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包括上罩体、与上罩体上端配合连接的上接头、与上接头配合连接的旋转调节单元以及与上罩体下端配合连接的下罩体,所述上罩体与下罩体之间形成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安装有滤芯单元,所述滤芯单元卡入下罩体内,所述滤芯单元下表面设有增压孔,所述下罩体底端设有与增压孔配合设置的若干出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旋转调节单元设置在上接头内,龙头净水器能够实现360度旋转使用,而且所述滤芯单元下表面的增压孔配合出水孔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出水水压,使得龙头净水器具备过滤净水效果的同时能够增强自来水的水压,提高龙头净水器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饮用水的卫生及安全状况日益重视,饮用水中的病原体、细菌、重金属、无机物、有机物等杂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自来水经过管道输送给用户时,往往含有余氯、铁锈以及未被完全处理的各类污染物。为了解决此类问题,现在多数家庭配备了自来水的净化装置。但是这种净化装置在使用时的活动位置受限,只能单一的固定在一个位置使用,而且出水量只能根据自来水进入水龙头的水压控制,降低了龙头净水器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龙头净水器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够进行360度旋转使用且能增强出水水压、实用性强的龙头净水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包括上罩体、与上罩体上端配合连接的上接头、与上接头配合连接的旋转调节单元以及与上罩体下端配合连接的下罩体,所述上罩体与下罩体之间形成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安装有滤芯单元,所述滤芯单元卡入下罩体内,所述滤芯单元下表面设有增压孔,所述下罩体底端设有与增压孔配合设置的若干出水孔。作为优选:所述旋转调节单元包括与水龙头连接的接头端以及沿接头端底端向下延伸有旋转球体,所述旋转球体置于上接头内且能在上接头内做旋转动作,所述接头端与旋转球体中部贯通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上接头连通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上接头内开设有方便旋转球体活动的内腔,所述内腔腔壁上还设有与旋转球体配合抵触连接的密封垫圈。作为优选:所述增压孔的孔径大于出水孔的孔径。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单元采用陶瓷-活性炭复合过滤层或烧结炭-碳纤维复合过滤层。作为优选:所述滤芯单元内底面焊接有至少一层无纺布。作为优选:所述上罩体上端还套接有与上接头配合连接的防水垫圈。作为优选:所述下罩体内壁还设有与上罩体配合连接的密封圈。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将旋转调节单元设置在上接头内,龙头净水器能够实现360度旋转使用,而且所述滤芯单元下表面的增压孔配合出水孔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出水水压,使得龙头净水器具备过滤净水效果的同时能够增强自来水的水压,提高龙头净水器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上罩体;2、上接头;3、旋转调节单元;4、下罩体;5、过滤腔;6、滤芯单元;7、增压孔;8、出水孔;10、防水垫圈;20、内腔;21、密封垫圈;30、接头端;31、旋转球体;32、导流孔;40、密封圈;41、密封凹槽;60、无纺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包括上罩体1、与上罩体1上端配合连接的上接头2、与上接头2配合连接的旋转调节单元3以及与上罩体1下端配合连接的下罩体4,所述上罩体1与下罩体4之间形成有过滤腔5,所述过滤腔5内安装有滤芯单元6,所述滤芯单元6卡入下罩体4内,所述滤芯单元6下表面设有增压孔7,所述下罩体4底端设有与增压孔7配合设置的若干出水孔8;将所述旋转调节单元3连接在上接头2内,使得龙头净水器在与水龙头连接的同时,能够利用旋转调节单元3在上接头2内的360度调节活动,从而实现对龙头净水器使用时按照使用者所需及时进行全角度调整;所述上罩体1与下罩体4之间的过滤腔5,方便通过水龙头接入自来水,并通过过滤腔5内的滤芯单元6过滤后从增压孔7出水,最终再经过加压后从出水孔8出水;优选的将所述增压孔7的数量少于出水孔8,在出水时由于增压孔7的数量少再经过数量较多的出水孔8时能够对水流进一步切割,形成增压效果,形成类似花洒喷淋的效果,增强龙头净水器的清洗喷淋效果;通过将旋转调节单元3设置在上接头2内,龙头净水器能够实现360度旋转使用,而且所述滤芯单元6下表面的增压孔7配合出水孔8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出水水压,使得龙头净水器具备过滤净水效果的同时能够增强自来水的水压,提高龙头净水器的实用性。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调节单元3包括与水龙头连接的接头端30以及沿接头端30底端向下延伸有旋转球体31,所述旋转球体31置于上接头2内且能在上接头2内做旋转动作,所述接头端30与旋转球体31中部贯通开设有导流孔32,所述导流孔32与上接头2连通设置,所述接头端30内圈有内螺纹方便与水龙头进行螺接,提高龙头净水器的连接强度,所述旋转球体31与接头端30一体成型,使得龙头净水器能够以旋转球体31为基准进行全向环绕式旋转使用,增强了龙头净水器的使用性能;所述导流孔32使得从上接头2进入的自来水顺利经过旋转调节单元3进行过滤腔5中。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接头2内开设有方便旋转球体31活动的内腔20,所述内腔20腔壁上还设有与旋转球体31配合抵触连接的密封垫圈21,所述上接头2内的内腔20通过设置的密封垫圈21能够使得旋转球体31与密封垫圈21之间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从而在调整使用方向时龙头净水器的方向恢复可以有一定的滞后性,方便使用者的使用,而且也能增强旋转调节单元3与上接头2连接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压孔7的孔径大于出水孔8的孔径,将增压孔7的孔径设置大于出水孔8的孔径,能够在出水时水流从大孔径进入小孔径时,进一步增强出水水压,同时配合将增压孔7的数量多于出水孔8的数量,提高龙头净水器出水的喷淋清洗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单元6采用陶瓷-活性炭复合过滤层或烧结炭-碳纤维复合过滤层,优选的将所述过滤单元采用陶瓷-活性炭复合过滤层,有效对自来水进行过滤。本实施例中,所述滤芯单元6内底面焊接有至少一层无纺布60,优选的在滤芯单元6内底面焊接一层无纺布60,可以避免滤芯内的活性炭产生的灰尘跟随自来水流出,增强对自来水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罩体1上端还套接有与上接头2配合连接的防水垫圈10,所述防水垫圈10的设置,提升上罩体1与上接头2之间的防水密封性。本实施例中,所述下罩体4内壁还设有与上罩体1配合连接的密封圈40,所述下罩体4内壁还设有密封凹槽41,同时密封圈40设置在密封凹槽41内,在上罩体1与下罩体4连接时,二者的连接处通过密封圈40进行密封,避免水流从连接处漏水的不良情况,提高龙头净水器的结构性能。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旋转调节单元3接入水龙头,然后打开水龙头,使得自来水从上接头2经过导流孔32进入过滤腔5中,再经过滤芯单元6过滤后依次从增压孔7到出水孔8增压出水,使得龙头净水器具备过滤净水效果的同时能够增强自来水的水压,提高龙头净水器的实用性。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体、与上罩体上端配合连接的上接头、与上接头配合连接的旋转调节单元以及与上罩体下端配合连接的下罩体,所述上罩体与下罩体之间形成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安装有滤芯单元,所述滤芯单元卡入下罩体内,所述滤芯单元下表面设有增压孔,所述下罩体底端设有与增压孔配合设置的若干出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罩体、与上罩体上端配合连接的上接头、与上接头配合连接的旋转调节单元以及与上罩体下端配合连接的下罩体,所述上罩体与下罩体之间形成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内安装有滤芯单元,所述滤芯单元卡入下罩体内,所述滤芯单元下表面设有增压孔,所述下罩体底端设有与增压孔配合设置的若干出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调节单元包括与水龙头连接的接头端以及沿接头端底端向下延伸有旋转球体,所述旋转球体置于上接头内且能在上接头内做旋转动作,所述接头端与旋转球体中部贯通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上接头连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360°旋转的龙头净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接头内开设有方便旋转球体活动的内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天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