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晓湖专利>正文

电动滑板驱动轮和电动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019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滑板驱动轮,包括:驱动轮组件,驱动轮组件包括定子中心轴、电机组件、和胎皮,定子中心轴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设置于电动滑板的支架上的安装轴的通孔,通孔的朝向支架一侧的端面上突出地形成有与支架上的配合端部压紧配合的牙纹部,电机组件设置在定子中心轴的外围,胎皮设置于电机组件的外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利用定子中心轴端面上的牙纹部与桥架的配合端部之间的压紧配合关系,增大二者之间的摩擦并通过螺母锁紧,不会松动。更优选地,为了提高螺母防松效果,螺母配合的垫片可采用防松垫片,以防止松动。进一步地,采取了径向锁螺丝固定结构,隐藏防锈,美观,胎皮厚度增加骑行更舒适耐用,更容易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滑板驱动轮和电动滑板
本技术涉及滑板车,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滑板驱动轮和电动滑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滑板驱动轮在驱动轮组件安装时,需要专用的桥架,安装不方便,通用性不强。车轮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穿过轴,桥架因此需要多设置一个驱动轮的配合结构,这样驱动轮的定子才不会动;另一种,是压轴式的,还有一种是锁螺丝等,因此驱动轮组件必须要专用的配套桥架,否则不能正常地安装到桥架上去。此外,现有技术中驱动轮是从两端端盖锁螺丝固定,钢圈厚度需要很厚,会造成电机内部空间压缩(定子是指定子中心轴和线圈),导致胎皮会变薄,导致振动,舒适感不好。最后,现有技术中的胎皮在拆卸时,必须要把外壳的端盖拆掉才能拆下来,因此,端盖的安装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滑板驱动轮和电动滑板,以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作为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动滑板驱动轮,包括:驱动轮组件,所述驱动轮组件包括定子中心轴、电机组件、和胎皮,所述定子中心轴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设置于电动滑板的支架上的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滑板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轮组件(17),所述驱动轮组件(17)包括定子中心轴(2)、电机组件、和胎皮(3),所述定子中心轴(2)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设置于电动滑板的支架上的安装轴(4)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端面上突出地形成有与所述支架上的配合端部(7)压紧配合的牙纹部(6),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定子中心轴(2)的外围,所述胎皮(3)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的外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滑板驱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轮组件(17),所述驱动轮组件(17)包括定子中心轴(2)、电机组件、和胎皮(3),所述定子中心轴(2)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设置于电动滑板的支架上的安装轴(4)的通孔(5),所述通孔(5)的朝向所述支架一侧的端面上突出地形成有与所述支架上的配合端部(7)压紧配合的牙纹部(6),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定子中心轴(2)的外围,所述胎皮(3)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的外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滑板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组件(17)还包括钢圈(8)、轴承(9)和端盖(10),两个所述轴承(9)的内圈分别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定子中心轴(2)的两端,所述钢圈(8)设置于所述电机组件与所述胎皮(3)之间,所述钢圈(8)与所述轴承(9)之间形成环状间隙,所述端盖(10)安装在所述轴承(9)的外圈上,所述钢圈(8)安装于所述端盖(10)的内侧突出部(11),所述钢圈(8)通过第一径向螺钉(12)与所述内侧突出部(11)固定锁紧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晓湖
申请(专利权)人:唐晓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