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圆柱表面抛光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211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圆柱表面抛光工具,包括:球状抛光模、球状橡胶弹性层、圆柱形滑动轴、安装壳体、后盖板、盖板锁紧螺钉、工具连接延长杆、轴套、挡板、挡板锁紧螺钉以及精密压缩弹簧等;球状抛光模粘接在圆柱形滑动轴顶部;滑动轴与轴套为间隙配合;精密压缩弹簧置于安装壳体内;球状抛光模受压时,滑动轴挤压弹簧,同时输出压力;工具连接延长杆传递主轴转动至抛光工具;抛光工具结构简洁,占用空间小,有利于加工直径较小的内圆柱表面且加工深度不受限;采用精密压缩弹簧施加接触压力,配合回转主轴使用,无需配备附属系统,有利于抛光过程稳定控制与加工效率提高,整体上提升了加工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圆柱表面抛光工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精密光学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圆柱表面抛光工具,其为一种使用精密压缩弹簧施加径向抛光压力的旋转抛光工具。
技术介绍
在精密光学加工领域里,高难度的非球面、离轴非球面以及自由曲面的超精密、高效加工一直是科研技术人员重点关注的对象。目前,随着先进光学制造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部分传统面形的高精度曲面应用愈渐广泛,其中就包括光学玻璃或晶体材料的高精度内、外圆柱表面。这类传统面形的高精度、超高精度制造难题亟待光学加工技术人员破解。圆柱表面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铣磨成型加工、游离磨料研磨加工以及精密抛光加工等部分。为了获得高精度高质量的加工结果,上述主要加工工艺都会进行细化,制定严密的加工工序。其中,最后一项精密抛光工艺环节是决定工件加工面形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关键。采用确定性非球面抛光技术可以实现内圆柱表面的高精度抛光,即依据内圆柱表面的面形误差和加工方法的去除函数进行求解加工驻留时间。选取合适的加工方式并获得稳定的去除函数,是保证内圆柱表面高精度面形加工的前提。目前,内圆柱表面的最终环节(后期)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圆柱表面抛光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状抛光模(1),球状橡胶弹性层(2),圆柱形滑动轴(3),安装壳体(4),后盖板(5),盖板锁紧螺钉(6),工具连接延长杆(7),轴套(8),挡板(9),挡板锁紧螺钉(10)和精密压缩弹簧(11),球状抛光模(1)和球状橡胶弹性层(2)组成了抛光加工部分,固定连接在圆柱形滑动轴(3)顶端,在安装壳体(4)和后盖板(5)内部由精密压缩弹簧(11)、挡板(9)、挡板锁紧螺钉(10)、轴套(8)以及圆柱形滑动轴(3)组成了滑动轴系,圆柱形滑动轴(3)在轴套(8)内移动时,精密压缩弹簧(11)受压发生变形,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传递到球状抛光模(1)的加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圆柱表面抛光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球状抛光模(1),球状橡胶弹性层(2),圆柱形滑动轴(3),安装壳体(4),后盖板(5),盖板锁紧螺钉(6),工具连接延长杆(7),轴套(8),挡板(9),挡板锁紧螺钉(10)和精密压缩弹簧(11),球状抛光模(1)和球状橡胶弹性层(2)组成了抛光加工部分,固定连接在圆柱形滑动轴(3)顶端,在安装壳体(4)和后盖板(5)内部由精密压缩弹簧(11)、挡板(9)、挡板锁紧螺钉(10)、轴套(8)以及圆柱形滑动轴(3)组成了滑动轴系,圆柱形滑动轴(3)在轴套(8)内移动时,精密压缩弹簧(11)受压发生变形,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传递到球状抛光模(1)的加工界面上,形成接触压力,工具连接延长杆(7)与安装壳体(4)连接,其轴线与圆柱形滑动轴(3)的轴线相互垂直且相交,传递工具主轴的回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圆柱表面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志敏刘海涛万勇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