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3129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包括:套体,中间部位具有阶梯通孔,通过所述阶梯通孔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的出水口处;以及过滤件,设置在所述阶梯通孔内,并且压紧在所述套体和所述水龙头本体之间;所述过滤件包括:托盘,配合在所述阶梯通孔内,中间部位具有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个过滤垫,设置在所述凹槽中;从而克服了不能够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
本技术涉及水龙头
,具体的说是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水龙头是用来控制水流的大小开关,有节水的功能;水龙头一般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的阀芯,以及用于控制阀芯启闭的手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发现还是存在至少如下不足,一般的水龙头不具有过滤功能,因此不能够阻挡、过滤杂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能够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包括:套体,中间部位具有阶梯通孔,通过所述阶梯通孔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的出水口处;以及过滤件,设置在所述阶梯通孔内,并且压紧在所述套体和所述水龙头本体之间;所述过滤件包括:托盘,配合在所述阶梯通孔内,中间部位具有凹槽,并且所述凹槽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以及至少一个过滤垫,设置在所述凹槽中。进一步的:所述套体的外形为阶梯结构,包括:第一套,用于与所述水龙头本体的出水口处连接;以及第二套,连接在所述第一套上,远离所述水龙头本体;所述第一套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套的外径尺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的外圆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台。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的外形为圆形;所述凹槽的外形为圆形。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垫的外形为圆形,并且所述过滤垫垫在所述凹槽中后,上表面凸出在所述凹槽的外部。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设置有套体和过滤件;套体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的出水口处;过滤件设置在套体内,并且被压紧在套体和水龙头本体之间,使得自来水由出水口排出时,被过滤件阻挡、过滤;从而克服了不能够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效果,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实际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套体的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中的套体的俯视图;图4为实施例中的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的过滤件上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套体,20.过滤件,11.阶梯通孔,12.第一套,121.凸台,13.第二套,21.托盘,211.凹槽,212.第一通孔,22.过滤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不能够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问题;能够被制造和使用,并且达到了阻挡、过滤杂质的积极效果;总体思路如下:实施例一:见图1;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包括:套体10,中间部位具有阶梯通孔11,通过所述阶梯通孔11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以及过滤件20,设置在所述阶梯通孔11内,并且压紧在所述套体10和所述水龙头本体100之间;所述过滤件20包括:托盘21,配合在所述阶梯通孔11内,中间部位具有凹槽211,并且所述凹槽211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2;以及至少一个过滤垫22,设置在所述凹槽211中;具体来说,实施时,设置有套体10和过滤件20;套体10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过滤件20设置在套体10内,并且被压紧在套体10和水龙头本体100之间,使得自来水由出水口排出时,被过滤件20阻挡、过滤;从而克服了不能够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阻挡、过滤杂质的技术效果;实施例二:见图1、图2、图3、图4、图5;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个组成部件,进行具体阐述:具体来说,在图1、图2、图3中,所述套体10的外形为阶梯结构,包括:第一套12,用于与所述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连接;以及第二套13,连接在所述第一套12上,远离所述水龙头本体100;所述第一套12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套13的外径尺寸;实施时,所述第一套12和第二套13采用圆钢机加工而成,通过在第一套12处的阶梯通孔11的一端,设置内螺纹段,与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预留的外螺纹段之间螺纹连接,安装拆卸很方便;实施时,所述第一套12的外圆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凸台121;所述凸台121形状可以有多种,比如截面为三角形,斜坡形等,其主要作用是,便于人手抓握,在安装拆卸套体10时,便于施力;实施时,第一套12和第二套13为阶梯结构;第一套12的外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套13的外径尺寸;便于在第二套13上加设软管,日常使用时,相对方便;还可以在第二套13的外圆上设置外螺纹,用于与一些管件螺纹连接,便于安装拆卸,使用更加方便;具体来说,在图1、图4、图5中,所述托盘21的外形为圆形;所述凹槽211的外形为圆形;所述过滤垫22的外形为圆形,并且所述过滤垫22垫在所述凹槽211中后,上表面凸出在所述凹槽211的外部;实施时,所述托盘21的材质为食品级橡胶,一体注塑成型,能够托住过滤垫22,防止过滤垫22,被自来水冲击后脱落,不会影响自来水排出,而且能够在套体10和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之间形成密封,防止自来水,由套体10和水龙头本体100的螺纹连接处渗漏;实施时,所述过滤垫22采用食品级的过滤棉或者食品级的过滤布,垫在托盘21上的凹槽211中后,被套体10和水龙头本体100压紧,能够很好地被定位,起到了阻挡、过滤的作用;具体来说,使用一段时间后,一般15天左右,需要更换过滤垫22,拆卸套体10,取下过滤垫22,清洗后,更换新的过滤垫22,操作很方便,而且用水相对卫生;具体来说,在图1中,所述水龙头本体100为现有技术中的常用结构,为了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配合,需要在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预设外螺纹段;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看到公开的内容后,能够直接地、毫无疑义地知晓如何在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预设外螺纹段,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也不需要进行过度的试验;工作原理如下:实施时,设置有套体10和过滤件20;套体10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过滤件20设置在套体10内,并且被压紧在套体10和水龙头本体100之间,使得自来水由出水口排出时,被过滤件20阻挡、过滤。在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实施例中描述的操作过程不是绝对的使用步骤,实际使用时,可以做相应的调整。除非个别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绝对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套体(10),中间部位具有阶梯通孔(11),通过所述阶梯通孔(11)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n以及过滤件(20),设置在所述阶梯通孔(11)内,并且压紧在所述套体(10)和所述水龙头本体(100)之间;/n所述过滤件(20)包括:托盘(21),配合在所述阶梯通孔(11)内,中间部位具有凹槽(211),并且所述凹槽(211)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2);/n以及至少一个过滤垫(22),设置在所述凹槽(211)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体(10),中间部位具有阶梯通孔(11),通过所述阶梯通孔(11)的一端连接在水龙头本体(100)的出水口处;
以及过滤件(20),设置在所述阶梯通孔(11)内,并且压紧在所述套体(10)和所述水龙头本体(100)之间;
所述过滤件(20)包括:托盘(21),配合在所述阶梯通孔(11)内,中间部位具有凹槽(211),并且所述凹槽(211)的底部具有若干个第一通孔(212);
以及至少一个过滤垫(22),设置在所述凹槽(21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0)的外形为阶梯结构,包括:第一套(12),用于与所述水龙头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国陈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名为厨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