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模转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1741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复材长桁加工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模转移装置,包括支架、移动框架和竖直固定机构,其中: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框架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移动框架上设置有驱动其沿所述滑轨平移的横移驱动机构;所述竖直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的侧面上,所述竖直固定机构进一步包括竖向固定座,芯模可竖直的放置于所述竖向固定座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框架与支架上滑轨的配合,使得移动框架在滑轨上平稳地移动,提高了芯模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竖直固定机构上竖向固定座的设置,使得芯模在移动时竖直放置,通过竖直固定芯模的方式减轻了芯模转移时的变形,从而减轻了移动时对芯模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模转移装置
本技术涉及复材长桁加工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芯模转移装置。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长桁主要应用于飞机尾翼零件制造,在尾翼壁板类零件上增加长桁材料用于增强壁板抗弯曲和抗拉伸的能力,提高稳定性,其中包括工型长桁。如图1所示,工型长桁的横截面为“工”字形,工型长桁芯模包括左芯模01、上盖02、右芯模03和下芯模04。在工型长桁芯模成型后,需要将芯模和制件一起从制造设备上取下转移,然而现有技术中,对芯模的转移多采用横移的模式,即将芯模水平放置,通过吊具将芯模起吊再运输。然而这种转移方式容易造成对芯模的损伤,由于在厚度方向上,芯模的尺寸最小,而且芯模的长度较长,容易产生弯曲,造成制件的变形。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芯模转移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芯模转移装置,减轻对芯模转移时的损伤。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芯模转移装置,包括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模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移动框架(20)和竖直固定机构(30),其中:/n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滑轨(11),所述移动框架(20)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11)上,所述移动框架(20)上设置有驱动其沿所述滑轨(11)平移的横移驱动机构;/n所述竖直固定机构(30)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20)的侧面上,所述竖直固定机构(30)进一步包括竖向固定座(31),芯模可竖直的放置于所述竖向固定座(3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模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0)、移动框架(20)和竖直固定机构(30),其中:
所述支架(10)上设置有滑轨(11),所述移动框架(20)可相对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轨(11)上,所述移动框架(20)上设置有驱动其沿所述滑轨(11)平移的横移驱动机构;
所述竖直固定机构(30)设置在所述移动框架(20)的侧面上,所述竖直固定机构(30)进一步包括竖向固定座(31),芯模可竖直的放置于所述竖向固定座(3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模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座(31)具有底板(311)、侧壁(312)和顶板(313),所述底板(311)与所述顶板(313)平行设置,且所述底板(311)与所述顶板(313)垂直固定在所述侧壁(312)的两端,所述侧壁(312)的尺寸精度满足竖直放置芯模的要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芯模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固定机构(30)固定在与所述移动框架(20)移动方向垂直的竖直侧面上,所述竖直固定机构(30)进一步包括竖向驱动件(32),所述竖向固定座(31)固定在所述竖向驱动件(32)上,所述竖向驱动件(32)的驱动方向与所述固定座(31)的侧壁(312)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芯模转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源陈云范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新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