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件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07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紧固件驱动器,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气缸,以及定位在气缸内并可在气缸内移动的活塞。紧固件驱动器还包括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的鼻架,以及驱动叶片。紧固件被驱动通过紧固件驱动轨道。驱动叶片附接到活塞并且可与活塞一起移动以驱动紧固件通过紧固件驱动轨道。驱动叶片包括用于在鼻架内引导驱动叶片的轴向引导突出部,并且其中轴向引导突出部在驱动叶片的远端之前终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紧固件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紧固件驱动器,特别是电动紧固件驱动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与电动紧固件驱动器一起使用的驱动叶片(driverblade)和鼻架(nosepiece)。
技术介绍
本领域中已知有用于将紧固件(例如,钉子,平头钉,U形钉(staple)等)驱动到工件中的各种紧固件驱动器。这些紧固件驱动器利用本领域中已知的各种装置(例如,由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电能,飞轮机构等)进行操作,以将驱动叶片从上止点位置驱动到下止点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驱动器,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气缸,定位在气缸内并可在气缸内移动的活塞,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的鼻架,紧固件被驱动通过紧固件驱动轨道,以及驱动叶片,其附接到活塞并且可与活塞一起移动以驱动紧固件通过紧固件驱动轨道。驱动叶片包括用于在鼻架内引导驱动叶片的轴向引导突出部。轴向引导突出部在驱动叶片的远端之前终止。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轴向引导突出部被定向成平行于驱动叶片的纵向轴线。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轴向引导突出部从驱动叶片沿横向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鼻架包括沿着鼻架的长度延伸的凹部,并且凹部被构造成接收轴向引导突出部。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鼻架包括纵向引导槽,紧固件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并且纵向引导槽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鼻架包括平行引导肋,平行引导肋从鼻架的内表面延伸,从而限定纵向引导槽的延伸。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驱动叶片的轴向引导突出部的凹部定位在纵向引导槽内并且在平行引导肋之间。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驱动轨道至少部分地由纵向引导槽和平行引导肋限定。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叶片包括沿驱动叶片的、朝向鼻架的表面延伸的细长凹部。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紧固件驱动操作期间,驱动叶片可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在驱动叶片的第一位置中,紧固件驱动轨道内的紧固件的上部被接收在平行引导肋之间,并且紧固件的下部被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平行引导肋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驱动叶片中的细长凹部内。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从紧固件中的一个的冠部到鼻架的远端的长度与紧固件驱动器的总长度的比率小于25%。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鼻架支撑紧固件中的一个的长度的大约90%。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驱动器,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气缸,定位在气缸内和可在气缸内移动的活塞,附接到活塞并可在紧固件驱动操作期间可与活塞一起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驱动叶片,以及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的鼻架,驱动叶片驱动紧固件通过紧固件驱动轨道。鼻架包括纵向引导槽以及平行肋,紧固件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平行肋从鼻架的内表面延伸从而限定纵向引导槽的延伸。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叶片与平行引导肋部分重叠,从而允许紧固件的第一部分被接收在平行引导肋中,以及紧固件的较低的第二部分被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纵向引导槽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并且被构造成接收驱动叶片的一部分。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叶片包括用于在鼻架内引导驱动叶片的轴向引导突出部。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轴向引导突出部在驱动叶片的远端之前终止。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鼻架包括沿着鼻架的长度延伸的凹部,并且凹部被构造成接收轴向引导突出部。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接收驱动叶片的轴向引导突出部的凹部定位在纵向引导槽内并且在平行引导肋之间。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驱动轨道至少部分地由纵向引导槽和平行引导肋限定。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叶片包括沿驱动叶片的、朝向鼻架的表面延伸的细长凹部。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驱动叶片的第一位置中,紧固件驱动轨道内的紧固件的上部被接收在平行引导肋之间,并且紧固件的下部被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平行引导肋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驱动叶片中的细长凹部内。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的第一部分为紧固件的长度的大约35%,并且紧固件的第二部分为紧固件的长度的大约55%。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紧固件的第三部分延伸超过平行引导肋的远端。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从紧固件中的一个的冠部到鼻架的远端的长度与紧固件驱动器的总长度的比率小于25%。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鼻架支撑紧固件中的一个的长度的大约90%。在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紧固件驱动器,其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气缸,定位在气缸内并可在气缸内移动的活塞,附接到活塞并且可在紧固件驱动操作期间与活塞一起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的驱动叶片,以及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的鼻架,驱动叶片驱动紧固件通过紧固件驱动轨道。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驱动叶片与鼻架的一部分部分重叠,并且从紧固件中的一个的冠部到鼻架的远端的长度与鼻架的总长度的比率小于25%。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从紧固件中的一个的冠部到鼻架的远端的长度与紧固件驱动器的总长度的比率为22%。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鼻架支撑紧固件中的一个的长度的大约90%。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鼻架包括纵向引导槽以及平行引导肋,紧固件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平行引导肋从鼻架的内表面延伸,从而限定纵向引导槽的延伸,紧固件也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驱动叶片包括沿驱动叶片的、朝向鼻架的表面延伸的细长凹部。在驱动叶片的第一位置中,紧固件驱动轨道内的紧固件的上部被接收在平行引导肋之间,并且紧固件的下部被接收在纵向引导槽中。当驱动叶片处于第二位置时,平行引导肋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驱动叶片中的细长凹部内。通过考虑以下详细描述和附图,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方面将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透视图。图2是图1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鼻架组件的透视图。图3是图1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鼻架组件的透视图,其中鼻架被移除。图4是图1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鼻架组件的放大透视图。图5A是图1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鼻架和驱动叶片的底部透视图。图5B是图5A的鼻架和驱动叶片的剖视图。图6A是图1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鼻架的底部透视图,示出了位于紧固件驱动轨道中的紧固件。图6B是图6A的鼻架和紧固件的反向透视图。图7是图1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驱动叶片的透视图。图8是图1的电动紧固件驱动器的鼻架的底部透视图。图9是图1的紧固件驱动器的侧视图。图10是图2的鼻架组件的前视图,其中部分被移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n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n活塞,其定位在所述气缸内并可在所述气缸内移动;/n鼻架,其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紧固件被驱动通过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以及/n驱动叶片,其附接到所述活塞并可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以驱动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n其中,所述驱动叶片包括用于在所述鼻架内引导所述驱动叶片的轴向引导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轴向引导突出部在所述驱动叶片的远端之前终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131 US 62/799,1411.一种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活塞,其定位在所述气缸内并可在所述气缸内移动;
鼻架,其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紧固件被驱动通过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以及
驱动叶片,其附接到所述活塞并可与所述活塞一起移动,以驱动所述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
其中,所述驱动叶片包括用于在所述鼻架内引导所述驱动叶片的轴向引导突出部,并且其中,所述轴向引导突出部在所述驱动叶片的远端之前终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导突出部被定向成平行于所述驱动叶片的纵向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引导突出部从所述驱动叶片沿横向于所述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架包括沿着所述鼻架的长度延伸的凹部,并且其中,所述凹部被构造成接收所述轴向引导突出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架包括纵向引导槽,所述紧固件接收在所述纵向引导槽中,并且其中,所述纵向引导槽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鼻架包括平行引导肋,所述平行引导肋从所述鼻架的内表面延伸,从而限定所述纵向引导槽的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接收所述驱动叶片的所述轴向引导突出部的所述凹部定位在所述纵向引导槽内并且在所述平行引导肋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至少部分地由所述纵向引导槽和所述平行引导肋限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叶片包括沿所述驱动叶片的、朝向所述鼻架的表面延伸的细长凹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叶片包括沿所述驱动叶片的、朝向所述鼻架的表面延伸的细长凹部;以及其中在紧固件驱动操作期间,所述驱动叶片可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其中,在所述驱动叶片的所述第一位置中,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内的所述紧固件的上部被接收在所述平行引导肋之间,并且所述紧固件的下部被接收在所述纵向引导槽中,并且其中,当所述驱动叶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平行引导肋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所述驱动叶片中的所述细长凹部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紧固件中的一个的冠部到所述鼻架的远端的长度与所述紧固件驱动器的总长度的比率小于25%。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驱动叶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鼻架支撑所述紧固件中的所述一个的长度的大约90%。


13.一种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气缸,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活塞,其定位在所述气缸内并可在所述气缸内移动;
驱动叶片,其附接到所述活塞并可在紧固件驱动操作期间与所述活塞一起从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动;以及
鼻架,其至少部分地限定紧固件驱动轨道,所述驱动叶片驱动紧固件通过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其中,所述鼻架包括
纵向引导槽,紧固件接收在所述纵向引导槽中,以及
平行引导肋,其从所述鼻架的内表面延伸,从而限定所述纵向引导槽的延伸;
其中,当所述驱动叶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驱动叶片与所述平行引导肋部分重叠,从而允许所述紧固件的第一部分被接收在所述平行引导肋中,以及所述紧固件的较低的第二部分被接收在所述纵向引导槽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紧固件驱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引导槽至少部分地限定所述紧固件驱动轨道,并且被构造成接收所述驱动叶片的一部分。


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米卡斯蒂文斯
申请(专利权)人:米沃奇电动工具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美国;US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