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25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包括内衬层和导气层,所述内衬层的内壁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内衬层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所述导气层,所述导气层接触所述内衬层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气槽。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气体封闭在管壁中防止其通过渗透外泄,并且具备将管体内封闭的气体安全排出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
本专利技术属于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
技术介绍
柔性非金属管具有耐腐蚀、承压能力高的优点,已经被油气田广泛应用于地面油水介质输送管道。目前的柔性非金属管普遍采用三层结构,其中内衬层和外保护层通常采用气体阻隔性差的聚乙烯材料制造,因此管孔内的气体组分可以通过渗透作用穿过内衬层,进而聚集在增强层内部产生较高的压力,进而导致管体破坏(如:内衬层坍塌、外保护层破损);而且油田产出流体中含有H2S,如果增强层中的气体继续渗透通过外保护层,则外泄的H2S气体将危害人员健康、污染环境。因此目前的柔性非金属复合管不能用于输送高压气体介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能够将气体封闭在管壁中防止其通过渗透外泄,并且具备将管体内封闭的气体安全排出的功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包括内衬层和导气层,所述内衬层的内壁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内衬层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所述导气层,所述导气层接触所述内衬层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气槽。进一步地,所述导气层包括若干根导气带,每根所述导气带上开设有所述导气槽,每根所述导气带螺旋缠绕在所述内衬层的外壁上,相邻两根所述导气带紧密贴合。进一步地,还包括贴合设置在所述导气层上的密封层。进一步地,还包括贴合设置在所述密封层上的增强层。进一步地,还包括贴合设置在所述增强层上的外保护层。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连接柔性非金属管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外卡套、内卡套、法兰盘、排气块和导气管,所述外卡套固定套设在所述外保护层的外壁上;所述内卡套的内壁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内卡套的一端与所述法兰盘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内卡套的另一端伸进所述内衬层的输送通道内,且所述内卡套的外壁固定在所述内衬层的内壁上;所述排气块套设在所述内卡套上,且所述排气块内开设有集气槽,所述排气块上还开设有与所述集气槽连通的排气道,所述导气管的一端与所述集气槽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导气槽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导气管伸入所述导气槽内的长度应超出所述外卡套和所述内卡套的端部。进一步地,所述排气块上远离所述法兰盘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导气槽数量相同且与所述集气槽连通的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导气管接头,所述导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导气管接头后伸进所述集气槽。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导气管接头与对应的所述导气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塞。进一步地,所述法兰盘上远离所述排气块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在内衬层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导气层,导气层接触内衬层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气槽,当内衬层的输送通道内的气体渗透内衬层后,渗透气体进入导气槽内,通过导气槽排出,在使用时,例如在导气槽上连接导气管,通过导气管将渗透的气体导入到外部的收集装置中。可见,与传统的柔性非金属管道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柔性非金属管道不会因渗透气体的聚集导致管道的破坏。进一步地,导气层包括若干根导气带,每根导气带上开设有导气槽,每根导气带螺旋缠绕在内衬层的外壁上,相邻两根导气带紧密贴合,这样设计的好处是,采用螺旋缠绕的方式能够防止因压力导致内衬层发生形变时,导气带仍能很好的贴合在内衬层上,进而确保导气槽能够较好的聚集渗透气体。进一步地,在导气层上设置有密封层,密封层能够将渗透气体有效的封闭在其内侧,即有效的防止有害气体的外泄。进一步地,在密封层上设置有增强层,增强层用以承载各类载荷此,如内部压强、外部压溃、轴向拉伸等。进一步地,还在增强层上设置有外保护层,保护层能够保护其内部的管体结构,防止外力损坏。进一步地,利用外卡套套设在外保护层外壁上,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与外保护层之间的固定,利用内卡套伸入内衬层的输送通道内,能够方便快速的实现与内衬层之间的固定;将排气块套设在内卡套上,且排气块内开设有集气槽,排气块上还开设有与集气槽连通的排气道,导气管的一端与集气槽连通,另一端与导气槽连通,即通过导气管将导气槽内的渗透气体导进集气槽内,集气槽将气体进行收集,并通过排气道排出并被外部收集装置收集;利用法兰盘快速的实现两根管道之间的对接固定。可见,利用连接装置,既能够快速的实现两根管道之间的对接,还能够将每根管道内的渗透气体进行导出并收集。进一步地,导气管伸入导气槽内的长度应超出外卡套和内卡套的端部,以确保卡套压紧导致导气槽局部变形后,仍能保证气路畅通。进一步地,排气块上远离法兰盘的一端开设有与导气槽数量相同且与集气槽连通的安装孔,每个安装孔内螺纹连接有一个导气管接头,导气管的一端穿过导气管接头后伸进集气槽,也就是说,每个导气槽对应一个安装孔,每个导气管与安装孔之间通过导气管接头固定连接,安装方便。进一步地,每个导气管接头与对应的导气槽之间设置有密封塞,密封塞能够防止导气槽内的渗透气体外泄。进一步地,法兰盘上远离排气块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能够防止两个对接的法兰盘之间发生气体泄漏现象。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柔性非金属管道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柔性非金属管道的内衬层与导气带的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柔性非金属管道的导气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柔性非金属管道的连接装置与柔性非金属管道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1-内衬层;2-导气层;2-1-导气带;2-2-导气槽;3-密封层;4-增强层;5-外保护层;6-外卡套;7-内卡套;8-法兰盘;9-排气块;9-1-第一组块;9-2-第二组块;10-导气管;11-集气槽;12-排气道;13-导气管接头;14-密封塞;15-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某一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由内至外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内衬层1、导气层2、密封层3、增强层4和外保护层5,也就是说,内衬层1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导气层2,导气层2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密封层3,密封层3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增强层4,增强层4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外保护层5,各层之间、各层内部可以是彼此独立的,可以是粘接的。内衬层1采用热塑性塑料通过挤塑工艺制造,内衬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层(1)和导气层(2),所述内衬层(1)的内壁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内衬层(1)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所述导气层(2),所述导气层(2)接触所述内衬层(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气槽(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衬层(1)和导气层(2),所述内衬层(1)的内壁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内衬层(1)的外壁上贴合设置有所述导气层(2),所述导气层(2)接触所述内衬层(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若干导气槽(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层(2)包括若干根导气带(2-1),每根所述导气带(2-1)上开设有所述导气槽(2-2),每根所述导气带(2-1)螺旋缠绕在所述内衬层(1)的外壁上,相邻两根所述导气带(2-1)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合设置在所述导气层(2)上的密封层(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合设置在所述密封层(3)上的增强层(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贴合设置在所述增强层(4)上的外保护层(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非金属管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柔性非金属管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外卡套(6)、内卡套(7)、法兰盘(8)、排气块(9)和导气管(10),所述外卡套(6)固定套设在所述外保护层(5)的外壁上;所述内卡套(7)的内壁形成输送通道,所述内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楠戚东涛张冬娜齐国权李厚补魏斌蔡雪华邵晓东丁晗孔鲁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