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拔建筑的
,特别涉及一种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提拔建筑体系,源自北美的“Tilt-upbuildingsystem”,是一种现场预制混凝土墙面或其他构件,然后通过提升、安装到其最终的位置,并与其他结构连接共同组合完成的建筑体系。相比于国内底层工业建筑大多采用的轻钢结构,提拔建筑体系外立面表面处理方式多样,简单易操作,并且提拔建筑体系施工速度快,施工安全。现有的提拔墙体施工时一般在室内地坪施工完成后将提拔墙体与基础进行连接,并在室内地坪与墙体之间浇筑混凝土。提拔墙体的受力状况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均布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在墙体平面内受到另一个方向的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形成的水平力,从而使提拔墙体与基础之间连接节的连接强度成为影响提拔建筑整体强度的重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及其施工工艺,其具有提高提拔墙体与基础之间连接节的连接强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包括底端与基础(2)固定连接的墙体(1),墙体(1)内侧设置有室内地坪(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底端插设在基础(2)内,墙体(1)内两侧沿水平方向均埋设有多个第一预埋件(11),基础(2)内顶部的两侧均埋设有多个第二预埋件(21),第一预埋件(11)与第二预埋件(21)一一对应,第一预埋件(11)与第二预埋件(2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包括底端与基础(2)固定连接的墙体(1),墙体(1)内侧设置有室内地坪(4),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底端插设在基础(2)内,墙体(1)内两侧沿水平方向均埋设有多个第一预埋件(11),基础(2)内顶部的两侧均埋设有多个第二预埋件(21),第一预埋件(11)与第二预埋件(21)一一对应,第一预埋件(11)与第二预埋件(21)之间设置有连接件(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件(11)包括第一固定片(111)和多个与第一固定片(111)垂直固定的第一插杆(112),第一固定片(111)竖直嵌设在墙体(1)内,并与墙体(1)的侧面齐平,第一插杆(112)的一端插设在墙体(1)内,另一端伸出墙体(1)侧面,第二预埋件(21)包括第二固定片(211)和多个与第二固定片(211)垂直固定的第二插杆(212),第二固定片(211)水平嵌设在基础(2)内,并与基础(2)的顶面齐平,第二插杆(212)的底端插设在基础(2)内,顶端伸出基础(2)的顶面,连接件(3)为角钢(31),角钢(31)的一侧与第一固定片(111)焊接固定,另一侧与第二固定片(211)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112)和第二插杆(212)内均开设有预制螺栓孔(1121),第一插杆(112)和第二插杆(212)上的预制螺栓孔(1121)分别贯穿第一固定片(111)和第二固定片(211),角钢(31)的两侧均开设有贯穿的连接孔(311),连接件(3)还包括多个连接螺栓(32),连接螺栓(32)穿过连接块并与预制螺栓孔(1121)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杆(112)远离第一固定片(1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挡片(1122),第二插杆(212)远离第二固定片(211)的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二挡片(212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2)与墙体(1)之间留有后浇筑缝(23),后浇筑缝(23)内浇筑有后浇筑带(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拔墙体与基础连接节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星,陈亨武,樊晔,封志建,钟开尧,苏扬,李涛,吴晓勇,柴强,宋文良,吕勇清,叶成华,雷小宝,李莹,徐挺,牟晓榆,梁中菲,李妃,陈平,徐肖宁,赖达东,蒋理强,郭鲁东,胡杰飞,周绍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精典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