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01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包括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的第一安装座和监测点基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压紧机构,所述监测点基座上设有与压紧机构配合的限位座,用以实现监测点基座的安装和拆卸;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和与第一安装块活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第一安装块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座配合的压板,用以实现对监测点基座的压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监测点基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通过压紧机构进行限位,可实现监测点基座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对监测点基座进行更换和维护,提升工作效率;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实现压板对限位座的压紧,从而实现对监测点基座的压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对地下工程的受力特点及其复杂性认识的加深,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就开始通过对地下工程的现场量测来监视围岩和支护的稳定性,并应用现场量测结果修正设计和指导施工。现场测量原理主要是根据现场监测点量测所得数据进行数值分析和理论解析,做出更为接近工程世纪的判断,以此来修正支护参数和指导施工。但是现在的隧道监测点布设结构均是通过螺栓整体固定安装在隧道壁上,不方便进行拆装,因此,当需要对监测点及其布设结构进行维护时,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工作效率低。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以解决监测点快速拆装和维护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包括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的第一安装座和监测点基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压紧机构,所述监测点基座上设有与压紧机构配合的限位座,用以实现监测点基座的安装和拆卸。优选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块和与第一安装块活动连接的拉杆,所述拉杆与第一安装块之间设有弹性件;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座配合的压板,用以实现对监测点基座的压紧。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块与拉杆为能发生相对转动的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板上设有手柄,用以使拉杆和第一安装块实现相对运动。优选的,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拉杆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拉杆连接或抵靠,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块连接或抵靠。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座还包括第一安装槽,所述监测点基座上设有与第一安装槽匹配的第一插块,用以实现监测点基座的安装。优选的,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还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监测点基座活动连接,用以实现对监测点基座的平衡支撑。优选的,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还包括设置于待测结构物上的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支撑座活动连接,用以实现支撑座的安装。优选的,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槽匹配的第二插块,用以实现支撑座的安装。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监测点基座和第二插块连接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用以实现支撑座的支撑角度调节。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监测点基座设置在第一安装座上,通过压紧机构进行限位,可实现监测点基座的快速安装和拆卸,便于对监测点基座进行更换和维护,提升工作效率。(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拉杆与第一安装块之间设置弹性件,同时在拉杆的一端设置与监测点基座的限位座配合的压板,通过弹性件的弹力实现压板对限位座的压紧,从而实现对监测点基座的压紧。(3)本专利技术中,拉杆与第一安装块能发生相对滑动和相对转动,便于安装监测点基座时转动拉杆,避免拉杆上的压板遮挡第一安装槽,不便于第一插块的插入。(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压板上设置手柄,便于操作人员提升和转动拉杆及压板。(5)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弹性件套设在拉杆上,通过弹性件对拉杆或压板施加压力或拉力,实现对监测点基座的压紧。(6)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一安装座上设置第一安装槽,在监测点基座上设置与第一安装槽匹配的第一插块,有利于提升监测点基座与第一安装座的连接可靠性,避免当压紧机构失效时,监测点基座掉落,保证监测点基座的安装精度。(7)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与监测点基座活动连接的支撑座,便于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使监测点基座处于水平状态。(8)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待测结构物上设置与支撑座活动连接的第二安装座,便于快速拆装支撑座,提升工作效率。(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第二安装座上设置第二安装槽,在支撑座上设置与第二安装槽匹配的第二插块,便于实现支撑座的快速安装和拆卸。(10)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支撑座的两端设置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实现与监测点基座和第二安装座的铰接,便于调整支撑座的支撑角度。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第一安装座与监测点基座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图1中第二安装座与支撑座的连接示意图;其中,1、第一安装座,1.1、压紧机构,1.1.1、第一安装块,1.1.2、拉杆,1.1.3、弹性件,1.1.4、压板,1.1.5、手柄,1.2、第一安装槽,1.3、第一螺杆,2、监测点基座,2.1、限位座,2.2、第一插块,2.3、水平杆,3、支撑座,3.1、第二插块,3.2、第一铰接座,3.3、第二铰接座,3.4、支撑杆,4、第二安装座,4.1、第二安装槽,4.2、第二安装块,4.3、第二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根据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3,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本实施例应用于隧道壁上的监测点布设。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包括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的第一安装座1和监测点基座2,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座1通过第一螺杆1.3安装在隧道壁上;所述第一安装座1包括压紧机构1.1,所述监测点基座2上设有与压紧机构1.1配合的限位座2.1,通过将限位座2.1卡入压紧机构1.1中,即可实现监测点基座2的快速安装和拆卸,如图1所示,便于对监测点基座2进行拆装和维护,提升工作效率。所述压紧机构1.1包括第一安装块1.1.1和与第一安装块1.1.1活动连接的拉杆1.1.2,所述拉杆1.1.2与第一安装块1.1.1之间设有弹性件1.1.3;所述拉杆1.1.2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座2.1配合的压板1.1.4,用以实现对监测点基座2的压紧,本实施例中,拉杆1.1.2贯穿第一安装块1.1.1设置,拉杆1.1.2的两端均超出第一安装块1.1.1的端面,弹性件1.1.3设置在拉杆1.1.2的一端,弹性件1.1.3的两端分别抵靠或连接在拉杆1.1.2和第一安装块1.1.1上,拉杆1.1.2远离弹性件1.1.3的一端设有压板1.1.4,压板1.1.4卡在监测点基座2的水平杆2.3的限位座2.1内,并通过弹性件1.1.3的弹力实现对水平杆2.3的压紧,防止监测点基座2从第一安装座1中脱出。所述第一安装块1.1.1与拉杆1.1.2为能发生相对转动的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拉杆1.1.2与第一安装块1.1.1配合部分为圆柱结构,拉杆1.1.2在第一安装块1.1.1上既能沿高度方向滑动,也能与第一安装块1.1.1发生相对转动,便于安装监测点基座2时旋转拉杆1.1.2,避免压板1.1.4遮挡设于第一安装块1.1.1上的第一安装槽1.2,不便于第一插块2.2插入。所述压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的第一安装座(1)和监测点基座(2);所述第一安装座(1)包括压紧机构(1.1),所述监测点基座(2)上设有与压紧机构(1.1)配合的限位座(2.1),用以实现监测点基座(2)的安装和拆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待测结构物上的第一安装座(1)和监测点基座(2);所述第一安装座(1)包括压紧机构(1.1),所述监测点基座(2)上设有与压紧机构(1.1)配合的限位座(2.1),用以实现监测点基座(2)的安装和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机构(1.1)包括第一安装块(1.1.1)和与第一安装块(1.1.1)活动连接的拉杆(1.1.2),所述拉杆(1.1.2)与第一安装块(1.1.1)之间设有弹性件(1.1.3);所述拉杆(1.1.2)的一端设有与限位座(2.1)配合的压板(1.1.4),用以实现对监测点基座(2)的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1.1.1)与拉杆(1.1.2)为能发生相对转动的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1.4)上设有手柄(1.1.5),用以使拉杆(1.1.2)和第一安装块(1.1.1)实现相对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测点布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1.1.3)套设在拉杆(1.1.2)上,所述弹性件(1.1.3)的一端与拉杆(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晓东邱志勇任沙杨振武刘正兴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