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289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包括标签存放机构、第一标签移送机构、第二标签移送机构和第三标签移送机构;所述标签存放机构设置有和制杯模具上的杯模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叠储放位及对应的标签出口;本发明专利技术整个工艺动作路线衔接自然,整机效率高,速度快,且能使制备容器的模具间距最小,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标装置及放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有在线成型容器的灌装机,但容器侧面或进一步还包括容器底面的标签纸很难高效率地贴在容器上,而且,还会影响到成型容器的塑料膜片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标装置,能够简化装置、提高效率和精度,并提高成型容器的塑料膜片的利用率。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存放机构、第一标签移送机构、第二标签移送机构和第三标签移送机构;所述标签存放机构设置有和制杯模具上的杯模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叠储放位及对应的标签出口;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数量和排列位置与所述标签出口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吸标签机构;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还设置有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身机构,使得第一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所述标签出口和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吸标签机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第三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第四吸气结构;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使得第二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且其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第三吸标签机构设有数量和位置与制杯模具的杯模一一对应的能插入杯模的凸构型,且所述凸构型上设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顶部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侧面吸气结构;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的移送机构,使得第三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插入杯模的位置之间。在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所述移送及转身机构包括直线移送机构及第一吸标签机构转身控制导轨,第一吸标签机构由直线移送机构移送,并且由所述转身控制导轨引导转身,自标签出口到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上,第一吸标签机构由面向标签出口而转身背对,在返程时由背对标签出口转身为面向标签出口。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第一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第二吸气结构。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第一吸气结构为可伸缩吸气结构,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第二吸气结构包括若干处于第一吸气结构周围的吸盘。所述放标装置设置有将第一吸标签机构吸附的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交接给第二吸标签的第四吸气结构吸附的交接吸标签结构,交接吸标签结构一一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交接吸标签结构为可转动吸气结构,其转动轴与第一吸标签机构转身的转动轴垂直。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中,第三吸气结构处在中间,第四吸气结构包括若干处于第三吸气结构周围并面向内侧的吸气口。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中,第三吸气结构处在中间,第四吸气结构包括若干处于第三吸气结构周围并面向外侧的吸气结构,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下半部能吸附并围在第四吸气结构外;所述第三吸标签机构凸构型的侧面吸气结构能够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上半部被其吸附并围在其外侧,所述第三吸标签机构凸构型的顶部吸气结构为弹性可伸缩的吸气结构。所述标签叠储放位及标签出口的方向是斜向下的,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身机构的自标签出口到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也为同样斜度的斜向下;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的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将第二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并且,提升所述第二标签机构。进一步地,在在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后还再垂直提升第二吸标签机构。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包括活动架,在活动架中设置间距缩放机构,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与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连接。所述活动架可以通过与升降机构连接及还与控制其转动的导向机构连接,促使其在垂直升降过程中还发生转动,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在上升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转为水平向上,在返程中,为在下降过程中将第二吸标签机构从水平向上转为能与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倾斜状态;在活动架中设置间距缩放机构,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与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连接。或者,也可通过旋转臂的方式驱动活动架转动及升降。所述多个第二吸标签机构被排列为多排多列;所述间距缩放机构包括X方向轴和Y方向轴,所述多个第二标签移送机构中每排需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均活动连接在同一根X方向轴上,每列需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均活动连接在同一根Y方向轴上。进一步地,在活动架上还设置X方向轴在Y方向移动的第一导轨和Y方向轴在X方向移动的第二导轨,X方向轴和Y方向轴连接相应的滑块而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间距缩放机构设置有用于第二吸标签机构移动位置以缩放间距的驱动机构。进一步地,在X方向轴和Y方向轴的相交位置处设置第二吸标签机构;当X方向轴为偶数根时,X方向轴通过滑动件和Y方向轴连接;当X方向轴为多于两根的奇数根时,处于中间的X方向轴固定不动;当Y方向轴为偶数根时,Y方向轴通过滑动件和X方向轴连接;当Y方向轴为多于两根的奇数根时,处于中间的Y方向轴固定不动;需要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和Y方向轴均通过滑动件和与其相交的轴连接,需要调整位置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与滑动件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间距缩放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采用一条同步带输送机构并对于处于角部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有倾斜于X方向的导向槽,所述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处在角部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与其导向槽滑动连接的导向部件;当X方向轴为两根时,它们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该条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当X方向轴为三根时,两根需要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该条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当X方向轴为多于三根的多根时,处在Y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X方向轴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该条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同步带和处于下方的同步带上,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X方向轴通过Y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当Y方向轴的数量为两根或三根时,需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轴的运动和导向槽与导向部件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当Y方向轴的数量为四根以上的多根时,处在X方向上最前侧和最后侧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轴的运动和导向槽与导向部件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其余的需调整位置的Y方向轴通过X方向的限位机构的配合而进行移动和定距。进一步地,所述间距缩放机构中的驱动机构采用X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和Y方向同步带输送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还设置有限位结构;当X方向滑轴为两根时,它们在Y方向上对称连接在Y方向同步带的处于上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存放机构、第一标签移送机构、第二标签移送机构和第三标签移送机构;/n所述标签存放机构设置有和制杯模具上的杯模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叠储放位及对应的标签出口;/n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数量和排列位置与所述标签出口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吸标签机构;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还设置有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身机构,使得第一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所述标签出口和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n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吸标签机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第三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第四吸气结构;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使得第二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且其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n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第三吸标签机构设有数量和位置与制杯模具的杯模一一对应的能插入杯模的凸构型,且所述凸构型上设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顶部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侧面吸气结构;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的移送机构,使得第三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插入杯模的位置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标签存放机构、第一标签移送机构、第二标签移送机构和第三标签移送机构;
所述标签存放机构设置有和制杯模具上的杯模一一对应的多个标签叠储放位及对应的标签出口;
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数量和排列位置与所述标签出口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吸标签机构;所述第一标签移送机构还设置有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身机构,使得第一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所述标签出口和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
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二吸标签机构,第二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第三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第四吸气结构;所述第二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使得第二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之间,且其排列位置从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变化为与第三吸标签机构对应;
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第三吸标签机构设有数量和位置与制杯模具的杯模一一对应的能插入杯模的凸构型,且所述凸构型上设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顶部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侧面吸气结构;所述第三标签移送机构设置有第三吸标签机构的移送机构,使得第三吸标签机构能往来于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和插入杯模的位置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送及转身机构包括直线移送机构及第一吸标签机构转身控制导轨,第一吸标签机构由直线移送机构移送,并且由所述转身控制导轨引导转身,自标签出口到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上,第一吸标签机构由面向标签出口而转身背对,在返程时由背对标签出口转身为面向标签出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设置有针对贴在杯子底部的标签部分的第一吸气结构和针对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第二吸气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第一吸气结构为可伸缩吸气结构,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第二吸气结构包括若干处于第一吸气结构周围的吸盘。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标装置设置有将第一吸标签机构吸附的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交接给第二吸标签的第四吸气结构吸附的交接吸标签结构,交接吸标签结构一一与第一吸标签机构对应,交接吸标签结构为可转动吸气结构,其转动轴与第一吸标签机构转身的转动轴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中,第三吸气结构处在中间,第四吸气结构包括若干处于第三吸气结构周围并面向内侧的吸气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中,第三吸气结构处在中间,第四吸气结构包括若干处于第三吸气结构周围并面向外侧的吸气结构,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下半部能吸附并围在第四吸气结构外;所述第三吸标签机构凸构型的侧面吸气结构能够使贴在杯子侧面标签部分的上半部被其吸附并围在其外侧,所述第三吸标签机构凸构型的顶部吸气结构为弹性可伸缩的吸气结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叠储放位及标签出口的方向是斜向下的,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转身机构的自标签出口到与第二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二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也为同样斜度的斜向下;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的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为:将第二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并且,提升所述第二标签机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间距缩放机构的自与所述第一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到与第三标签移送机构的第三吸标签机构交接的位置的移送方向中,在第二吸标签机构从倾斜状态转为水平向上后还再垂直提升第二吸标签机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吸标签机构的移送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邦毅张彩芹贾礼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