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3992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0 1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有瑜伽垫,支撑座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底端套设有限位环,导向柱的顶端套设有减震弹簧,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承载座,承载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减磨环,承载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条,两个支撑座相背一端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及其制备方法,支撑座受压靠近承载座,承载座进入支撑座的内部,对减震弹簧进行压缩,支撑座的顶部失去压力时,减震弹簧快速回弹推动支撑座升起,进而在瑜伽垫的底部形成缓冲吸能区域,为瑜伽垫的使用提供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瑜伽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瑜伽姿势运用古老而易于掌握的技巧,改善人们生理、心理、情感和精神方面的能力,是一种达到身体、心灵与精神和谐统一的运动方式,包括调身的体位法、调息的呼吸法、调心的冥想法等,以达至身心的合一。为了方便人们进行瑜伽运动,提升瑜伽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舒适度,瑜伽运动需要配合瑜伽垫进行,目前的瑜伽垫结构简单,例如中国专利号CN210472893U公开了一种具有内置缓回弹气囊的瑜伽垫,包括瑜伽垫本体,所述的瑜伽垫本体包括位于顶部的PVC发泡材质顶部防滑层、位于底部的PVC发泡材质底部防滑层和位于顶、底部防滑层之间的缓震层,主要通过自身材料的回弹效果进行缓震回弹,无缓震效果低下,导致其安全性和舒适性十分局限,可玩性十分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及其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有瑜伽垫,所述支撑座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底端套设有限位环,所述导向柱的顶端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承载座,所述承载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减磨环,所述承载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条,两个所述支撑座相背一端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左侧所述支撑座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左侧所述支撑座另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部设置有把手,右侧所述支撑座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套内腔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帽,所述固定杆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座之间的底部设置有铰轴,两个支撑座的另一端通过铰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承载座的顶端贯穿支撑座底部的外壁并延伸至支撑座的内部,承载座与支撑座的壁体紧密贴合。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端贯穿承载座顶部的外壁并延伸至承载座的内部,支撑柱与承载座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内腔由其顶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减磨环外圈的壁体贴合支撑柱的内壁并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不少于五个,支撑柱在承载座的顶部等距设置,所述限位环内圈的壁体贴合导向柱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与支撑柱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柱的底端通过减磨环的内圈延伸至支撑柱的内部,导向柱贴合减磨环内圈的壁体,所述限位环设置在支撑柱内腔的内部,限位环外圈的壁体贴合支撑柱的内壁,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顶部的内壁上,减震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承载座顶部的外壁上。优选的,所述防滑垫条的数量不少于五个,防滑垫条在承载座的底部等距设置,防滑垫条由弹性胶体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阻尼转轴,阻尼转轴的正面和背面两端固定安装在收纳槽正面和背面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数量为两个,连接套的中部开设有连通其顶部和底部的通。优选的,所述固定套与连接套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杆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贯穿固定套顶部和底部的内壁并延伸至固定套的外部,固定杆贴合固定套的壁体,两个所述滑块远离固定杆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的内部,滑块契合滑槽的内壁,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契合连接套上开设的通孔。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生产步骤:S1:为两个支撑座的另一端开槽,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将两个支撑座安装在铰轴的外部,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为支撑座的一端安装万向轮;S2:通过粘合剂为支撑座的顶端粘接瑜伽垫,在左侧支撑座另一端的中部开设收纳槽,为把手的底端安装阻尼转轴,并将阻尼转轴安装在收纳槽内腔的内部;S3:通过焊接的方式在左侧支撑座的一端上安装连接套,通过钻孔机在连接套上开设通孔;S4:通过焊接的方式在固定杆两侧的中部安装滑块,通过焊接的方式在固定杆的顶端安装防滑帽,防滑帽外圈的壁体打磨有防滑纹路;S5:通过焊接的方式在右侧支撑座的一端上安装固定套,固定套通过两片壳体拼焊支撑,为固定套侧面的内壁开设滑槽,两片固定套的壳体包覆在固定杆的外部,使两个滑块分别设置在两个滑槽的内部;S6:通过粘合剂为承载座的底端粘接防滑垫条,通过钻孔机在承载座的顶部开槽,将支撑柱放置在槽的内部,通过氩弧焊使支撑柱与承载座的壁体连接;S7:为支撑座的底部开口,使支撑座的内腔连通其底部的外侧,通过焊接的方式为支撑座顶部的内壁安装导向柱,将减震弹簧套设在导向柱顶端的外部,将减磨环套设在导向柱的中部,将限位环套设在导向柱底端的外部,将限位环与导向柱的壁体焊接;S8:将承载座由支撑座底部的开口放入支撑座的内部,使导向柱延伸至对应支撑柱的内部,通过支撑座侧面预留的孔洞为支撑柱与减磨环之间注胶,使减磨环与支撑柱的内壁粘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一)、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两个支撑座的展开,为承接瑜伽垫提供稳定的基础,承压时,支撑座受压靠近承载座,承载座进入支撑座的内部,对减震弹簧进行压缩,支撑座的顶部失去压力时,减震弹簧快速回弹推动支撑座升起,进而在瑜伽垫的底部形成缓冲吸能区域,为瑜伽垫的使用提供支持。(二)、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导向柱与支撑柱的插接,配合限位环与减磨环的支撑限定,为支撑座与承载座的伸缩提供导向。(三)、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导向柱与支撑柱的插接配合限位环与减磨环的卡接,防止承载座脱离支撑座。(四)、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防滑垫条,防止承载座承载支撑座时打滑偏移。(五)、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两个支撑座的闭合,通过移动固定杆进入连接套通孔的内部,完成两个支撑座的锁定,通过旋转移出把手,方便拖动支撑座以万向轮移动,为瑜伽垫的便捷移动提供支持,同时缩小的体积方便收纳。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C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闭合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6中D处的放大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爆炸图。图中:1、支撑座;2、瑜伽垫;3、铰轴;4、导向柱;5、限位环;6、减震弹簧;7、承载座;8、支撑柱;9、减磨环;10、防滑垫条;11、万向轮;12、收纳槽;13、把手;14、连接套;15、固定套;16、滑槽;17、固定杆;18、防滑帽;19、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有瑜伽垫(2),所述支撑座(1)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所述导向柱(4)的底端套设有限位环(5),所述导向柱(4)的顶端套设有减震弹簧(6),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设置有承载座(7),所述承载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减磨环(9),所述承载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条(10),两个所述支撑座(1)相背一端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左侧所述支撑座(1)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4),左侧所述支撑座(1)另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12),所述收纳槽(12)的内部设置有把手(13),右侧所述支撑座(1)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5),所述固定套(15)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6),所述固定套(15)内腔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帽(18),所述固定杆(17)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有瑜伽垫(2),所述支撑座(1)顶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导向柱(4),所述导向柱(4)的底端套设有限位环(5),所述导向柱(4)的顶端套设有减震弹簧(6),所述支撑座(1)的底部设置有承载座(7),所述承载座(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8),所述支撑柱(8)内腔的顶部设置有减磨环(9),所述承载座(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条(10),两个所述支撑座(1)相背一端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1),左侧所述支撑座(1)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14),左侧所述支撑座(1)另一端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12),所述收纳槽(12)的内部设置有把手(13),右侧所述支撑座(1)一端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套(15),所述固定套(15)左右两侧内壁的中部对称开设有滑槽(16),所述固定套(15)内腔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杆(17),所述固定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帽(18),所述固定杆(17)左右两侧的中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滑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座(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铰轴(3),两个支撑座(1)的另一端通过铰轴(3)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座(7)的顶端贯穿支撑座(1)底部的外壁并延伸至支撑座(1)的内部,承载座(7)与支撑座(1)的壁体紧密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8)的底端贯穿承载座(7)顶部的外壁并延伸至承载座(7)的内部,支撑柱(8)与承载座(7)的壁体紧密贴合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8)的内腔由其顶部与外界相连通,所述减磨环(9)外圈的壁体贴合支撑柱(8)的内壁并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8)的数量不少于五个,支撑柱(8)在承载座(7)的顶部等距设置,所述限位环(5)内圈的壁体贴合导向柱(4)的外壁并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4)与支撑柱(8)对应设置,所述导向柱(4)的底端通过减磨环(9)的内圈延伸至支撑柱(8)的内部,导向柱(4)贴合减磨环(9)内圈的壁体,所述限位环(5)设置在支撑柱(8)内腔的内部,限位环(5)外圈的壁体贴合支撑柱(8)的内壁,所述减震弹簧(6)的顶端固定连接在支撑座(1)顶部的内壁上,减震弹簧(6)的底端固定连接在承载座(7)顶部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快速回弹的瑜伽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条(10)的数量不少于五个,防滑垫条(10)在承载座(7)的底部等距设置,防滑垫条(10)由弹性胶体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丰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盈佳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