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国强专利>正文

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08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包括电机、光电头固定杆、导向杆、绕线盘、牵引线、导向块和限位开关,绕线盘与电机输出轴相连,牵引线缠绕在绕线盘上,牵引线的外端与导向块相连,光电头固定杆连接在导向块上,导向块沿导向杆上下滑动,限位开关设于导向杆或检测台架上。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升降机构进行检表和换表时,每次更换被校表方便快捷,使校验装置的操作面简洁有序,而且换表后光电头定位精确,大大简化了原光电头的自身结构,在每次检测被检表时重复性很好,基本每一次换表均不需要重新对焦,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用于仪表校验装置上的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尤其是 用于电能表校验装置的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在电能表校验装置上的光电头调节机构一般多是旋转上翻式的,这种调节机构有几个缺点,第一,操作面上器件繁杂;第二,在更换被校表时 表与光电头经常要碰撞;第三,由于光电头自身调节机构过多且锁定性不好而 带来对焦点的重复性不好,几乎每次检测都要重新对焦。另外在燃气表检测装 置上虽然已有升降式的调节机构,但它是气动的,不但体积庞大,在没有气源 的环境里也不能应用,更不能多层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用电机驱动的升降式的光电 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它可使校验装置的操作面简洁有序,在更换被校表时方 便快捷,不仅大大简化了原光电头的自身结构,使换表后的重复性更好,基本 每一次换表均不需要重新对焦,而且还能一层或多层应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包括电机、 光电头固定杆、导向杆、绕线盘、牵引线、导向块和限位开关,所述绕线盘与 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牵引线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所述牵引线的外端与 所述导向块相连,所述光电头固定杆连接在所述导向块上,所述导向块沿所述 导向杆上下滑动,所述限位开关设于所述导向杆或检测台架上。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它还包括有伸缩套、伸缩杆和定位件, 所述伸缩套固定在所述导向块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光电头固定杆 上,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置于所述伸缩套内并由所述定位件将两者连在一起。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所述导向块上内嵌开口直线轴承,所 述导向杆穿套在所述开口直线轴承内。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所述导向块的内侧设有开口槽。 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它还包括上、下限位机构和两组分牵 引部件,所述光电头固定杆和导向杆分别有两根,所述两根导向杆设于所述光 电头固定杆的两侧,所述导向块有上、下两对,每一对分别与所述光电头固定 杆的两端相连,所述一组分牵引部件包括牵引绳和滑轮,所述另一组分牵引部 件包括牵引绳和滑轮组,所述两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牵引线的外端固定相连, 所述两牵引绳的另一端通过滑轮或滑轮组后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下导向块 固定相连。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所述上、下限位机构分别包括限位直 棒、限位直棒座和限位横棒,所述限位横棒固定在所述导向块的侧面,所述限 位直棒安装在所述限位直棒座上,所述相对应的限位横棒与限位直棒在同一横 线上,所述上、下两对限位直棒和限位横棒相互错位。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所述限位直棒螺接在所述限位直棒座上。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所述下导向块上螺接有一顶棒。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它还也括底导向块,所述底导向块设 于所述下导向导体下面并沿所述导向杆上下滑动,所述下导向块内设有一通孔, 在所述底导向块上面连接有一导向棒导入所述下导向块的通孔内。上述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在所述光电头固定杆的一侧设有一圆 孔,另一侧设有一椭圆孔,该二孔分别连接所述伸缩杆。本技术由于釆用了上述技术结构,使用时先驱动电机,绕线盘即拖动牵 引线,同时带动导向块和光电头固定杆向上移动,到指定高度后,导向块触发限 位开关,电机停止工作,光电头固定杆即停留在高处,使检验装置的搡作面呈现 空阔。经过更换被校表后,再次驱动电机,电机逆转,绕线盘放松牵引线,在 重力作用下,导向块和光电头固定杆下降,至检测位置时,导向块触发限位开 关,电机停止工作,导向块及光电头固定杆即停止下降,此时光电头的光点正 好与被检表的受检点聚焦。由于换表时把光电头提升到高处,远离了被检表, 每次更换被校表时方便快捷,使校验装置的操作面简洁有序。同时,由于导向 杆、导向块、限位开关或限位棒结构定位精确,大大简化了原光电头的自身结构,在每次检测被检表时重复性很好,基本每一次换表均不需要重新对焦,极 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减轻了劳动强度。本技术结构中,采用两根光电 头固定杆及配套结构,可实现两层应用(当然,也可釆用多根的配套结构,从 而实现多层应用的目的)。操作时,电机驱动绕线盘,拖动牵引线带动两组分牵 引部件把两边的底导向块提升,底导向块随即把停靠在下限位直棒上的下导向 块带上,并同时带动了连接在下导向块上的光电头固定杆,上升至一定高度后下 导向块上的顶棒又把停靠在上限位直棒上的上导向块顶上,又同时带动了连接 在上导向块上的光电头固定杆,到指定高度后,底导向块触发限位开关,电机停 止工作,两根光电头固定杆即停留在高处。更换被校表后,再次驱动电机,在 重力作用下,上、下导向块及底导向块一起下降,在上导向块的限位横棒碰到 上限位直棒后,上导向块以及所连接的光电头固定杆即停止下降,这时上排光 电头的光点正好与上排被检表的受检点聚焦。由于下导向块的限位横棒与上导 向块的限位横棒互相错位,下导向块及底导向块不受阻碍继续下移,在下导向 块的限位横棒碰到下限位直棒后,下导向块以及所连接的光电头固定杆亦停止 下降,这时下排光电头的光点正好与下排被检表的受检点聚焦。与此同时,底 导向块触发限位开关,电机停止工作。这样就达到两层应用的效果。在下导向 块下设置底导向块并将底导向块导向棒导入下导向块内,可以使机构更可靠一 些,移动时使导向块不会变动方向,而且在调整光电头的时候电机也不会受到 拉力,还可避免因电机滞后面可能引起的牵引绳松动弯曲。导向块和光电头固 定杆之间通过伸缩套、伸缩杆的连接结构相连,在工作时可通过拉拔伸缩杆来 调节光电头固定杆与被检表之间的距离。限位直棒螺接在限位直棒座上,工作 时可通过旋转限位直棒来上下调节光电头固定杆与被检表的高度距离。导向块 的内侧设有开口槽,可便于上下移动时导向块不与导向杆的安装固定件相触碰。 下导向块上螺接的顶棒可调节上下光电头升降杆之间的距离,在下导向块上移 时可在所需高度位置由顶棒把上导向块同步顶上。利用下导向块内所设的通孔 和底导向块上所设的导向棒,在上下移动时起到定位作用。光电头固定杆一恻 所设的椭圆孔可消除光电头固定杆在升降时可能产生的因不平衡而带来的咬死 现象。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电机与牵引机构的结构和传动方式示意图3是导向杆与检测台架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4是相对于图3的正视结构示意图5是图3中下导向块和底导向块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6是图4中上导向块部分的横向剖视示意图7是图4中下导向块部分的横向剖视示意图8是图4中底导向块部分的横向剖视示意图9是伸缩套、伸缩杆和光电头升降杆的结构剖视示意图10是滑轮安装的结构剖视示意图ll是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在检测台架上检表时的示意图; 图12是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在检测台架上检表结東待换表时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包括导向杆l、纵向滑轮2、 滑轮轴3、左牵引钢丝绳4、横向滑轮5、导向杆固定螺6、导向杆固定条7、并线 片8、牵引线9、开口直线轴承IO 、定位螺钉ll、上导向块12、顶棒13、下导向 块15、底导向块导向棒16、底导向块17、限位开关18、绕线盘19、电机20、下 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头固定支架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电机、光电头固定杆、导向杆、绕线盘、牵引线、导向块和限位开关,所述绕线盘与所述电机输出轴相连,所述牵引线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所述牵引线的外端与所述导向块相连,所述光电头固定杆连接在所述导向块上,所述导向块沿所述导向杆上下滑动,所述限位开关设于所述导向杆或检测台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汪国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