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工程结构钢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程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工程结构钢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部分国家的工程结构钢的用量达到甚至超过了总纲消费量的10%,其在桥梁、高层建筑和交通能源工程等领域充分发挥了其优势。因此,在国内钢铁产能严重过剩,钢结构产能急需升级和越来越重视抗震防震等要求的背景下,发展轻量化、高韧性的钢结构为钢铁产业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大部分工程结构钢都存在难以在有效节约钢材材料、降低成本和减轻重量的同时满足对于其高性能的要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510390028.5,公开日为:2015年9月16日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冲击断口纤维率高的高强度桥梁用结构钢,其特征在于:钢中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比为:C:0.03~0.10%;Si:0.30~0.50%;Mn:1.00~1.70%;P≤0.010%;S≤0.003%;Nb:0.030~0.060%;V、Ti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V:0.01~0.08%,Ti:0.015~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07~0.1%,Mn:1.4~1.5%,Si:0.08~0.12%,Ti:0.04~0.1%,V:0.06~0.14%,S≤0.004%,P≤0.008%,N≤0.005%,其余为铁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07~0.1%,Mn:1.4~1.5%,Si:0.08~0.12%,Ti:0.04~0.1%,V:0.06~0.14%,S≤0.004%,P≤0.008%,N≤0.005%,其余为铁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百分比为:C:0.08~0.09%,Mn:1.4~1.5%,Si:0.08~0.12%,Ti:0.04~0.05%,V:0.06~0.065%,S≤0.004%,P≤0.008%,N≤0.005%,其余为铁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结构钢的屈强比为0.82~0.83,屈服强度≥440MPa,抗拉强度≥540MPa,延伸率δ≥29%,-20℃下的纵向冲击功≥180J。
4.一种钒钛微合金化工程结构钢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冶炼
向钢包中加入原材料并冶炼成钢水,经连铸形成铸坯;
二、轧制
将铸坯置于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出炉后铸坯依次通过粗轧、除磷和精轧,精轧后产品厚度控制在6~8mm;
三、冷却和卷曲
精轧后的板坯冷却至卷曲温度后进行卷曲,得到最终成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可,叶晓瑜,赵时雨,张明亚,李景辉,刘庆春,张开华,钱健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