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建强专利>正文

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110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包括帘体和设置于帘体上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第三转动轮以及第四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齿;所述第一主动齿上齿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所述第一从动齿和第二转动轮齿合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无拉帘美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拉绳,用手向上拖或向下拉帘体,实现帘体的上升或下降,通过各个转动轮之间的传动和弹片的弹性能力,使帘体在无外力作用时处于动平衡状态,即帘体不会自行上升或下降,实现遮阳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
本专利技术涉及窗帘
,尤其涉及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
技术介绍
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现有窗帘大多采用拉绳来控制其升降,调节其遮挡高度和采光程度,需要较大的力去拉拉绳,且操作麻烦,外露的拉绳可能与人体发生缠绕颈部等意外,尤其是对家长小孩构成安全隐患,还影响美观性;少数利用重力平衡的窗帘,其内部构件以及其受力方向易偏斜,造成窗帘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差,影响其使用寿命,导致用户的使用体验感不好。基于此,如何设计一种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是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包括帘体和设置于帘体上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第三转动轮以及第四转动轮;所述第一转动轮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齿;所述第一主动齿上齿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所述第一从动齿和第二转动轮齿合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轮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主动齿;所述第二主动齿上齿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所述第二从动齿和第三转动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和第三转动轮齿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上卷绕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轮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固定在帘体的一侧;所述第四转动轮上卷绕有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二连接绳的一端固定在第四转动轮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固定在帘体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轮上卷绕有弹片;所述弹片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动轮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轮上。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所述第一连接绳的卷绕方向与第二连接绳的卷绕方向相反;所述弹片的卷绕方向和第一连接绳的卷绕方向相同。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所述弹片为不锈钢带或铜质金属带。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所述第一主动齿、第一从动齿、第二主动齿以及第二从动齿的直径相等。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所述第二转动轮和第三转动轮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所述帘体包括上横板、下横板以及帘片组;所述上横板和下横板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帘片组设置于上横板和下横板之间,且其上端固定在上横板上,下端固定在下横板上;所述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都穿过上横板和帘片组并和下横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板上设置有第一磁块;所述安装架上安装有第二磁块;所述上横板和安装架之间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配合拆卸式连接。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所述第一从动齿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二从动齿设置为至少一个。优选的,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所述第一主动齿上齿合有至少一个第一平衡轮;所述第二主动齿上齿合有至少一个第二平衡轮。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无拉帘美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拉绳,用手向上拖或向下拉帘体,实现帘体的上升或下降,通过各个转动轮之间的传动和弹片的弹性能力,使帘体在无外力作用时处于动平衡状态,即帘体不会自行上升或下降,实现遮阳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各个转动轮之间的传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弹片的安装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各转动轮的转动安装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参见附图,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包括帘体1和设置于帘体1上部的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轮22、第二转动轮23、第三转动轮24以及第四转动轮25;所述第一转动轮22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齿221;所述第一主动齿221上齿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222;所述第一从动齿222和第二转动轮23齿合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轮25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主动齿251;所述第二主动齿251上齿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252;所述第二从动齿252和第三转动轮24齿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23和第三转动轮24齿合连接;为了实现第一转动轮22、第二转动轮23、第三转动轮24以及第四转动轮25的转动安装,第一转动轮22、第二转动轮23、第三转动轮24以及第四转动轮25上都安装有短轴26;短轴26通过轴承27和安装槽2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轮22上卷绕有第一连接绳223;所述第一连接绳2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轮22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2固定在帘体1的一侧;所述第四转动轮25上卷绕有第二连接绳253;所述第二连接绳253的一端固定在第四转动轮25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2固定在帘体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轮23上卷绕有弹片231;所述弹片23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动轮23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轮24上;弹片231卷绕后相当于一个弹簧,其被拉动张开后,具有弹性回缩卷绕的能力;处于平衡状态的无拉帘,其弹片231的弹性回缩卷绕力和帘体1所受到的重力相等;根据帘体1的宽度、长度等参数、帘片数和弹片的弹力、行程等因素进行计算和多次实验测试,与弹片231弹性回缩卷绕力相对应的帘体1的重力,在根据重力设计帘体宽度、长度、帘片数等;实现无拉帘的动平衡;本专利技术的无拉帘美观性好,操作简单,不需要使用拉绳,用手向上拖或向下拉帘体,实现帘体的上升或下降,通过各个转动轮之间的传动和弹片的弹性能力,使帘体在无外力作用时处于动平衡状态,即帘体不会自行上升或下降,实现遮阳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绳223的卷绕方向与第二连接绳253的卷绕方向相反;使第一连接绳223上升或下降时,第二连接绳253同样处于上升或下降状态,实现帘体1的上升或下降;所述弹片231的卷绕方向和第一连接绳223的卷绕方向相同;使第一连接绳223收放时,弹片231同样对应的处于收或放的状态。优选的,所述弹片231为不锈钢带或铜质金属带;利用不锈钢带或铜质金属带的弹性,使帘体1处于平衡状态。优选的,所述第一主动齿221、第一从动齿222、第二主动齿251以及第二从动齿252的直径相等;所述第一从动齿222的直径为m;第一主动齿221、第一从动齿222、第二主动齿251以及第二从动齿252设计为相同直径的齿轮;一方面方便制作,另一方面齿合性好,保证了传动时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轮23和第三转动轮24的直径相同;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帘体(1)和设置于帘体(1)上部的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轮(22)、第二转动轮(23)、第三转动轮(24)以及第四转动轮(25);/n所述第一转动轮(22)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齿(221);所述第一主动齿(221)上齿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222);所述第一从动齿(222)和第二转动轮(23)齿合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轮(25)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主动齿(251);所述第二主动齿(251)上齿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252);所述第二从动齿(252)和第三转动轮(24)齿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23)和第三转动轮(24)齿合连接;/n所述第一转动轮(22)上卷绕有第一连接绳(223);所述第一连接绳(2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轮(22)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2)固定在帘体(1)的一侧;所述第四转动轮(25)上卷绕有第二连接绳(253);所述第二连接绳(253)的一端固定在第四转动轮(25)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2)固定在帘体(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轮(23)上卷绕有弹片(231);所述弹片(23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动轮(23)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轮(2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帘体(1)和设置于帘体(1)上部的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设置有安装槽(21);所述安装槽(21)内从左至右依次转动设置有第一转动轮(22)、第二转动轮(23)、第三转动轮(24)以及第四转动轮(25);
所述第一转动轮(22)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一主动齿(221);所述第一主动齿(221)上齿合连接有第一从动齿(222);所述第一从动齿(222)和第二转动轮(23)齿合连接;所述第四转动轮(25)上同轴固定设置有第二主动齿(251);所述第二主动齿(251)上齿合连接有第二从动齿(252);所述第二从动齿(252)和第三转动轮(24)齿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轮(23)和第三转动轮(24)齿合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轮(22)上卷绕有第一连接绳(223);所述第一连接绳(223)的一端固定在第一转动轮(22)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2)固定在帘体(1)的一侧;所述第四转动轮(25)上卷绕有第二连接绳(253);所述第二连接绳(253)的一端固定在第四转动轮(25)上,另一端穿过安装架(2)固定在帘体(1)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转动轮(23)上卷绕有弹片(231);所述弹片(231)的一端固定在第二转动轮(23)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三转动轮(2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衡系统的无拉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绳(223)的卷绕方向与第二连接绳(253)的卷绕方向相反;所述弹片(231)的卷绕方向和第一连接绳(223)的卷绕方向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弹片式动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程建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