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149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所述定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活塞、活塞轴、活塞柄;所述取样筒前端和活塞前端为相同形状的圆台状,当活塞完全推入取样筒时,活塞与取样筒前端完全贴合;所述取样筒前端有开口,侧壁标有刻度;制造材料为玻璃或塑料材质,取样筒材质为透明的。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定量取样装置进行微载体取样的方法包括:(A1)将微载体悬液摇匀;(A2)取样装置伸入微载体悬液中,向后拉动活塞柄吸入微载体;(A3)倒置取样装置,使微载体沉降于活塞上;(A4)推动活塞柄使活塞到达所需取样体积刻度线;(A5)取样装置前端朝下,推动活塞柄,把微载体样品推入盛装样品的容器中。该装置结构简单,取样方便,定量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
技术介绍
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技术在生物制药、疫苗生产以及细胞治疗等生物行业至关重要。而传统的二维静态培养平面,由于生长空间有限且营养物质传质效果较差,细胞生长和蛋白表达会受到严重影响,难以实现细胞的大规模扩增,因此体外高密度培养的动物细胞需要使用微体材料。微载体是目前较广泛使用的微体材料,其比表面积大,可实现细胞的高密度培养。虽然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已在生物医药领域的生产和研发中被广泛应用,但其中一些相关技术还面临着很多需要优化和改进的地方,其中在对微载体细胞进行检测时,微载体细胞液的定量取样就是一个需要优化改进以提高检测准确性的方面。传统的微载体细胞液取样方法是,将微载体细胞液混匀,然后从悬液中部吸取定量溶液,再将细胞从微载体上分离并进行计数。这一取样过程对溶液的均一性要求很高,且每次取样的手法需要保持稳定,但是微载体在溶液中易发生沉降,实际取样过程中很难保证其取样的均一性,所以每次吸取相同体积的液体后,其沉降的微载体体积并不一致。目前已有的新取样方法是,用带有刻度的取样管对培养基中悬浮的微载体进行取样,每次取样时将微载体沉淀加到取样管的表示刻度处即可(专利公告号:CN110218764A)。这一取样过程如果未达到刻度则需继续吸取悬液直至达到刻度处,而如果超出则需从取样管中取出多余的微载体,需要多次操作才能达到刻度处,过程较为繁琐。且其所述取样管精度较低,对于刻度线的观察很难保证完全一致,每次取样后数据会有所偏差。而在细胞产业中,为了解细胞的生长情况,其对微载体的定量取样一般是较为频繁的,而繁琐的操作过程会减缓结果的得出,降低工作效率。且一般采用大体积的微载体进行微载体细胞培养,若微量体积计数时,其存在偏差,则换算到大体积微载体细胞液中时,其与真实的细胞数量会存在很大误差,造成细胞计数不准确,无法精确地测量细胞生长情况。因此,开发出一种新的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应用于微载体悬浮培养细胞很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微载体定量取样方面,传统取样方法的不准确、现有取样方法的繁琐以及取样管精确度低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及取样方法。本专利技术中的取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法简便,可一次性取到所需体积微载体,且取样筒精确度高,减小了目视刻度线时的偏差。为达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活塞2、活塞轴3、活塞柄4;其中所述取样筒前端5和活塞2前端为相同形状的圆台状,所述取样筒前端5有开口6,侧壁上标有刻度7。所述活塞2插入取样筒1中,活塞2与取样筒1侧壁贴合无缝隙;活塞2后部通过活塞轴3连接活塞柄4,通过推拉活塞柄4控制活塞2在取样筒1中进出。其中,取样筒前端5两侧边的内夹角与活塞2前端两侧边内夹角相同,取样筒前端5圆台垂直高度与活塞2圆台垂直高度相同。当活塞2完全推入取样筒1时,活塞2前端与取样筒前端5完全贴合。其中,取样筒1侧壁上的刻度7显示活塞2前取样筒1内部体积。为了便于观察活塞2在取样筒1内所处的刻度位置,本专利技术的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中,取样筒1的材质为透明的塑料材质或玻璃材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微载体取样方法,采用上述的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包括以下步骤:(A1)将微载体悬液摇匀;(A2)取样装置伸入微载体悬液中,向后拉动活塞柄4吸入微载体;(A3)倒置取样装置,使微载体沉降于活塞2上;(A4)推动活塞柄4去除多余上清液及微载体,使活塞2到达所需取样体积刻度线7;(A5)取样装置前端朝下,推动活塞柄4,把微载体样品推入盛装样品的容器中。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取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一次性取到所需体积的微载体,提高了微载体定量取样的工作效率。2.取样筒前端逐渐缩窄的设计,使取样筒前端直径逐渐减小,提高了定量的精确性。3.取样筒前端逐渐缩窄的设计所形成的斜面利于推动活塞时微载体的排出,保证全部微载体能够从取样筒被推出到盛装样品的试管中,有利于取样的准确性。4.整个取样装置易于生产,成本低,实用性强,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5.取样装置便于清洗,可反复使用,节约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取样筒;2、活塞;3、活塞轴;4、活塞柄;5、取样筒前端;6、取样筒前端开口;7、取样筒侧壁上的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微载体为美国GE公司多孔微载体Cytopore。实施例1: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如附图所示,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活塞2、活塞轴3、活塞柄4、取样筒前端开口6、取样筒侧壁上的刻度7,所述活塞2位于活塞轴3底部,活塞轴3另一端连接活塞柄4,活塞2置于取样筒1内,取样筒前端5与活塞2前端完全贴合。所有结构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其中取样筒1为透明的塑料材质,可观察到活塞2在取样筒1内所处的刻度线,以判断吸入微载体的体积。实施例2:一种采用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采用附图结构的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活塞2、活塞轴3、活塞柄4、取样筒前端开口6、取样筒侧壁上的刻度7,所述活塞2位于活塞轴3底部,活塞轴3另一端连接活塞柄4,活塞2置于取样筒1内,取样筒前端5与活塞2前端完全贴合。取样装置的材质为玻璃。实施例3:一种采用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取样的方法利用实施例1或2的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进行微载体定量取样步骤如下:(A1)取1ml微载体悬液于1.5ml离心管中,并将微载体悬液混匀;(A2)用取样装置伸入微载体悬液中,向后拉动活塞柄4吸入微载体溶液0.4ml;(A3)倒置取样装置2min,使微载体自然沉降于活塞2上;(A4)推动活塞柄4去除多余上清液及微载体,使活塞2到达所需要的微载体体积0.1ml刻度线处7;(A5)将取样装置前端朝下,推动活塞柄4,把取样装置中剩余的微载体悬液打入另一个1.5ml离心管中。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一一列举。凡是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活塞(2)、活塞轴(3)、活塞柄(4);其中所述取样筒前端(5)和活塞(2)前端为相同形状的圆台状,所述取样筒前端(5)有开口(6),侧壁上标有刻度(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包括:取样筒(1)、活塞(2)、活塞轴(3)、活塞柄(4);其中所述取样筒前端(5)和活塞(2)前端为相同形状的圆台状,所述取样筒前端(5)有开口(6),侧壁上标有刻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活塞(2)完全推入取样筒(1)时,活塞(2)前端与取样筒前端(5)完全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样筒前端(5)两侧边的内夹角与活塞(2)两侧边内夹角相同,取样筒前端(5)圆台垂直高度与活塞(2)圆台垂直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载体定量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取样筒(1)侧壁上的刻度(7)显示活塞(2)前取样筒(1)内部体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杨张文健娄晋宁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瑞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