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茂专利>正文

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11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包括顶杆、底管和连接机构,所述顶杆包括主杆部和副杆部,所述副杆部同轴心设置在主杆部的下端,且副杆部与主杆部一体成型,所述底管包括连接部和导流管,所述连接部安装在副杆部的下端,且连接部与副杆部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同轴心设置在连接部的下端,且导流管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的尺寸来选择合适数量的顶杆、底管和连接机构,然后通过连接机构将其依次稳定的连接起来即可使用,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使用者可以通过相对扣合的弧形板来将底管的下端和顶杆的上端稳定的连接起来,通过弧形板上的配合槽来对主杆部上的第一限位环和导流管上的第二限位环进行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抽油杆
,具体为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
技术介绍
抽油杆是抽油机井的细长杆件,它上接光杆,下接抽油泵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抽油杆单根长度为7.62或8米、9.14m,材质一般是低碳合金钢经过调质处理,在油管内用内螺纹箍一根根连接起来一直延伸到地下油层处的活塞上,通过往复运动来泵油.目前的油井长度一般在两千米左右,以胜利油田为例,最深的可以达到三千余米。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抽油杆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抽油杆会不断的活动,这样就会造成抽油杆磨损的情况,同时也会大大的降低抽油杆的耐腐蚀性,而且传统的抽油杆结构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这样抽油杆在使用过程中灵活性较差,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折损的情况,不利于长时间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旨在改善现有的抽油杆结构简单,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抽油杆会不断的活动,这样就会造成抽油杆磨损的情况,同时也会大大的降低抽油杆的耐腐蚀性,而且传统的抽油杆结构采用固定连接的方式,这样抽油杆在使用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包括顶杆(1)、底管(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包括主杆部(11)和副杆部(12),所述副杆部(12)同轴心设置在主杆部(11)的下端,且副杆部(12)与主杆部(11)一体成型,所述底管(2)包括连接部(21)和导流管(22),所述连接部(21)安装在副杆部(12)的下端,且连接部(21)与副杆部(12)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22)同轴心设置在连接部(21)的下端,且导流管(22)与连接部(2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机构(3)转动安装在导流管(22)的下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包括顶杆(1)、底管(2)和连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1)包括主杆部(11)和副杆部(12),所述副杆部(12)同轴心设置在主杆部(11)的下端,且副杆部(12)与主杆部(11)一体成型,所述底管(2)包括连接部(21)和导流管(22),所述连接部(21)安装在副杆部(12)的下端,且连接部(21)与副杆部(12)转动连接,所述导流管(22)同轴心设置在连接部(21)的下端,且导流管(22)与连接部(21)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机构(3)转动安装在导流管(22)的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部(11)的头部设置第一限位环(111),所述第一限位环(111)与主杆部(11)同轴心设置,且第一限位环(111)与主杆部(11)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杆部(12)上设置有定位块(121),所述定位块(121)与副杆部(12)一体成型,所述定位块(121)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密封环(122),所述密封环(122)与定位块(12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的中部设置有与定位块(121)相配合的环形槽(123),所述定位块(121)与环形槽(123)密封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腐蚀的抽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22)上还设置有第二限位环(221),所述第二限位环(221)与导流管(22)同轴心设置,且第二限位环(221)与导流管(22)一体成型,所述导流管(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茂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