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40774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4: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将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加入缓冲液中,混匀搅拌,过滤透析得到猝灭效应优良的聚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聚物载体;其可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三种不同发射波长的QDs并猝灭其荧光,形成多通道传感器。不同肾毒性药物作用于细胞,细胞膜表面物质改变,诱导传感器QDs游离,形成特征荧光指纹图谱,借助多元统计方法,快速识别药物损伤机制。基于药物损伤的时‑效关系,检测不同时间的荧光信号,绘制动态荧光指纹,进一步实现药物诱导肾细胞损伤的精准分型。该传感器为快速探究药物的肾毒性机制提供一种新工具和新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传感领域,涉及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荧光指纹图谱瞬时识别不同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多通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药源性肾损伤是指药物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和渗透性肾病。许多药物经肾脏代谢或排泄,容易蓄积在肾脏进而损伤肾小球,肾小管或肾基底膜。此外,部分药物能够引起短时间内双侧肾脏滤过功能急剧下降,使体内毒物蓄积,严重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研究表明,肾毒性药物导致19%-25%的重症患者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很有可能导致慢性肾病或终末期肾病。不同肾毒性药物导致的肾损伤作用机制复杂,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可以通过损伤线粒体和溶酶体功能,干扰肾小管运输,造成肾小管细胞毒性反应,进而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磺胺类抗生素本身或代谢产物易在肾内组织中形成结晶,沉积于远端肾小管管腔内,阻塞尿流,激发间质反应,引起起阻塞性肾病;免疫抑制剂类药物通过影响肾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n步骤(1.1)、PDA-PEI共聚物载体的制备:将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加入到Tris-HCl缓冲液中,在室温10-30℃下避光搅拌2-8h后过滤,置于透析袋透析24-36h;除去未反应的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从而得到PDA-PEI共聚物载体;/n步骤(1.2)、传感器的构建:将PDA-PEI共聚物载体与三种不同发射波长的QD(MPA@CdSe/ZnS),QD(PEG-COOH@CdSe/ZnS)和QD(Cys@CdSe/ZnS)充分混合得到PDA-PEI/QDs传感器,所述的PDA-PEI/QD...

【技术特征摘要】
1.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1.1)、PDA-PEI共聚物载体的制备:将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加入到Tris-HCl缓冲液中,在室温10-30℃下避光搅拌2-8h后过滤,置于透析袋透析24-36h;除去未反应的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从而得到PDA-PEI共聚物载体;
步骤(1.2)、传感器的构建:将PDA-PEI共聚物载体与三种不同发射波长的QD(MPA@CdSe/ZnS),QD(PEG-COOH@CdSe/ZnS)和QD(Cys@CdSe/ZnS)充分混合得到PDA-PEI/QDs传感器,所述的PDA-PEI/QDs传感器即为识别药物诱导的HK-2细胞损伤的多通道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中,所述盐酸多巴胺和聚乙烯亚胺的质量比为1:1-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1)中,所述聚乙烯亚胺的重均分子量为600Da-10000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瞬时识别药物诱导HK-2细胞损伤的阵列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2)中,所述三种不同发射波长的QDs与PDA-PEI的终浓度比均为1:4-1:2,三个QDs激发波长均为230nm,其发射波长分别为515nm,580nm及64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伯阳田蒋为白雪斐喻谢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