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明宝专利>正文

一种自驱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2690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驱轮,主要涉及一种轮结构。包括轮架和轮体;还包括自驱机构;所述自驱机构包括棘轮轴、伸缩机构和齿条;所述棘轮轴为轮体的心轴,所述棘轮轴的外轮圈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棘轮轴的中心轴通过伸缩机构可在一定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和齿条均与轮体实现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够在脚踏行进间使用自身的重力作为驱动力的动力源进行自驱,相比起普通的轮滑、滑板车的轮结构更加的省力。而且自驱过程不使用任何额外动力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驱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结构,具体是一种自驱轮。
技术介绍
目前技术中轮滑、滑板车等代步工具或竞技娱乐工具的轮子只能通过迈腿跑动的形式提供动力驱动。整个装置的轮结构没有自驱能力,若是想通过外力驱动只能通过在轮子上安装轮毂电机进行电驱动,但这不仅失去了轮滑、滑板车自身的玩耍乐趣沦为纯粹的代步工具,而且成本也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驱轮,它能够在脚踏行进间使用自身的重力作为驱动力的动力源进行自驱,相比起普通的轮滑、滑板车的轮结构更加的省力。而且自驱过程不使用任何额外动力源。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驱轮,包括轮架和轮体;还包括自驱机构;所述自驱机构包括棘轮轴、伸缩机构和齿条;所述棘轮轴为轮体的心轴,所述棘轮轴的外轮圈上设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棘轮轴的中心轴通过伸缩机构可在一定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和齿条均与轮体实现固定。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筒、第一复位弹簧;所述伸缩筒固定在轮架上,所述伸缩筒下部侧壁开有槽口,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位于伸缩筒内,所述棘轮轴的中心轴与槽口宽度相适应,所述棘轮轴的中心轴端部设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伸缩筒内,所述伸缩筒内设有限转机构,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通过限转机构限制转动杆,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下部与中心轴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上部与伸缩筒内部顶壁连接。所述限转机构包括设置在伸缩筒内部侧壁的T型滑槽,以及设置在第一轴承外圈的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限位在T型滑槽内,且沿着T型滑槽滑动。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筒、伸缩杆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筒固定在轮架上,所述伸缩杆与固定筒实现伸缩滑动,所述棘轮轴的中心轴端部设有第二轴承,所述伸缩杆下端与第二轴承的外圈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在固定筒下方的伸缩杆上。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人行进时,脚从抬起到落下至最低点的过程中,轮子上的伸缩机构被压缩,同时齿条驱动棘轮轴上的齿轮带动棘轮轴的中心轴转动,从而带着轮体向前行进。脚从最低点抬起的过程中,伸缩机构因失去人体体重的压力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又恢复初始状态,此过程中齿条也恢复至初始状态,齿条恢复至初始状态过程中会使齿轮反向转动,由于棘轮轴是单向传动,所以反向转动过程中只是棘轮轴的外轮圈反向转动,而棘轮轴的中心轴不会反向转动。因此,通过此种创新结构作为轮结构,相当于在现有轮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自驱动的驱动装置,能够在脚踏行进间使用自身的重力作为驱动力的动力源进行自驱,相比起普通的轮滑、滑板车的轮结构更加的省力。而且自驱过程不使用任何额外动力源。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中实施例2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伸缩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中实施例1中伸缩机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所示标号:1、轮架;2、轮体;3、棘轮轴;4、齿条;5、外轮圈;6、齿轮;7、中心轴;8、伸缩筒;9、第一复位弹簧;10、槽口;11、第一轴承;12、T型滑槽;13、T型滑块;14、固定筒;15、伸缩杆;16、第二复位弹簧;17、第二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实施例1:本技术所述是一种自驱轮,主体结构包括轮架1和轮体2;还包括自驱机构;所述自驱机构包括棘轮轴3、伸缩机构和齿条4;所述棘轮轴3为轮体2的心轴,所述棘轮轴3的外轮圈5上设有与齿条4啮合的齿轮6,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通过伸缩机构可在一定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和齿条4均与轮体2实现固定。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筒8、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伸缩筒8固定在轮架1上,所述伸缩筒8下部侧壁开有槽口1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位于伸缩筒8内,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与槽口10宽度相适应,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端部设有第一轴承11,所述第一轴承11位于伸缩筒8内,所述伸缩筒8内设有限转机构,所述第一轴承11的外圈通过限转机构限制转动杆,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下部与中心轴7连接,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上部与伸缩筒8内部顶壁连接。所述限转机构包括设置在伸缩筒8内部侧壁的T型滑槽12,以及设置在第一轴承11外圈的T型滑块13,所述T型滑块13限位在T型滑槽12内,且沿着T型滑槽12滑动。实施例1原理:人行进时,脚从抬起到落下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伸缩筒8、齿条4以及整个轮架1向下运动,伸缩筒8向下运动过程中,伸缩筒8内的第一复位弹簧9被压缩,伸缩筒8下部侧壁的槽口10沿着中心轴7向下滑动。T型滑块13限位在T型滑槽12内沿着T型滑槽12滑动,这保证滑动过程中第一轴承11的外圈是被限制转动的。齿条4向下运动过程中会与齿轮6之间形成啮合传动,从而使齿轮6转动,齿轮6转动带动棘轮轴3的中心轴7转动,从而带着轮体2向前行进,中心轴7转动时第一轴承11的外圈不转、内圈跟随着转动,从而保证机械运动结构的实现。脚从最低点抬起的过程中,伸缩筒8因失去人体体重的压力,在第一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又恢复初始状态,此过程中齿条4也恢复至初始状态,齿条4恢复至初始状态过程中会使齿轮6反向转动,由于棘轮轴3是单向传动,所以反向转动过程中只是棘轮轴3的外轮圈5反向转动,而棘轮轴3的中心轴7不会反向转动,在惯性作用下,棘轮轴3的中心轴7还是按照原先的正向转动。整个棘轮轴3结构就类似于自行车的后轮轴,正向蹬自行车脚踏时给自行车提供动力,反向蹬自行车脚踏时,就对自行车起不到任何的运动影响。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实施例2中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筒14、伸缩杆15和第二复位弹簧16,所述固定筒14固定在轮架1上,所述伸缩杆15与固定筒14实现伸缩滑动,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端部设有第二轴承17,所述伸缩杆15下端与第二轴承17的外圈固定,所述第二复位弹簧16套在固定筒14下方的伸缩杆15上。实施例2原理:人行进时,脚从抬起到落下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固定筒14、齿条4以及整个轮架1向下运动,固定筒14向下运动过程中,固定筒14对伸缩杆15上的第二复位弹簧16压缩,伸缩杆15缩进固定筒14内,伸缩杆15底部与第二轴承17的外圈固定,这保证第二轴承17的外圈是被限制转动的。齿条4向下运动过程中会与齿轮6之间形成啮合传动,从而使齿轮6转动,齿轮6转动带动棘轮轴3的中心轴7转动,从而带着轮体2向前行进,中心轴7转动时第二轴承17的外圈不转、内圈跟随着转动,从而保证机械运动结构的实现。脚从最低点抬起的过程中,固定筒14因失去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驱轮,包括轮架(1)和轮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驱机构;所述自驱机构包括棘轮轴(3)、伸缩机构和齿条(4);/n所述棘轮轴(3)为轮体(2)的心轴,所述棘轮轴(3)的外轮圈(5)上设有与齿条(4)啮合的齿轮(6),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通过伸缩机构可在一定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和齿条(4)均与轮体(2)实现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驱轮,包括轮架(1)和轮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驱机构;所述自驱机构包括棘轮轴(3)、伸缩机构和齿条(4);
所述棘轮轴(3)为轮体(2)的心轴,所述棘轮轴(3)的外轮圈(5)上设有与齿条(4)啮合的齿轮(6),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通过伸缩机构可在一定方向往复运动,所述伸缩机构和齿条(4)均与轮体(2)实现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自驱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伸缩筒(8)、第一复位弹簧(9);所述伸缩筒(8)固定在轮架(1)上,所述伸缩筒(8)下部侧壁开有槽口(1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9)位于伸缩筒(8)内,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与槽口(10)宽度相适应,所述棘轮轴(3)的中心轴(7)端部设有第一轴承(11),所述第一轴承(11)位于伸缩筒(8)内,所述伸缩筒(8)内设有限转机构,所述第一轴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明宝
申请(专利权)人:孙明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