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杨专利>正文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40172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坐板、底板、第一伸缩杆、升降管、升降脚踏板、第一弹性连接组件、第二弹性连接组件和靠背,在底板顶端面上固定有多组竖直的支腿,多组支腿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坐板,坐板顶面一侧固定有靠背,在坐板前端间隔固定有两组固定轴,在两组固定轴上均转动套置有一组第一伸缩杆的顶端,两组第一伸缩杆之间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组件连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底端还伸缩连接有升降管,两组升降管相对背离的两侧竖直面上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组件安装有升降脚踏板。该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可靠等优点,可以普遍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康复医学包括物理疗法、言语、矫正、心理、职业疗法、康复工作以及体育疗法,体育疗法是主动疗法、全身疗法和自然疗法,运动康复是新兴的体育、健康和医学交叉结合的前沿学科。患中风病人,易留下下肢活动不便行走困难的顽症,在医治过程中,除服药治疗外,还需加强锻炼,增进血液循环,促使恢复肢体功能。现在锻炼方法,轻的自拄拐杖,重的用人扶着或驾着行走,上述助走方式的锻炼较为消耗人力,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大,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坐板、底板、第一伸缩杆、升降管、升降脚踏板、第一弹性连接组件、第二弹性连接组件和靠背,在底板顶端面上固定有多组竖直的支腿,多组支腿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坐板,坐板顶面一侧固定有靠背,在坐板前端间隔固定有两组固定轴,在两组固定轴上均转动套置有一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坐板(2)、底板(4)、第一伸缩杆(7)、升降管(5)、升降脚踏板(16)、第一弹性连接组件、第二弹性连接组件和靠背(1),其特征在于:在底板(4)顶端面上固定有多组竖直的支腿(3),多组支腿(3)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坐板(2),坐板(2)顶面一侧固定有靠背(1),在坐板(2)前端间隔固定有两组固定轴,在两组固定轴上均转动套置有一组第一伸缩杆(7)的顶端,两组第一伸缩杆(7)之间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组件连接;/n在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底端还伸缩连接有升降管(5),两组升降管(5)相对背离的两侧竖直面上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组件安装有升降脚踏板(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包括坐板(2)、底板(4)、第一伸缩杆(7)、升降管(5)、升降脚踏板(16)、第一弹性连接组件、第二弹性连接组件和靠背(1),其特征在于:在底板(4)顶端面上固定有多组竖直的支腿(3),多组支腿(3)顶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坐板(2),坐板(2)顶面一侧固定有靠背(1),在坐板(2)前端间隔固定有两组固定轴,在两组固定轴上均转动套置有一组第一伸缩杆(7)的顶端,两组第一伸缩杆(7)之间通过第二弹性连接组件连接;
在所述第一伸缩杆(7)的底端还伸缩连接有升降管(5),两组升降管(5)相对背离的两侧竖直面上均通过第一弹性连接组件安装有升降脚踏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连接组件包括第二伸缩(9)、套管(6)、滑块(10)、第一弹簧(11)、第二弹簧(12)和第三伸缩杆(13),第二伸缩(9)和第三伸缩杆(13)的一端分别铰接有一组第一伸缩杆(7)的近顶端,在第二伸缩(9)和第三伸缩杆(13)相对端外部滑动套置有套管(6),且处于套管(6)内部的第二伸缩(9)和第三伸缩杆(13)一端上均固定有一组滑块(10),两组滑块(10)在套管(6)内部滑动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中医康复科用下肢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套管(6)内部的两组滑块(10)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杨
申请(专利权)人:白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