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9960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包括烟雾引导单元、烟雾净化单元、排出单元。烟雾引导单元中的引导风扇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3D打印机排风扇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烟雾净化单元、排出单元依次固定连接。通过烟雾引导单元内的引导风扇将烟雾引入烟雾净化单元,经过净化后的清洁气体再通过排出单元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小巧紧凑、净化效率高、适应性强、操作简便等特点,能够有效快速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的烟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
技术介绍
以塑料或树脂为材质的3D打印设备,在打印零部件时由于高温作用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雾,其主要成份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有毒烟雾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3D打印技术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新制造方式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目前国内外对打印过程中产生有毒烟雾的组分研究较多,但对相应有毒物质的净化去除关注不够。专利技术专利(CN201921720981.1)公开的一种3D打印系统的多级过滤气体循环净化系统中,工作时通过多段管路连接至净化单元,装置结构复杂,易发生漏气等问题,且净化单元体积较大。专利技术专利(CN110898651A)公开的一种3D打印机的空气过滤装置,在净化时仅通过喷淋、活性炭吸附等纯物理方式净化烟雾,净化效果并不明显,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了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是一种净化效率高、适应性强,且体积较小的3D打印有毒尾气去除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包括烟雾引导单元、烟雾净化单元、烟雾排出单元三个组成部分,通过连接螺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烟雾引导单元包括引导风扇、阀门、流量计、固定板、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内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凹形口,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的凹形口相对,形成夹紧结构,将阀门和流量计的管路夹紧在夹紧结构内;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中的连接螺栓一侧与引导风扇连接,另一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引导风扇通过螺栓与3D打印机端的排风扇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内设有圆形流道;所述的烟雾净化单元包括温控面板、流道板片、垫圈、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所述的温控面板安装于固定板上侧表面,所述的流道板片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流道板片表面设置S形流道,S形流道内放置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S形流道外侧设置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放置垫圈;所述的排出单元包括导流板和排出风扇,通过连接螺栓将流道板片与导流板、排出风扇依次相连。进一步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间阀门和流量计下部的管路、引导风扇内的风扇孔、固定板内的圆形流道在同一直线上。进一步的,所述流道板片的数量为依次相连的2~5个,末端的流道板片与通过连接螺栓导流板相连;所述的流道板片壁厚为5~15mm,S形流道截面为直径8~14mm的半圆形。进一步的,所述电加热片的形状为圆柱形,长度为50~80mm,底面直径为4~10mm,壁厚为0.8~2mm,以云母板为材质,在电加热片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的,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固定板、流道板片、导流板和排出风扇均在四周设置用于连接的安装孔。进一步的,所述蜂窝载体为空心弯管,管体壁厚为2~8mm,公称直径为7~13mm,弯管为S形,由直线段和圆弧组成,直线段长度为70~140mm,圆弧直径为9~18mm,弧度为180°。进一步的,所述的蜂窝载体以董青石为材质,董青石表面负载Cr2O3半导体。进一步的,所述烟雾净化单元中设有温控系统,由温控面板、电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组成,温度传感器对蜂窝载体处的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控面板相连接,通过温控面板实时显示所测得的温度。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打开阀门,启动引导风扇把烟雾送入烟雾净化单元,读取流量计数据,通过调节引导风扇功率改变流量大小;b、烟雾通过烟雾净化单元内的蜂窝载体,在350℃~500℃的温度激发下,位于蜂窝载体管表面的Cr2O3内电子会发生跃迁,从而产生大量具有氧化分解效应的空穴,形成的空穴具有优异的氧化分解能力,将烟雾分解为CO2和H2O;c、烟雾净化后的清洁气体通过烟雾排出单元中的排出风扇排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板片叠加的结构形式,板片内设置有S形流道和蜂窝载体管,在增加烟雾与氧化物半导体接触面积的同时,使装置具有较小的体积、较高的净化效率、较强的适应性,能与多种不同类型3D打印装置配套使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加热蜂窝载体致使其表面负载的Cr2O3半导体受激发产生大量空穴,从而将烟雾中的有毒物质分解为CO2和H2O,产物组分简单,环境影响性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的流道板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的阀门及流量计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的固定板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及使用方法的蜂窝载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连接螺栓,2-引导风扇,3-连接螺栓,4-阀门,5-流量计,6-温控面板,7-固定板,8-流道板片,9-导流板,10-排出风扇,11-垫圈,12-蜂窝载体,12-1-直线段,12-2-弯弧,13-电加热片,14-温度传感器,15-左定位块,16-右定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包括烟雾引导单元、烟雾净化单元、烟雾排出单元三个组成部分,通过连接螺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烟雾引导单元包括引导风扇2、阀门4、流量计5、固定板7、左定位块15和右定位块16,所述的左定位块15和右定位块16内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凹形口,左定位块15和右定位块16的凹形口相对,形成夹紧结构,将阀门4和流量计5的管路夹紧在夹紧结构内;所述的左定位块15和右定位块16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中的连接螺栓3一侧与引导风扇2连接,另一侧与固定板7连接;所述的引导风扇2通过螺栓1与3D打印机端的排风扇连接,所述的固定板7内设有圆形流道;所述的烟雾净化单元包括温控面板6、流道板片8、垫圈11、蜂窝载体12和电加热片13;所述的温控面板6安装于固定板7上侧表面,所述的流道板片8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板7连接,所述的流道板片8表面设置S形流道,S形流道内放置蜂窝载体12和电加热片13,S形流道外侧设置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放置垫圈11;所述的排出单元包括导流板9和排出风扇10,通过连接螺栓将流道板片8与导流板9、排出风扇10依次相连。左定位块15和右定位块16间阀门4和流量计5下部的管路、引导风扇2内的风扇孔、固定板7内的圆形流道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流道板片8的数量为依次相连的2~5个,末端的流道板片8与通过连接螺栓导流板9相连;所述的流道板片8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雾引导单元、烟雾净化单元、烟雾排出单元三个组成部分,通过连接螺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烟雾引导单元包括引导风扇、阀门、流量计、固定板、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内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凹形口,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的凹形口相对,形成夹紧结构,将阀门和流量计的管路夹紧在夹紧结构内;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中的连接螺栓一侧与引导风扇连接,另一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引导风扇通过螺栓与3D打印机端的排风扇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内设有圆形流道;所述的烟雾净化单元包括温控面板、流道板片、垫圈、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所述的温控面板安装于固定板上侧表面,所述的流道板片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流道板片表面设置S形流道,S形流道内放置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S形流道外侧设置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放置垫圈;所述的排出单元包括导流板和排出风扇,通过连接螺栓将流道板片与导流板、排出风扇依次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烟雾引导单元、烟雾净化单元、烟雾排出单元三个组成部分,通过连接螺栓依次固定连接;所述的烟雾引导单元包括引导风扇、阀门、流量计、固定板、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内侧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凹形口,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的凹形口相对,形成夹紧结构,将阀门和流量计的管路夹紧在夹紧结构内;所述的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上设有安装孔,通过安装孔中的连接螺栓一侧与引导风扇连接,另一侧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引导风扇通过螺栓与3D打印机端的排风扇连接,所述的固定板内设有圆形流道;所述的烟雾净化单元包括温控面板、流道板片、垫圈、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所述的温控面板安装于固定板上侧表面,所述的流道板片通过连接螺栓与固定板连接,所述的流道板片表面设置S形流道,S形流道内放置蜂窝载体和电加热片,S形流道外侧设置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放置垫圈;所述的排出单元包括导流板和排出风扇,通过连接螺栓将流道板片与导流板、排出风扇依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左定位块和右定位块间阀门和流量计下部的管路、引导风扇内的风扇孔、固定板内的圆形流道在同一直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板片的数量为依次相连的2~5个,末端的流道板片与通过连接螺栓导流板相连;所述的流道板片壁厚为5~15mm,S形流道截面为直径8~14mm的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S型流道净化3D打印设备排出烟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片的形状为圆柱形,长度为50~80mm,底面直径为4~10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焕波朱彦澄张杰孙芮王浩宇孙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