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310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7
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包括外层密封壳(4)和内层炉膛(1),内层炉膛(1)内设有长方体加热腔(19),其特征在于,在内层炉膛(1内的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设有弧形加热腔(18),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和弧形加热腔(18)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长方体加热腔一面为进出料口,采用密封扣板(21)进行密封连接;在长方体加热腔的进出料口外相应的是连接在外层密封壳(4上的炉门(5),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双层壳体实现炉体的密封,通过上下布置的辐射管进行加热,使得炉体内部温度场合理,物料置于两排辐射管中间,相对静止,不产生二次飞灰,炉膛上方成拱形,便于热解油气导出,不宜结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属于环保设备领域。技术背景油污固废是在石油工业中产生的一种成分复杂的固体废物,含有高挥发性的石油烃及多类有机污染。若不妥善处理处置,将会对环境甚至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然而,油污固废中的石油类物质回收和再生利用价值。因此,对油污固废进行资源回收利用,不仅可以解决油污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而且能缓解当代社会能源日益短缺的问题。热解技术是在高温、无氧条件下,对油污固废进行热解处理,使得油污固废中的烃、胶质、沥青质以及其它有机物污染物发生热解或是热缩合而得到相应的液相石油、气体、焦炭以及无机质等,在完成无害化的同时回收了石油、可燃气等资源,实现了无害化和资源化。我国石油储藏丰富,但是地域辽阔油田及原油加工处理中心较为分散,因此油污处理装置的便捷化、灵活化、高度集成化成为研究重点,但目前回转式、螺旋式等热解炉存在粉尘量大、密封难度高、易结焦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包括外层密封壳4和内层炉膛1,内层炉膛1内设有长方体加热腔19,其特征在于,在内层炉膛1内的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设有弧形加热腔18,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和弧形加热腔18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长方体加热腔一面为进出料口,采用密封扣板21进行密封连接;在长方体加热腔的进出料口外相应的是连接在外层密封壳4上的炉门5,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炉门5关闭时密封氟橡胶圈6与外层密封壳4压紧,实现整体密封;长方体加热腔19上下两层分别均匀插入多个沿长度方向的耐热钢管20;多个个耐热钢管20与加热腔体焊接;每个耐热钢管20中间设有电加热元件7;氮气输送管13从炉体20下方插入长方体加热腔19中,输送管外壁与加热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密封,氮气输送管13在长方体加热腔19内分支成四支匀气管14,在宽度方向平均布置在加热腔19底部,沿匀气管14长度方向隔均匀设置多介出气孔;馏份排气管9穿过外层密封壳4,插入密封套管10中,密封套管10下部与外层密封壳4采用法兰进行密封连接,密封套管10上部与炉体外部排气管11采用法兰进行连接,外部排气管11外壁包裹电伴热带12;硅酸铝轻质保温隔热层3填充于内层炉膛1和外层密封壳4之间,进行保温隔热;外层密封壳4材质为碳钢,结构为长方体,五面密封焊接,另一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炉门5连接,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炉门关闭时密封氟橡胶圈6与外层密封壳4压紧,实现整体密封;物料测温电偶15从弧形加热腔18顶部插入到物料中,监测料温变化,炉膛测温电偶16从长方体加热腔19侧面插入,用以监控炉温,压力变送器17的测压导管插入到外层密封壳4的外部排气管11中,用于监控炉膛压力。所述的上层的耐热钢管20距离物料距离为10cm~30cm,下层耐热钢管20距离物料距离为5cm~20cm。所述的内层炉膛1材质为耐热钢310S,耐热钢管20材质为耐热钢310S。所述的加热元件7为硅碳棒电加热元件。本专利技术使用双层壳体实现炉体的密封,通过上下布置的辐射管进行加热,使得炉体内部温度场合理,物料置于两排辐射管中间,相对静止,不产生二次飞灰,炉膛上方成拱形,便于热解油气导出,不宜结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内层炉膛1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内层炉膛,2为密封扣板,3为保温隔热层,4为外层密封壳,5为炉门,6为密封氟橡胶圈,7为硅碳棒,8为辐射管,9为馏份排气管,10为密封套管,11为炉体外部排气管,12为伴热带,13为进气管,14为匀气管,15为物料测温电偶,16为炉温监测热电偶,17为压力变送器,18为弧形加热腔,19为长方体加热腔,20为辐射管,21为密封扣板。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包括外层密封壳4和内层炉膛1,内层炉膛1内设有长方体加热腔19,其特征在于,在内层炉膛1内的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设有弧形加热腔18,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和弧形加热腔18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长方体加热腔一面为进出料口,采用密封扣板21进行密封连接;在长方体加热腔的进出料口外相应的是连接在外层密封壳4上的炉门5,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炉门5关闭时密封氟橡胶圈6与外层密封壳4压紧,实现整体密封;长方体加热腔19上下两层分别均匀插入多个沿长度方向的耐热钢管20;多个个耐热钢管20与加热腔体焊接;每个耐热钢管20中间设有电加热元件7;氮气输送管13从炉体20下方插入长方体加热腔19中,输送管外壁与加热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密封,氮气输送管13在长方体加热腔19内分支成四支匀气管14,在宽度方向平均布置在加热腔19底部,沿匀气管14长度方向隔均匀设置多介出气孔;馏份排气管9穿过外层密封壳4,插入密封套管10中,密封套管10下部与外层密封壳4采用法兰进行密封连接,密封套管10上部与炉体外部排气管11采用法兰进行连接,外部排气管11外壁包裹电伴热带12;硅酸铝轻质保温隔热层3填充于内层炉膛1和外层密封壳4之间,进行保温隔热;外层密封壳4材质为碳钢,结构为长方体,五面密封焊接,另一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炉门5连接,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炉门关闭时密封氟橡胶圈6与外层密封壳4压紧,实现整体密封;物料测温电偶15从弧形加热腔18顶部插入到物料中,监测料温变化,炉膛测温电偶16从长方体加热腔19侧面插入,用以监控炉温,压力变送器17的测压导管插入到外层密封壳4的外部排气管11中,用于监控炉膛压力。所述的上层的耐热钢管20距离物料距离为10cm~30cm,下层耐热钢管20距离物料距离为5cm~20cm。所述的内层炉膛1材质为耐热钢310S,耐热钢管20材质为耐热钢310S。所述的加热元件7为硅碳棒电加热元件。一种移动式热解装置,包括内层炉膛、保温隔热层、外层密封壳、辐射加热管器、馏份排出装置、气氛控制装置、压力温度监测装置组成。所述内层炉膛材质为耐热钢,下部为长方体结构,顶部为弧形结构,其中进料口一侧设置有密封扣板,可进行快速开合;内层炉膛下部长方体炉壁分上下两层插入多个辐射管,辐射管与炉膛采用焊接或法兰密封连接;内层炉膛下方插入气体输送管,气体输送管与炉膛采用焊接方式连接;炉膛弧形结构顶部插入馏份排气管,排气管与炉膛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所述保温隔热层位于内层炉膛和外层密封壳之间,用以保温隔热,降低炉膛热损失。所述外层密封壳材质为钢质,包裹在内层炉膛和保温隔热层外部,结构为长方体,五面密封焊接,另一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炉门连接,炉门设有密封条。所述辐射加热管器,由插入内层炉膛的耐热钢管和钢管内部的加热元件或介质组成,所述加热元件可以为硅碳棒、电阻丝等,所述加热介质可以为高温热风等。所述馏份排出装置,由插入内层炉膛的耐热钢质出气管、炉体外部排气管、密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包括外层密封壳(4)和内层炉膛(1),内层炉膛(1)内设有长方体加热腔(19),其特征在于,在内层炉膛(1内的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设有弧形加热腔(18),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和弧形加热腔(18)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长方体加热腔一面为进出料口,采用密封扣板(21)进行密封连接;在长方体加热腔的进出料口外相应的是连接在外层密封壳(4上的炉门(5),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炉门(5)关闭时密封氟橡胶圈(6)与外层密封壳(4)压紧,实现整体密封;/n长方体加热腔(19)上下两层分别均匀插入多个沿长度方向的耐热钢管(20);多个个耐热钢管(20)与加热腔体焊接;每个耐热钢管(20)中间设有电加热元件(7);/n氮气输送管(13)从炉体(20)下方插入长方体加热腔(19)中,输送管外壁与加热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密封,氮气输送管(13)在长方体加热腔(19)内分支成四支匀气管(14),在宽度方向平均布置在加热腔(19)底部,沿匀气管(14长度方向隔均匀设置多介出气孔;/n馏份排气管(9)穿过外层密封壳(4),插入密封套管(10)中,密封套管(10)下部与外层密封壳(4)采用法兰进行密封连接,密封套管(10)上部与炉体外部排气管(11)采用法兰进行连接,外部排气管(11)外壁包裹电伴热带(12);/n硅酸铝轻质保温隔热层(3)填充于内层炉膛(1)和外层密封壳(4)之间,进行保温隔热;外层密封壳(4)材质为碳钢,结构为长方体,五面密封焊接,另一面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炉门(5)连接,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炉门关闭时密封氟橡胶圈(6)与外层密封壳(4)压紧,实现整体密封;物料测温电偶(15)从弧形加热腔(18)顶部插入到物料中,监测料温变化,炉膛测温电偶(16)从长方体加热腔(19)侧面插入,用以监控炉温,压力变送器(17)的测压导管插入到外层密封壳4的外部排气管(11)中,用于监控炉膛压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油污固废热解炉,包括外层密封壳(4)和内层炉膛(1),内层炉膛(1)内设有长方体加热腔(19),其特征在于,在内层炉膛(1内的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设有弧形加热腔(18),长方体加热腔(19)上面和弧形加热腔(18)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长方体加热腔一面为进出料口,采用密封扣板(21)进行密封连接;在长方体加热腔的进出料口外相应的是连接在外层密封壳(4上的炉门(5),炉门(5)上镶嵌密封氟橡胶圈(6),炉门(5)关闭时密封氟橡胶圈(6)与外层密封壳(4)压紧,实现整体密封;
长方体加热腔(19)上下两层分别均匀插入多个沿长度方向的耐热钢管(20);多个个耐热钢管(20)与加热腔体焊接;每个耐热钢管(20)中间设有电加热元件(7);
氮气输送管(13)从炉体(20)下方插入长方体加热腔(19)中,输送管外壁与加热腔采用焊接方式连接密封,氮气输送管(13)在长方体加热腔(19)内分支成四支匀气管(14),在宽度方向平均布置在加热腔(19)底部,沿匀气管(14长度方向隔均匀设置多介出气孔;
馏份排气管(9)穿过外层密封壳(4),插入密封套管(10)中,密封套管(10)下部与外层密封壳(4)采用法兰进行密封连接,密封套管(10)上部与炉体外部排气管(11)采用法兰进行连接,外部排气管(11)外壁包裹电伴热带(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揭业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新风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