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1001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限位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包括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的外端设有张拉锚索的千斤顶,所述限位体的内端设有抵压锚具的抵压端,所述限位体形成供锚索穿过的通孔,所述限位体设置有沿锚索轴向伸缩移动的推入臂及拉出臂;当紧固锚索时,所述推入臂朝向所述锚具伸出,将夹片插入锚具的凹槽中加紧锚索,当拆卸锚索时,所述拉出臂伸出,并卡住夹片,将夹片从锚具的凹槽中拉出;推入臂及拉出臂能够自动的完成,将夹片推入及拉出锚具的凹槽的功能,减少了人工的操作,限位器的安装与拆除过程操作方便,无处其他工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限位器的
,具体而言,涉及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
技术介绍
预应力锚索是土木工程领域中常用的支护结构,尤其是在边坡及基坑支护中比较常见;夹片用于锚索工作时紧固锚索的作用,现有施工技术中,锚索工作前需要单独安装一个限位板,限位板在张拉过程中固定夹片。夹片的位移会造成预应力的损失,当需要拆除锚索时,因为限位板只能用于张拉,不能用于拆除,因此需要单独配备用于锚索拆除限位装置,甚至需要现场单独加工拆除锚索所需要的限位装置,而且在拆除过程中,需要人工手动取出夹片,安全性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锚索的张拉及拆卸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的外端设有张拉锚索的千斤顶,所述限位体的内端设有抵压锚具的抵压端,所述限位体形成供锚索穿过的通孔,所述限位体设置有沿锚索轴向伸缩移动的推入臂及拉出臂;当紧固锚索时,所述推入臂朝向所述锚具伸出,将夹片插入锚具的凹槽中加紧锚索,当拆卸锚索时,所述拉出臂伸出,并卡住夹片,将夹片从锚具的凹槽中拉出。进一步的,所述抵压端包括上压端及下压端,所述上压端与所述下压端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上压端与所述下压端之间形成放置锚具的放置区。进一步的,所述下压端包括所述下放置板及下固定板,所述下放置板与所述下固定板呈对接布置,所述下放置板呈水平布置,所述抵触板呈竖直布置,当锚具放置在下压端时,所述锚具的下端置于上放置板上,所述锚具的侧端抵压所述下固定板;所述上压端包括所述上控制板及上固定板,所述上控制板与所述上固定板呈对接布置,所述上控制板呈水平布置,所述上固定板呈竖直布置,当锚具放置在上压端时,所述上控制板抵压所述锚具的上端,所述上固定板抵压所述锚具的侧端。进一步的,沿背离所述通孔方向,所述推入臂与所述拉出臂分别凸起呈拱形布置,所述推入臂与所述拉出臂呈平行布置。进一步的,所述推入臂包括第一推臂与第二推臂,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推臂与第二推臂呈间隔依序布置;所述拉出臂包括第一拉臂与第二拉臂,沿所述通孔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拉臂与第二拉臂呈间隔依序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推臂包括推板及推杆,所述推杆的内端与所述限位体呈活动对接布置,所述推杆的外端与所述推板呈对接布置,所述推板具有朝向夹片的前端面,所述前端面呈平面布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臂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内端与所述限位体呈活动对接布置,所述拉杆的内端的外端形成拉钩部,所述拉钩部用于卡住夹片。或者所述推入臂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所述拉出臂位于所述推入臂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推入臂在所述上压端及所述下压端之间运动,所述拉出臂在所述上压端与所述下压端之间运动。进一步的,所述推入臂位于所述通孔的上方,所述拉出臂位于所述推入臂的上方;或者所述推入臂位于所述通孔的下方,所述拉出臂位于所述推入臂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体的内部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控制所述推杆与所述拉杆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当张拉时锚索时,锚具置于在抵压端上,千斤顶将锚具上的锚索张拉,推入臂向锚具运动,将锚具内的夹片插入锚具的凹槽中加紧锚索,使夹片与锚索紧密贴合,然后千斤顶放张,操作完成后,限位器拆除;当拆卸锚索时,锚具置于抵压端,千斤顶进行加压张拉锚索,拉出臂伸出并卡住夹片,将夹片从锚具的凹槽中拉出,之后千斤顶泄压,操作完成后,限位器拆除。推入臂与拉出臂自动化的推进与拉出夹片,减少人为操作的过程,提高了安全性,且限位器的整个拆除过程无需其他做操,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锚索与限位器的使用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限位器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限位器的截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推入臂的使用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拉出臂的使用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调节端与限位器使用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器与推入臂及拉出臂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固定部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包括限位体1,限位体1的外端设有张拉锚索2的千斤顶3,限位体1的内端设有抵压锚具5的抵压端,限位体1形成供锚索2穿过的通孔14,限位体1设置有沿锚索2轴向伸缩移动的推入臂4及拉出臂9;当紧固锚索2时,推入臂4朝向锚具5伸出,将夹片6插入锚具5的凹槽中加紧锚索2,当拆卸锚索2时,拉出臂9伸出,并卡住夹片6,将夹片6从锚具5的凹槽中拉出。当张拉时锚索2时,锚具5置于在抵压端上,千斤顶3将锚具5上的锚索2张拉,推入臂4向锚具5运动,将锚具5内的夹片6插入锚具5的凹槽中加紧锚索2,使夹片6与锚索2紧密贴合,然后千斤顶3放张,操作完成后,限位器拆除;当拆卸锚索2时,锚具5置于抵压端,千斤顶3进行加压张拉锚索2,拉出臂9伸出并卡住夹片6,将夹片6从锚具5的凹槽中拉出,之后千斤顶3泄压,操作完成后,限位器拆除。推入臂4与拉出臂9自动化的推进与拉出夹片6,减少人为操作的过程,提高了安全性,且限位器的整个拆除过程无需其他做操,简单便捷。限位体1设置有调节端15,调节端15位于限位体1的下端,主要是调整限位器1的角度,调节端15包括前支撑端、后支撑端及中部调节端,首先抵压端先与锚具5对准,中部调节端调节好与限位体1的角度,前支撑端与后支撑端根据中部调节端的角度自动升降支撑限位体1。其特征在于,抵压端包括上压端7及下压端8,上压端7与下压端8呈间隔对应布置,上压端7与下压端8之间形成放置锚具5的放置区。将锚具5置于上压端7与下压端8之间,让锚索穿过通孔14后可以精准的穿过锚具5上的为锚索2贯穿的孔,同时也方便了后续推入臂4与拉出臂9和夹片6的配合工作,上压端7与下压端8起到一个限制限位体1上下位置的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端8包括所述下放置板及下固定板,所述下放置板与所述下固定板呈对接布置,所述下放置板呈水平布置,抵触板呈竖直布置,当锚具5放置在下压端8时,锚具5的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的外端设有张拉锚索的千斤顶,所述限位体的内端设有抵压锚具的抵压端,所述限位体形成供锚索穿过的通孔,所述限位体设置有沿锚索轴向伸缩移动的推入臂及拉出臂;当紧固锚索时,所述推入臂朝向所述锚具伸出,将夹片插入锚具的凹槽中加紧锚索,当拆卸锚索时,所述拉出臂伸出,并卡住夹片,将夹片从锚具的凹槽中拉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的外端设有张拉锚索的千斤顶,所述限位体的内端设有抵压锚具的抵压端,所述限位体形成供锚索穿过的通孔,所述限位体设置有沿锚索轴向伸缩移动的推入臂及拉出臂;当紧固锚索时,所述推入臂朝向所述锚具伸出,将夹片插入锚具的凹槽中加紧锚索,当拆卸锚索时,所述拉出臂伸出,并卡住夹片,将夹片从锚具的凹槽中拉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端包括上压端及下压端,所述上压端与所述下压端呈间隔对应布置,所述上压端与所述下压端之间形成放置锚具的放置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端包括所述下放置板及下固定板,所述下放置板与所述下固定板呈对接布置,所述下放置板呈水平布置,所述抵触板呈竖直布置,当锚具放置在下压端时,所述锚具的下端置于上放置板上,所述锚具的侧端抵压所述下固定板;所述上压端包括所述上控制板及上固定板,所述上控制板与所述上固定板呈对接布置,所述上控制板呈水平布置,所述上固定板呈竖直布置,当锚具放置在下压端时,所述上控制板抵压所述锚具的上端,所述上固定板抵压所述锚具的侧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锚索张拉及拆卸的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沿背离所述通孔方向,所述推入臂与所述拉出臂分别凸起呈拱形布置,所述拉出臂包裹所述推入臂。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晓峰刘学保张领帅郭秋苹李燕张思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宏业基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