑,所述外支撑和所述内支撑的上端连接有一上固定横梁,所述动横梁设于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之间,支撑杆和上固定横梁的设置,可以使得导向杆支撑更稳定,进而保证动横梁稳定性,最终实现试验测试结果准确性。其中,设置四个支撑杆和对应的四个导向杆,结合上固定横梁、下固定横梁及动横梁,可以实现更稳定的刚性支撑结构,同时,导向杆、上固定横梁、下固定横梁形成上下两个矩形空间,分别安装谐振系统和试件,它们的几何中心线,与内支撑、外支撑的对称中心线重合,保证了更准确的测试结果。另外,还可以方便在内支撑和外支撑之间的空间加隔板,以达到降噪目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填充有混凝土。如此设置,能够吸收谐振系统振动所产生的部分能量波,实现减震。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动横梁的底部还设有砝码,通过砝码设置的个数改变质量,质量决定固有频率,加砝码可以调节谐振系统的谐振频率,从而调节振动频率,其中拉杆活动贯穿砝码设置,在砝码的底部还设有垫片,主要用于减小漏磁。具体的,垫片可以采用两个E型开口垫片配合使用,如此方便拆装,其中垫片固定的砝码底部。在一个示例中,导向杆为设于下固定横梁上的丝杠,动横梁的四角分别连接于四个丝杠上;下固定横梁下方的机架上形成有传动室,传动室内设有驱动四个丝杠同步旋转的机械传动系统,机械传统系统采用电机、减速器、带轮结构即可实现,由于其为现有技术,此处不过多赘述。在一个示例中,试验机还包括配重系统,配重系统包括设于电磁铁顶部的第一配重部,和设于传动室内的第二配重部。第一配重部可采用配重块,如此设置,也是为了电磁铁部分使用时的稳定性;第二配重部可采用配重箱,具体的包括箱体,箱体内填充混凝土,其主要是为了降低试验机的重心,实现减震降噪目的。在一个示例中,动横梁的顶部固设有一罩体,以罩住谐振系统,罩体的侧部还设有通孔,主要用于散热。罩体与动横梁可以形成类似壳体的结构,有利于测试时降噪。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采用弓形弹簧。在一个示例中,试验机还包括设于机架底部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刚性支撑部和弹性支撑部,刚性支撑部和弹性支撑部交替支撑所述机架。其中刚性支撑部可称之为静态支撑结构,其可以在测试前安装试件时,保证试验机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准确安装;弹性支撑部称之为动态支撑结构,其可以在测试过程中,降低由于谐振系统作用造成的试验机震动噪声。在一个示例中,所述弹性支撑部包括多个螺旋弹簧,最好在机架底部四角分别设置,以保证其震动稳定性,或者所述弹性支撑部还可以采用弹性垫片的结构;所述刚性支撑部包括与每个螺旋弹簧配合设置的电动支撑体,还可以采用手动支撑体,手动支撑体可采用螺杆、螺套、螺母配合结构实现。在一个示例中,电动支撑体包括与机架固接的限位筒,限位筒内设有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偏心盘,偏心盘滑动设于上限位部和下限位部之间的限位筒中;第一丝杠,第一丝杠的顶端与所述偏心盘固接,底端延伸出限位筒;驱动第一丝杠升降的驱动机构。在一个示例中,所述试验机还包括设于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的振动台架,所述振动台架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夹头、框架、弹性元件和下夹头,所述上夹头与第二夹头相连,所述下夹头与第一夹头相连,所述框架内具有安装试件的空间,其中弹性元件为可更换的线弹性元件,结构形式一般是环形的,与谐振系统的弓形弹簧相似。弹性元件的刚度大小、承载能力,根据实验需要设计。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所具有的优点是:1、本申请谐振系统,衔铁与拉杆能够构成高刚性、小质量的衔铁结构,使其能够承受较高的谐振频率,进而有助于提高试验测试效率;而谐振频率的提高使得谐振系统振动较大,容易影响试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申请通过拉杆与限位通道之间的导向性,较好的保证了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试件轴向受力的准确性,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此外,谐振系统虽然由于提高其谐振频率使得其振动增大,但是谐振频率设计较为紧凑,紧凑的结构使得振动较为集中,因为对试验机整体造成的震动会较小。2、本申请支撑杆以及其上固定横梁的设置,可以使得与上固定横梁连接的导向杆的支撑效果更好,进而保证动横梁稳定性,最终实现试验测试结果准确性。此外,支撑杆的设置结构,重量较大,使得其还可以增加试验机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下固定横梁;/n多个垂直下固定横梁并平行设于机架上的导向杆;/n设于导向杆上的动横梁,所述动横梁能够沿导向杆上下定位移动,所述动横梁内设有限位通道;/n设于下固定横梁上的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的底部设有力传感器;/n与第一夹头配合设置的第二夹头;/n设于动横梁上的谐振系统,所述谐振系统包括活动设于限位通道内的拉杆,所述第二夹头设于所述拉杆的下端;设于拉杆上端的衔铁,所述衔铁与所述动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设于衔铁上方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衔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下固定横梁;
多个垂直下固定横梁并平行设于机架上的导向杆;
设于导向杆上的动横梁,所述动横梁能够沿导向杆上下定位移动,所述动横梁内设有限位通道;
设于下固定横梁上的第一夹头,所述第一夹头的底部设有力传感器;
与第一夹头配合设置的第二夹头;
设于动横梁上的谐振系统,所述谐振系统包括活动设于限位通道内的拉杆,所述第二夹头设于所述拉杆的下端;设于拉杆上端的衔铁,所述衔铁与所述动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设于衔铁上方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所述衔铁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连接有多个支撑杆,多个支撑杆能够形成外支撑,多个导向杆能够形成内支撑,所述外支撑和所述内支撑的上端连接有一上固定横梁,所述动横梁设于上固定横梁和下固定横梁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内填充有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通过多根拉杆与第二夹头固定,所述拉杆为空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频电磁疲劳试验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为转动设于下固定横梁上的丝杠,动横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张学成吕庆宣窦广义张城爆赵玉成戴军姜黎明马晓白震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鑫光试验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