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1123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包括N开井层段,在第一开井层段至第N开井层段中分别下入有第一开套管至第N开套管,第M开井层段中具有复杂层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二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二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在复杂层段的位置套设一膨胀管,膨胀管能够径向膨胀在复杂层段的井壁上,膨胀管膨胀后的内径大于第M开套管的外径,且小于第M‑1开套管的内径。膨胀管的上端位于复杂层段的上方,膨胀管的下端位于复杂层段的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井身结构,以膨胀管作为应急套管来拓展套管层次,在上部井身结构已定的情况下,既能封固易漏、易塌等复杂层段,以使井眼稳定,且钻井过程可控,又能保证下部留有足够井眼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石油钻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特别适用于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钻遇易漏、易塌等复杂多发地层的处理。
技术介绍
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一般会根据地层情况预先设计好钻井时的套管层次以及各钻头和各套管的尺寸,若该井的邻井存在复杂层段,在预先设计时还会参考邻井的复杂层段所在的位置,使得第某开套管能够封隔该复杂层段。例如,以图1和图2中示出的常规三开水平井的井身结构,预先设计时根据邻井的复杂层段位置预估该水平井的复杂层段07在井深位置2830m~2890m为例,预先设计的钻井方案为:一开:使用Φ444.5mm的钻头钻至500m的井深位置,形成第一开井眼01,然后下Φ339.7mm的第一开套管04至500m的井深位置,第一开套管04水泥浆返至地面,封固易漏表层并安装井口装置;二开:使用Φ311.2mm的钻头钻至2890m的井深位置(也即钻至预估的复杂层段07的位置底部),形成第二开井眼02,然后下Φ244.5mm的第二开套管05至2890m的井深位置,第二开套管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包括N开井层段,在第一开井层段至第N开井层段中分别下入有第一开套管至第N开套管,第M开井层段中具有复杂层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二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二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其特征在于,/n在所述复杂层段的位置套设一膨胀管,所述膨胀管能够径向膨胀在所述复杂层段的井壁上,所述膨胀管膨胀后的内径大于第M开套管的外径,且小于第M-1开套管的内径;所述膨胀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复杂层段的上方,并能够径向膨胀在第M-1开套管的下端内壁上,所述膨胀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复杂层段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包括N开井层段,在第一开井层段至第N开井层段中分别下入有第一开套管至第N开套管,第M开井层段中具有复杂层段,其中,N为大于等于二的正整数,M为大于等于二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复杂层段的位置套设一膨胀管,所述膨胀管能够径向膨胀在所述复杂层段的井壁上,所述膨胀管膨胀后的内径大于第M开套管的外径,且小于第M-1开套管的内径;所述膨胀管的上端位于所述复杂层段的上方,并能够径向膨胀在第M-1开套管的下端内壁上,所述膨胀管的下端位于所述复杂层段的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管的上端外壁套设有多个第一密封环,各所述第一密封环能够紧贴在所述第M-1开套管的下端内壁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一密封环沿所述膨胀管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均为0.35~0.4m,各所述第一密封环按照每4.5m均匀布置有8~10个所述第一密封环进行排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管层次拓展的井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膨胀管的下部外壁套设有多个第二密封环,各所述第二密封环能够紧贴在所述复杂层段的内壁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璟邹灵战汪海阁路宗羽徐丙贵熊超周翠平崔柳卓鲁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