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茂专利>正文

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11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包括顶杆、底管和连接机构,所述顶杆包括主杆部和副杆部,所述副杆部同轴心设置在主杆部的下端,且副杆部与主杆部一体成型,所述底管包括连接部和导流管,所述连接部安装在副杆部的下端,且连接部与副杆部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同轴心设置在连接部的下端,且导流管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来选择合适数量的顶杆、底管和连接机构,然后通过连接机构将其依次稳定的连接起来即可使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相对扣合的弧形板来将底管的下端和顶杆的上端稳定的连接起来,通过弧形板上的配合槽来对主杆部上的第一限位环和导流管上的第二限位环进行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油杆
,具体为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
技术介绍
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抽油杆单根长度为7.62或8米、9.14m,材质一般是低碳合金钢经过调质处理,在油管内用内螺纹箍一根根连接起来一直延伸到地下油层处的活塞上,通过往复运动来泵油.目前的油井长度一般在两千米左右,以胜利油田为例,最深的可以达到三千余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抽油杆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抽油杆会不断的活动,这样就会造成抽油杆磨损的情况,同时也会大大的降低抽油杆的耐腐蚀性,而且传统的抽油杆结构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这样抽油杆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性较差,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折损的情况,不利于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旨在改善现有的抽油杆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抽油杆会不断的活动,这样就会造成抽油杆磨损的情况,同时也会大大的降低抽油杆的耐腐蚀性,而且传统的抽油杆结构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这样抽油杆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性较差,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折损的情况,不利于长时间使用,而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抽油杆的中部容易因为油液中携带的泥沙造成堵塞的情况,不利于抽油杆连续进行作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包括顶杆、底管和连接机构,所述顶杆包括主杆部和副杆部,所述副杆部同轴心设置在主杆部的下端,且副杆部与主杆部一体成型,所述底管包括连接部和导流管,所述连接部安装在副杆部的下端,且连接部与副杆部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同轴心设置在连接部的下端,且导流管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机构转动安装在导流管的下端,解决了现有的抽油杆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抽油杆会不断的活动,这样就会造成抽油杆磨损的情况,同时也会大大的降低抽油杆的耐腐蚀性,而且传统的抽油杆结构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这样抽油杆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性较差,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折损的情况,不利于长时间使用,而且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抽油杆的中部容易因为油液中携带的泥沙造成堵塞的情况,不利于抽油杆连续进行作业的问题,通过对顶杆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主杆部进行与连接机构进行相互配合使用,同时通过对副杆部的设置来稳定的安装在底管的内部,保证副杆部与底管之间可以稳定的转动配合使用,通过对底管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连接部来配合副杆部进行使用,同时通过对导流管的设置来配合安装连接机构来使用,进而通过连接机构来将顶杆和底管相互连接起来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主杆部的头部设置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与主杆部同轴心设置,且第一限位环与主杆部一体成型,通过对第一限位环的设置来保证主杆部可以与弧形板进行配合使用,保证主杆部可以与弧形板稳定的相对转动。进一步的,所述副杆部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副杆部一体成型,通过对定位块的结构设置来保证副杆部可以稳定的安装在环形槽的内部,保证副杆部与连接部相对进行转动连接,所述定位块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与定位块固定连接,通过对密封环的结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定位块与连接部更好的进行密封使用。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中部设置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环形槽,所述定位块与环形槽密封转动连接,通过对环形槽的设置来保证定位块稳定的在内部进行转动,同时也可以保证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导流管同轴心设置,且第二限位环与导流管一体成型,所述导流管的下端还设置有内管,所述内管与导流管一体成型,通过对第二限位环的设置来保证与配合槽进行相互配合,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导流管可以稳定的进行转动,通过对内管的设置来稳定的插入到副杆部中,保证导流管与副杆部可以更好的进行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机构由两个相互扣合的弧形板构成,所述弧形板的头部对称设置有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与弧形板固定连接,且弧形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对弧形板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更好的进行相对扣合使用,同时通过连接耳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将两侧的弧形板来呢及固定起来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板上还设置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对称设置在弧形板的内侧面上,所述弧形板的外侧面上还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导向斜槽,通过对配合槽的设置来保证使用者可以稳定的通过弧形板来将两侧的顶杆和底管连接起来的目的,通过对导向斜槽的设置来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弧形板可以更好的进行转动。进一步的,所述主杆部的中部还安装有过滤壳,所述过滤壳与主杆部卡合固定,所述过滤壳包括弧形壳和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安装在弧形壳的上端面,且安装壳与弧形壳一体成形,通过对过滤壳的设置来保证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当抽油杆内部的油液流入到主杆部的时候可以首先经过安装壳上端的转盘,油液会从转盘上的导流斜槽流入到安装壳的中部,由于安装壳是倾斜设置,所以油液流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盘稳定的进行转动,这样就可以保证对油液有移动的搅动,避免单一方向流动过程中容易出现泥沙堆积,堵塞油管的情况,而且油液进入到安装壳以后会通过过滤板再次进行过滤,最后油液就可以流入到下端的弧形壳中,从弧形壳上不同的孔径和方向流出,进而达到避免堵塞的目的,通过对弧形壳的设置来便于对油液进行分流使用,同时通过对安装壳的设置来稳定的安装转盘来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壳的侧面安装有环形过滤棉,所述环形过滤棉的中部开设有导流槽,且环形过滤棉与弧形壳固定连接,通过对环形过滤棉的设置来保证过滤壳可以更好的在主杆部的中部进行安装固定,同时如果油液经过环形过滤棉后也可以进入到导流槽的内部,最后通过导流槽稳定的进入到弧形壳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壳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板,且安装壳的中还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头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中部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导流斜槽,通过对过滤板的设置来保证对流经过的油液进行过滤使用,同时通过对支撑架的设置来稳定的安装转盘来使用,保证转盘可以稳定的与安装壳转动配合,同时通过对导流斜槽的设置来保证油液流经过转盘以后可以带动转盘稳定转动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传统的抽油杆结构和使用过程加以研究,设计出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来选择合适数量的顶杆、底管和连接机构,然后通过连接机构将其依次稳定的连接起来即可使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相对扣合的弧形板来将底管的下端和顶杆的上端稳定的连接起来,通过弧形板上的配合槽来对主杆部上的第一限位环和导流管上的第二限位环进行限位,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两侧的顶杆和底管可以更好的进行配合连接使用,并且使用者可以通过螺栓来将两侧的弧形板稳定的连接起来,保证两侧的顶杆和底管既可以相对转动,又可以稳定的进行密封使用,并且顶杆上的定位块稳定的卡合在连接部的环形槽内部,保证顶杆和底管之间也可以稳定的相对转动,并且通过对密封环的设置来保证定位块与连接部稳定的进行转动,这样在使用的过程中即使抽油杆上下相对发生转动,也不会因为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包括顶杆(1)、底管(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包括主杆部(11)和副杆部(12),所述副杆部(12)同轴心设置在主杆部(11)的下端,且副杆部(12)与主杆部(11)一体成型,所述底管(2)包括连接部(21)和导流管(22),所述连接部(21)安装在副杆部(12)的下端,且连接部(21)与副杆部(12)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22)同轴心设置在连接部(21)的下端,且导流管(22)与连接部(2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机构(3)转动安装在导流管(22)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包括顶杆(1)、底管(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包括主杆部(11)和副杆部(12),所述副杆部(12)同轴心设置在主杆部(11)的下端,且副杆部(12)与主杆部(11)一体成型,所述底管(2)包括连接部(21)和导流管(22),所述连接部(21)安装在副杆部(12)的下端,且连接部(21)与副杆部(12)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22)同轴心设置在连接部(21)的下端,且导流管(22)与连接部(2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机构(3)转动安装在导流管(22)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部(11)的头部设置第一限位环(111),所述第一限位环(111)与主杆部(11)同轴心设置,且第一限位环(111)与主杆部(1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杆部(12)上设置有定位块(121),所述定位块(121)与副杆部(12)一体成型,所述定位块(121)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密封环(122),所述密封环(122)与定位块(1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的中部设置有与定位块(121)相配合的环形槽(123),所述定位块(121)与环形槽(123)密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2)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环(221),所述第二限位环(221)与导流管(22)同轴心设置,且第二限位环(221)与导流管(22)一体成型,所述导流管(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茂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